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文:
郭云艷:《論蒙古國巴彥諾爾突厥壁畫墓所出金銀幣的形制特征》,《草原文物》,2016年第1期;
陳志強:《我國拜占廷歷史研究的新發展》,《光明日報》2016年1月23日第11版“理論:世界史”。
陳志強:《皇帝阿萊克修斯的帝國政治治理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第55卷(總第239期),第117-125頁。*
陳志強:《人文主義者的拜占廷老師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4月12日第7版,“項目論壇”(3000字)
陳志強:《論吳于廑‘整體世界史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4輯,張順洪等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第110-124頁。
陳志強:《土耳其巡禮——訪伊斯坦布爾隨想》,《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第32卷總186期),第93-98頁。*
陳志強:《末代拜占廷知識分子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陳志強、張俊芳),《史學集刊》2016年第3期,第199-208頁。*
陳志強:《古羅馬的文明傳承:千年明珠“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天津日報》2016年5月16日,第10版“大講堂”(7000字)。
劉榕榕、董曉佳:《古代晚期地中海地區“塵幕事件”述論》,《安徽史學》2016年第2期
林英:Lin Ying, The Roman Empire on the Silk Road from the first to the fifth century: centered on Chinese sources, in EURASIAN STUDIES , vol. 4, 2016, Center for Eurasian Studies of CASS, Beijing, pp. 158-179.
林英 薩仁畢力格:《族屬與等級:蒙古國巴彥諾爾突厥壁畫墓初探》,《草原文物》2016年第1期。
蘇聰:《波斯帝國與絲綢之路西端的形成》,《社會科學家》2016年第2期
蘇聰:《試論11-12世紀拜占庭的農業經濟》,《農業考古》2016年第3期
蘇聰:《迦太基中介貿易的歷史影響》,《人民論壇》2016年第20期
蘇聰:《拜占庭海軍秘密武器希臘火探析》,《貴州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
張緒山:The Silk Trade in Byzantine-Turk Relations in the 6th-7th Centuries, Eurasian Studies, IV (2016), Asia Publishing Nexus, Romania.
張緒山;《“寶石谷傳說”在歐亞大陸的流傳》,《世界歷史》2016年第3期;
張緒山;2016年5月20日參加泰山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會議”,發表主題演講:“羅馬帝國與中國的海上交流”。
趙法欣:《《西方史學通史》第三卷“拜占庭史學”部分糾謬》,《古代文明》2016年第1期
李強:《歐亞草原絲路與沙漠綠洲絲路上發掘的拜占庭錢幣研究述論》,《草原文物》,2016年第1期
李強:《從草紙到紙:拜占庭帝國書寫材料的演變》,《經濟社會史評論》,2016年第1期
李強譯克勞迪婭?索德:《印章:理解拜占庭帝國身份的一種路徑》,《外國問題研究》,2016年第2期
王翹,徐家玲:《羅馬-拜占庭邊疆研究中“邊疆”認知的演變》,《外國問題研究》,2016年第2期
2、著作和譯著
陳志強:《拜占廷帝國史》(重印“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系列)商務印書館2016年
陳志強:《科索沃通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
3、科研項目:
林英:《拜占庭金幣與早期拜占庭奢侈品經濟》,國家社科基金 2016年度一般項目,已經通過公示。
張日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6世紀羅馬帝國基督教化研究”,項目編號15BSS006,主持(在研);
羅春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12世紀拜占廷經濟與社會史料整理與研究”(批準號14BSS007)主持(在研)。
郭云艷: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羅馬-拜占庭帝國變遷與絲綢之路” (15FSS004)主持(在研)
羅春梅:2015-16年國家公派高級研究學者及訪問學者(含博士后)項目(留金發[2015]3012號),取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全額資助,于2016年到普林斯頓大學訪學一年。
李強:教育部青年研究項目《阿加西阿斯及其<歷史>研究》主持(在研)
