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從田:對中國抗日游擊戰爭的再認識

    2017年09月20日14:4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抗日戰爭史叢書”課題組成員、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戰爭以前所未有的戰爭樣式,有效地打擊敵人、發展自己,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在人類戰爭史上演出空前偉大的一幕,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為戰略選擇的游擊戰

    在中國共產黨的軍事思想中,“游擊戰”和“游擊戰爭”盡管有時混用,但實際上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前者是分散流動的非正規作戰形式;后者是以游擊戰為主要作戰形式的非正規戰爭樣式,是為戰勝強大敵人而進行的武裝斗爭形式。

    全國抗戰開始后,人民軍隊實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戰略方針,這是在民族解放戰爭新形勢下作出的必然選擇。首先,抗日戰爭是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的中國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生死對決,敵強我弱的態勢下,客觀上必須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實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戰,政府抗戰與民眾抗戰相結合、正規戰與非正規戰相結合,才能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

    首先,國民黨軍戰場上節節失利的嚴酷現實表明,單憑政府抗戰和正規戰爭,不可能戰勝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其次,從人民軍隊的實際情況看,八路軍、新四軍改編時總共不過五萬余人,且武器裝備相對落后,進行大規模正規戰的條件不成熟;但人民軍隊政治素質高、組織紀律性強,特別是有在長期革命戰爭中鍛煉出來的特長,即善于一面打游擊戰,一面發動群眾。人民軍隊充分發揮該特長,一方面能彌補在數量和裝備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能打破國民黨當局的多方限制,進而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再次,華北和華中具有開展游擊戰爭的有利條件。當時,日軍將主要力量用于正面進攻,后方空虛;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官吏棄地而逃,原有政權隨之瓦解;人民群眾紛紛拿起武器進行保家衛國的武裝抵抗。正是在科學預見抗日戰爭形勢發展和深入分析敵友我三方具體情況的基礎上,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下旬召開的洛川會議上,確定了人民軍隊的軍事戰略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不久,毛澤東又將其概括為“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這一方針,從根本上解決了發動群眾與集中打仗、分散兵力進行游擊戰與集中兵力實行大兵團作戰、保存自己與消滅敵人的關系,是人民軍隊揚長避短、以弱制強的最佳戰略。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黨全軍對抗日游擊戰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推動由國內正規戰爭向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轉變,洛川會議后,毛澤東在致前方將領的電報中反復強調,只有游擊戰爭才是八路軍的“拿手好戲”,“整個華北工作,應以游擊戰爭為唯一方向”。1938年5月,毛澤東專門發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著眼抗日戰爭的全局,深入闡述了抗日游擊戰爭的特殊戰略地位及其戰略指導問題。把通常只是正規戰爭輔助形式的游擊戰爭提到戰略的高度去認識、去組織,這是人類戰爭史上“頗為新鮮的事情”,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創舉。

    能做“許多異乎尋常的事情”

    與一般游擊戰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戰爭不單是在內線從戰役戰術上配合正規戰,而主要是在外線獨立作戰,開辟并發展廣大的敵后戰場,從戰略上策應正面戰場作戰。這就決定了抗日游擊戰爭“不能不做許多異乎尋常的事情”,并在抗日戰爭的各個階段發揮重要作用。在戰略防御階段,針對日軍的大規模戰略進攻,游擊戰爭向敵后迅速展開,通過開辟敵后戰場、創建抗日根據地的戰略行動,迫使敵人不得不把用于進攻的兵力抽調回來保衛占領區,成為阻止日軍戰略進攻、促使戰爭轉為日軍極力想要避免的長期化局面的重要因素。在戰略相持階段,隨著日軍逐漸將作戰重心轉向鞏固占領區,敵后游擊戰爭得到廣泛而深入的發展,擔負著堅持敵后抗戰,發展與鞏固根據地,消耗與削弱敵人,支援正面戰場作戰,并積蓄力量,改變敵我力量對比的戰略任務,成為實現持久抗戰、支撐戰爭全局的有效戰爭樣式。在戰略反攻階段,游擊戰爭開始逐步向正規戰爭轉變,承擔起開展大規模反攻作戰、收復失地的戰略任務,成為解決抗日戰爭最后命運的決定性手段。

    從抗日戰爭全局來說,抗日游擊戰爭開辟的敵后戰場實質上是人民軍隊在戰略防御中向日軍實施的帶戰略性的“反進攻”,是處于被動地位中的主動出擊,從戰爭形式上打亂了日軍作戰前線與后方的劃分,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把敵之戰略包圍變為我之戰略反包圍,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戰爭形態。這就重塑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戰場態勢,盤活了中國抗戰的大棋局。

    值得注意的是,與正面戰場上的一次次大規模戰役不同,抗日游擊戰爭漸進性攻勢的特殊性決定了作戰形式的特殊性,這種作戰在空間上是面而不是點,在時間上是持續而不是階段;雖然有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戰役級著名戰例,但更主要的是通過無數個小規模戰斗,造成“人自為戰,村自為戰,無時不戰,無處不戰”的景象,達到積小勝為大勝的目的。對此,朱德指出:“在軍事活動的全時間內,所有的游擊隊配合主力軍一齊動作起來,就和螞蟻蛀蝕著朽樓一樣,可以傾覆敵人存在的基礎,影響到全面抗戰的局面。”日軍驚呼游擊戰爭“令人神經緊張”,是“沒有戰線的戰場”,哀嘆這樣的作戰是“真正的掉在泥潭中的浴血苦戰,是不分晝夜連續不斷的、長期的、沒有結果的戰斗”。

    游擊戰爭不能一刻離開民眾

    由于抗日游擊戰爭是在日軍占領區內開展的,孤懸敵后,長期遭受敵人的瘋狂“掃蕩”,游擊武裝的作戰環境異常艱險。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生存并發展,根本原因在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實現與人民群眾的緊密結合。正如毛澤東所強調的:“游擊戰爭不能一刻離開民眾,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因而,抗日游擊戰爭不僅是一種戰爭樣式,更是動員和組織群眾參加抗戰的重要組織形式。

    為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支持游擊戰爭,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內大力實施“抗戰和普選的民主政治”,建設“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有利于抗日民眾的經濟改革和政策,開展“減租減息”和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通過對原有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改變,擴大了民主,改善了民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從而使抗日游擊戰爭不是單純的軍事活動,而是共產黨領導開展的以軍事斗爭為中心,綜合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形式的全面對敵斗爭。

    組織群眾參加抗日游擊戰爭,說到底是要把人民群眾自發的、分散的、無組織的抵抗,納入人民戰爭的軌道,激發人民群眾抗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人民軍隊的帶動下,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戰場,群眾性游擊戰爭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內容,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鐵道游擊戰、水上游擊戰等戰法層出不窮,由此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日本戰史資料記載:“八路軍的斗志極為旺盛,共產黨地區的所有民眾,連婦女、兒童也用竹簍幫助運送手榴彈,我方有的部隊因無戒備而突進,被手執大刀的敵人奇襲、包圍而陷于苦戰。”

    歷史表明,軍隊和人民群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造就了抗日游擊戰爭的多樣性、頑強性、堅韌性,而且將人民戰爭在形式和內容上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這是民族解放戰爭的本質要求和勝利所在。

    (責編:王瑤、程宏毅)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6|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馆V视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