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漢傳因明研究”中期推進會在燕山大學召開
為進一步項目的順利進行,根據課題研究需要,于2016年7月9日至10日在秦皇島燕山大學召開“百年中國漢傳因明研究”子課題中期推進會。
項目首席專家劉培育研究員,漢傳因明子課題負責人張忠義教授,課題組主要成員張曉翔、淮芳、張棟豪、侯玉娟等出席會議,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杭州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剛曉法師應邀列席會議。
劉培育研究員再次強調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的戰略定位,研究目標和基本要求,同時對課題研究的整體思路和核心內容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張忠義教授針對課題組成員前期提交的階段性成果在資料整理、分析論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就研究方法、研究深度和廣度等問題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課題組成員分別匯報了前期研究的進展情況,包括取得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標志性成果,以及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
會議通過認真研討,確立了“立足百年,突出重點,深入分析,科學評價”的研究理念。對課題研究的重心,即百年來漢傳因明義理的研究與創新,在思路上做了調整,提出緊緊圍繞中國漢傳因明的特點---三大邏輯并存與碰撞開展研究,以百年來漢傳因明的邏輯研究、名辯研究為主要線索,兼顧其他重要理論和重要問題的總結與研究。會議對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做了適度調整,規劃了研究進度,2016年底完成最終成果的初稿。課題組成員表示,爭取今年年底前結合各自研究重點,完成一篇3000-4000字的概論性論文,提交國家規劃辦供選用。剛曉法師結合因明發展的佛學背景,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他認為,為自比量與為他比量的區分性研究有利于解決目前學界的一些分歧。會議還就學術規范、經費報銷等問題進一步提出要求。
本次會議通過務實研討和交流,進一步拓展了學術視野,調整了研究思路,深化了研究內容,落實了研究規劃,解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為本課題的順利結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