鄒薇:主持201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拜占廷醫學的成就與貢獻研究“,批準號15CSS005。主持(在研)
尹忠海:獲得教育部出國留學基金委支持于2016年去希臘進修。
蘇聰:“拜占庭帝國莫里斯時代研究”,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主持(在研)
張日元: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羅馬帝國晚期基督教興起研究”,(項目編號J12WD58)。主持(順利結項)
鄒薇:主持2015年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希臘醫學史研究:從 神話時代到1453“,(skzx2015-gb37)。主持(在研)
徐家玲:東北師大重點項目:“6-12世紀拜占庭歷史編纂學研究”。主持(在研)
蘇聰:“塞奧非拉克特《歷史》的翻譯與研究”,貴州師范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社科博(2015)第15號)主持(在研)
趙法欣: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拜占廷醫學的成就與貢獻研究”,主持人:鄒薇,排名第二,項目編號:15CSS005。主持(在研)
趙法欣:2016年2月,拜占廷史籍中的外族形象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項目,編號:2014SZYQN19,主持(在研)
4、獲得獎勵:
張緒山;2015年《中國與拜占庭帝國關系研究》(中華書局2012年)獲第七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陳志強:2016年5月獲得南開大學“魅力教師”獎
武鵬:2016年5月獲得南開大學“魅力教師”提名獎
劉榕榕, 2015年獲得廣西師范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的成果
張日元:論文“四至九世紀拜占廷帝國的教俗關系”,獲2015年泰山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5、學術活動:
武鵬:6月27日至7月22日邀請希臘雅典大學教授高利亞斯來南開講授拜占廷社會一課
郭云艷:2016年8月,蒙古調研考察
陳志強:2015年11月底,赴土耳其特地也拍大學訪問,做學術報告并進行學科考察
林英:2016年4月18-21,參加國際會議 Exchange of idea and goods. Long distance trade in Asia in the first millennium A.D., 會議由波蘭華沙大學考古所主辦,發言題目為 Ethnicity and Social Ranks: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Byzantine Gold Coins and Imitations Uncovered from Baryannur Sum, Bulgan Province, Mongolia.
張日元:2016年4月23-24日,參加“山東省世界史專業委員會第9屆學術研討會”(聊城);
張日元:2016年5月20-23日,參加“第二屆海絲文化國際青年學者聯盟論壇”(泰安)。
趙法欣:2015年9月18-20日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古代世界的國家與帝國”,四川大學,成都。
徐家玲:2016年6月4日舉辦第八屆拜占廷史學術沙龍,主題:《<法律選編>研究》(報告人:李繼榮)
陳志強:為繼續提升項目成員的專業化水平和從事項目研究的質量,南開大學“東歐與拜占廷研究中心”繼續舉辦自重大項目“拜占廷歷史與文化研究”啟動便開始的系列專題研討會(沙龍):
2016年2月23日第二十一屆研討會,主題:拜占廷末代王朝軍事衰敗研究(報告人:陳志強)
2016年3月2日第二十二屆研討會,主題:拜占廷研究與寫作技巧交流(報告人:陳志強)
2016年3月9日第二十三屆研討會,主題:11世紀拜占廷史家對女性的誤讀及《查士丁尼瘟疫》一文的讀后感(報告人:劉宇芳)
2016年3月16日第二十四屆研討會,主題:拜占廷紫衣女性的政治地位(報告人:劉宇芳)
2016年3月22日第二十五屆研討會,主題:拜占廷軍區研究,以及《唐代府兵制》讀后感(報告人:龐國慶)
2016年3月30日第二十六屆研討會,主題:倉庫印章與拜占廷軍區制研究(報告人:龐國慶)
2016年4月6日第二十七屆研討會,主題:外國人眼中的末代拜占廷人(報告人:陳志強)
2016年4月22日第二十八屆研討會,主題:4-7世紀拜占廷帝國猶太人社團研究(報告人:疏會玲)
2016年5月11日第二十九屆研討會,主題:查士丁尼時期拜占廷阿拉伯文化交流(報告人:丁寒冰)
2016年5月17日第三十屆研討會,主題:二戰期間英國智庫對戰后世界秩序的構想(報告人:王薇)
2016年6月1日第三十一屆研討會,主題:艾瓦格里烏斯的《教會史》研究(報告人:武鵬)
2016年6月7日第三十二屆研討會,主題:公元529年查士丁尼關閉雅典新柏拉圖學校考辯(報告人:鄭瑋)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