一、研究進展情況
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正在按照設計計劃進行。(1)各子課題已經收集到已經出版的陜甘寧邊區以及相關文獻資料,收集的大型文獻包括《陜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工商稅收史料選編》、《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匯集》、《陜甘寧邊區法律法規匯編》、《陜甘寧邊區教育資料》等。還收集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出版筆記珍貴的文獻資料,如《陜甘寧邊區重要政策法令匯編》、《抗戰以來重要文件匯集》、《紅色文獻》等。在延安收集到了少部分民間文獻,如《趙通儒日記》、《趙通儒回憶錄》、《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金融史料摘編》(油印本)等。(2)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閱讀和整理。(3)撰寫專題研究論文5篇。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2017年寒假期間,課題組成員到延安進行考察,主要搜集民間文獻,獲得了私人所藏文獻,如《趙通儒日記》、《趙通儒回憶錄》、《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金融史料摘編》(油印本)等。2016年5月,舉辦了陜甘寧邊區制度史研究學術討論會,2016年至2017年,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歷史研究編輯部、抗日戰爭研究研究編輯部主辦的學術討論會;2016年10月底,應澳門理工學院邀請,參加抗戰史料與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本課題研究的前期成果。2017年5月,邀請美國著名漢學家周錫瑞教授到陜西師范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討論在陜甘寧邊區史研究中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問題。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因為研究的初期,只是進行資料的調查與整理,階段性成果不多。故尚未做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及相關工作。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①檔案資料無法收集。原陜西、甘肅等省檔案館所藏陜甘寧邊區檔案大部分已經解密。但自2012年以來,原來解密的檔案又不讓看,給課題研究帶來極大不便。因檔案資料無法查閱,影響了項目進度。項目組成員提出等等看,檔案資料有沒有再次開放的一天。
②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撰寫論文,對中共制度創新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③在成果宣介方面,一方面,長期做研究,成果發表或出版就算完事了,沒有推介的習慣;另一方面,因對國家社科規劃辦網站投稿途徑不熟悉,因此階段性成果進展沒有及時匯報。這方面逐步改進,跟上時代要求。
二、研究成果情況
1、黃正林:《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階段》,《抗日戰爭研究》2016年第4期。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為了清算新舊教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危害,1937 年至 1938 年,中共黨內開始總結中國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問題,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劉少奇等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做了理論上的探索,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新民主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產物,《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又是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產物,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抗日根據地的具體實踐。“毛澤東思想”的提出和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共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努力目標,形成了中國本土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學術價值:用實證方法,研究了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
社會影響:《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5期文摘,第70—71頁。
2、溫艷:《國家與社會視閾下的陜甘寧邊區荒政研究》,《歷史教學》2016年第2期。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抗戰時期,中共和邊區政府十分重視荒政問題,在政府層面,建立了從邊區政府到基層社會的災荒救助體系,頒布了一系列救助災民與難民政策;在社會層面,利用與嫁接傳統社會的備荒機制,動員民間力量進行災荒救助。通過賑濟災荒,一方面使災民、難民度過困難,一方面鞏固了邊區的基層政權,也提高了邊區政府的執政能力。但由于邊區處于戰時狀態,經濟基礎薄弱等原因,邊區賑災亦存在著一些不足。
學術價值:在國家與社會視閾下,討論陜甘寧邊區災荒以及中共的荒政問題。
3、溫艷:《抗戰時期中共在陜甘寧邊區的災荒救助》,《光明日報》2016年4月26日理論版。
4、待刊論文:
黃正林:《中共在陜甘寧邊區執政問題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權與“三三制”為中心》,2016年10月,在澳門理工學院國際學術討論會上主題發言。
汪紅娟:《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鹽稅問題研究》。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