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過程的俄國檔案文獻收集整理與研究”課題組于2016年9月12日上午9:00在華東師范大學人文樓5405會議室舉辦了學術沙龍活動。出席這次會議的有:課題組首席專家余偉民教授;子課題負責人沈志華教授,崔海智副研究員;閻紹文老師、葛軍老師、邰浴日博士、郝江東博士、以及盧偉、江藝鵬、張菊萍、彭玥等研究生也參加了會議。子課題負責人左鳳榮教授因出國訪問未能參加這次會議,但提交了書面意見。
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對課題組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總結,并對下一階段的相關工作做出部署。
首先,課題組首席專家余偉民教授介紹了今年7月份國家社科辦對本項目進行的中期檢查的情況。余偉民教授指出,我們在本項目第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檔案、組織翻譯以及赴俄國學術交流、拓展資料來源。目前的主要工作成果有:第一,俄國檔案的收集。立項之時已經搜集2000多件俄國檔案文獻,現在增加到5326件,增量達到了55%。新增的檔案來源有從戈爾巴喬夫基金會、俄羅斯當代史檔案館、斯坦福大學、威爾遜中心收集到的檔案,以及俄國最新出版的檔案集等。第二,檔案的翻譯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翻譯1224件檔案,總字數198萬。第三,國際學術交流。2015年6月,課題組組織了到俄國的學術考察和交流,對俄羅斯當代史檔案館等地進行了訪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別是與戈爾巴喬夫基金會建立了聯系,并得到了他們對本項目的資料支持。第四,檔案文獻專題的發表。目前已經編輯完成3個專題,其中第一個專題將在《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1輯發表,其余兩篇也將陸續發表。最后余偉民教授通報了關于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并特別指出,關于項目中34萬用于翻譯的資料費轉為勞務費的申請已獲得國家社科規劃辦的批準,這將極大地便利我們今后翻譯工作的開展。
接著,崔海智老師做了補充發言。他指出,總體來看,目前的檔案收集工作進展順利,今后會繼續關注俄國相關最新檔案的解密情況,特別是最新檔案集的出版,進一步補充檔案來源。并介紹了項目組與北京譯酷翻譯公司進行檔案翻譯合作情況。翻譯公司的翻譯工作雖然組織得較好,也比較快。但也存在翻譯質量不佳,錯譯、漏譯的情況,特別是在一些專業術語的翻譯方面容易出錯。這些問題都需要與翻譯公司進一步溝通解決。
接下來,會議對項目組今后的工作進行了討論。沈志華教授建議,關于今后檔案的收集工作,重點需要關注俄國學者使用的最新檔案,以及最新出版的檔案集。關于與翻譯公司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盡快解決?梢园盐覀冴P于機構名稱、人名、地名翻譯的工具書提供給他們。在翻譯工作的安排上,最好把具有相關性的檔案發給一個譯者來完成。關于翻譯工作的組織,余偉民教授指出,盡可能在2017年年底完成現有檔案的翻譯,其余的兩年時間集中力量進行校對、編輯工作。
會議還討論了關于在明年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時發表項目階段性成果的問題。沈志華教授提議,可以與出版社合作,先期出版一些專題檔案和相關的研究論文。經大家的討論,決定在目前已經編輯的三組檔案文獻專題的基礎上再增加幾個專題,其中可以包括:蘇聯對東歐劇變的反應和思考、切爾諾貝利事件、“蘇共案件”、戈爾巴喬夫與德國問題、“八一九”事件、蘇聯民族問題等,以專題文集的形式出版,并在明年3月份之前編定書稿,屆時將組織召開一次學術沙龍會議,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會議還討論了關于明年下半年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的問題。初步預定會議規模為20人左右,其中外國學者10名左右,以俄國學者為主。關于會議召開的具體時間、地點等問題需要與俄國學者溝通后再確定。
會議上,余偉民教授還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特別在利用最新收集的相關檔案開展專題研究方面,以及撰寫成果要報方面。今后要加強這些工作,發表更多的階段性成果成果和及時提交成果要報。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