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
數據平臺”試運行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圖書館及國家檔案局牽頭的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項目“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臺”(網址: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于10月中旬正式上線試運行。
該平臺以“服務平臺使用者”為宗旨,堅持“公益開放、功能齊備、方便好用、美觀大方”的原則,全面開發前臺檢索與閱覽、后臺著錄與導入功能,實現了圖書、檔案、期刊、報紙、輿圖、音視頻、圖片等不同類型文獻的“同臺展現”,攻克了多個參與單位后臺文獻的并行管理、多種類文獻的平臺兼容、使用者與平臺的信息交互等重大技術難題,創新性地實現了檢索結果多個關鍵詞疊加、圖書章節精準檢索、報紙萬年歷切換、文獻內容同頁面摘錄等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版面,通過賞心悅目的頁面和方便快捷的功能,方便讀者搜索、閱覽和互動交流。
按照項目規劃,該平臺擬于5年內上傳1億頁文獻資料,內容主要包括抗戰期間出版的有關抗戰、中日關系出版品;戰后出版的各類檔案、文獻、影像、史料集;國家各級檔案機構所藏相關檔案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數量巨大。本項目收集文獻資料,依托“百度云”對外發布,供全球學界開放使用外。同時,將上傳全部文獻的高清電子版在國家圖書館備份,實現“國家存儲”。
立項以來,課題組積極拓展資料收集渠道,成立海外文獻征集委員會,制定數位化及著錄標準,研討數據庫知識產權問題,依托近代史研究所館藏資源,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國家圖書館、專業數字化公司等機構單位合作,多方拓展資料收集的社會化來源,掃描、采購了一大批文獻資料。截止2017年9月底,本項目共完成500萬頁資料的技術處理與著錄,上線近300萬頁。
平臺試運行兩周以來,已有注冊用戶數千名。我們期待著學術界朋友廣泛利用,并懇請提出寶貴意見,以保障平臺建設健康發展。(“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臺”課題組撰稿)
附:平臺圖片簡介
圖1簡潔大方的進站頁面,可復選檢索欄下的分類標簽檢索,也可以直接點擊下方分類圖片進入分類瀏覽。
圖2按文獻不同分類的特點設計各具特色的高級檢索界面。
圖3檢索結果頁面,圖書檢索至章節,高亮檢索結果可直接點選閱讀。
圖4檢索結果頁面,左邊欄多關鍵詞疊加再檢索。
圖5文獻信息頁面,版權信息與目錄內容完整。
圖6文獻閱讀頁面,在一般功能外,加入“摘錄”功能(右下角),不用切換頁面即可完成文字錄入。
圖7下載界面,圖書可按章節,期刊可按篇單獨下載,下載150DPI高清圖像。
圖8報紙閱讀,加入“放大鏡”功能(左下角),方便分塊局部閱讀。
圖9報紙閱讀“萬年歷”功能,直接通過日歷切換不同日期報紙,方便跳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臺打造了一個“紅檔”頻道,集中展示中國共產黨有關抗戰的各種文獻資料,目前已上線《太岳日報》、《抗戰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共進》等報紙期刊,后續將有大量紅色文獻上線。
圖10紅檔文獻——《共進》(期刊)、《太岳日報》(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