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2016年9月30日項目組科研成果目錄
著作出版:
1.曹天生:《中國宣紙》(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讀本),21.7萬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版。2.曹天生等:《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第五輯),26.9萬字,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版。
論文發表:
1.曹天生:汪六吉宣紙初考,2萬字,《新安畫派論壇》,2016年8月總第10期。2.曹天生:蔡倫“發明”造紙術之謎的再探秘(上),0.7萬字,《中華紙業》,2016年第1期。編輯部加編者按發表。3.曹天生:蔡倫“發明”造紙術之謎的再探秘(下),0.7萬字,《中華紙業》,2016年第3期。編輯部加編者按發表。
4.曹曦:宣紙燎草制作技藝完善者曹裔生考略,1.9萬字,《中國農史》,2016年第4期。5.黃飛松:手工紙的抄造技法與紙簾之調,1.0萬字,《中國宣紙》,2016年第1期。6.黃飛松等:中國宣紙博物館五個之最,0.4萬字,《中華紙業》,2016年第13期。7.黃飛松:手工紙的抄造技法與紙簾之調查,《紙和造紙》,2016年第3期。8.邢春榮:青檀稻草早就千年壽紙,0.4萬字,《中國宣紙》,2015年第4期。
2016年項目組組織開展的主要調研、座談、審稿等活動
4月16日,宣紙技藝大師座談會,并為每人照相,邢春榮、吳中良、黃迎福等10位大師、大國工匠周東明先后到場拍照,留做資料和隨時使用。
4月17日—18日,項目組在縣內組織資料拍攝,如青檀樹王等。
6月10日,項目組專程到蕭縣境內皇藏峪調研青檀皮樹,拍攝資料等。
7月15—16日,在福鑫隆召開人物部分寫作座談會,主要一一對接交流,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征詢撰寫任務。
7月21日—8月4日,曹天生、曹曦等到云南農業大學參加“第十二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傳統工藝論壇”,曹曦提交論文“燎草制作技藝完善者曹裔生生平考述”并在大會演講;曹天生、蘇成愛提交“中國書畫載體宣紙概念的演進”,并在大會演講等。會后,集體參觀了云南省博物館。到貴州丹寨參觀學習苗家桑皮紙制作技藝,到湖南耒陽縣蔡倫紀念園、手工紙博物館參觀,到江西省革命老區遂川縣調研抗戰期間宣紙制作問題等。
8月11日—14日,到上海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協會培訓工作,其中就宣紙部分與李俊等同志召開會間座談。
8月17—18日,項目組應邀到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參加宣城市宣硯產業五年發展規劃研討會。
8月19—21日,項目組到黃山區調研宣紙產地,到新明、新豐等地,論證“中國宣紙發明者涇縣小嶺曹氏祖居地”取得成功。
10月4日—7日,組織研究生整理宣紙民國期間資料。
1—9月,項目組首席專家為主進行寫作,整理資料,已經歸并打印資料9卷。歷史部分、技藝部分等正在緊鑼密鼓寫作當中。根據研究需要,首席專家時常外出調研交流,完善寫作內容。其他相關研究都在有條不紊進行中。
項目組子課題負責人 曹建勤父子登央視《我有傳家寶》節目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曹氏27代宣紙的傳人曹建勤和他的兒子曹立帶來了他們的傳家寶——幾代人造的不同種類的宣紙。(《我有傳家寶》20160430五一特別節目)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