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在項目組全體成員努力下,項目搜集了大量美國原始檔案文獻,出版著作3部。主要如下:
1. 項目組成員姚百慧由項目資助,于2016年9月6日-11月23日赴美訪問。這次訪問是應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研究中心邀請。姚百慧除了在該中心訪學外,還在美國國家檔案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喬治?華盛頓大學國家安全檔案館、聯合國檔案館等地搜集檔案、圖書等資料。最終搜集回關于冷戰時期美法關系、北約、核武器等方面資料10萬余頁,圖書近200種。
2. 項目組成員出版專著2部,資料集1部,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劉作奎的《英國對法戰略的歷史和政治學考察(1914~1929)》主要分析和論述了1914~1929年英國對歐洲大陸和平外交戰略的成因、演進和影響,集中論述了英國面向歐洲大陸的“歐洲均勢”戰略同法國追求歐洲大陸霸權政策的矛盾與互動,其具體表現為,英國的“扶德抑法”政策與法國的壓制德國政策產生了尖銳的矛盾,經過外交上的折沖樽俎,英國迫使法國一步步做出妥協,各相關大國在歐洲大陸安全問題和賠償問題最終達成了和平的解決框架,促使歐洲在一戰結束后步入短暫的和平時期,但也為二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鞠維偉的《從敵人到盟友——英國對德政策研究(1943—1955)》根據大量的英美外交檔案文獻,結合中外學術界的相關學術成果,研究了1943—1955年期間,英國處理戰后德國問題相關政策的討論、制定和實施,以及圍繞德國問題,與美、蘇、法以及后來的聯邦德國(西德)進行的外交博弈。
姚百慧的《中法建交多國檔案選編》選編的中、法、美、德、澳等五國反映中法建交內容的161件檔案,可以作為中法關系研究尤其是中法建交研究的基本資料。通過這些檔案,既可以更完整地構建中法建交的歷史過程,也可以展現這場“外交核爆炸”對國際社會的沖擊。該書是重大項目叢書的第一本資料集。
至此,重大項目叢書總計出版了論文集7部,專著4部,資料集1部,既從內容上完善了重大項目的研究,也擴大了重大項目在學界的影響。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