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經過積極、緊張而有序的準備,于2017年3月11日,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行了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20世紀世界城市化轉型研究”的開題論證會。現將該論證會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題論證會時間、地點、參加者
開題論證會于2017年3月11日下午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行。
參與論證會的評審專家組成員為:
楊棟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黃仁偉,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上海美國學會會長
王曉德,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院長、長江學者
劉德斌,吉林大學校長助理、公共外交學院院長
李劍鳴,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長江學者
蘇智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裔昭印,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
評審專家組由楊棟梁教授擔任組長。
上海師范大學校長朱自強教授,黨委常委、副校長高建華教授,上海市哲社規劃辦主任李安方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陳恒教授,上海師范大學人事處處長陳昌來教授,上海師范大學社科處處長馬英娟教授出席了會議。
“20世紀世界城市化轉型研究”課題組首席專家王旭教授及子課題負責人韓琦教授、蘇寧副研究員、洪慶明教授出席,課題組成員陸偉芳教授、曹升生副教授、李文碩副教授等參加了會議。
二、開題論證會內容
開題論證由專家組組長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楊棟梁教授主持,首席專家王旭教授就課題設計、研究框架、重點難點、工作計劃、成果預期等情況向與會專家和領導作了匯報。他指出“20世紀世界城市化轉型研究”既是一個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課題,也是具有相當現實意義的課題。我國是城市化正處于鼎盛時期的大國,世界城市研究領域不能夠也不應該缺少中國的聲音。本課題以歷史學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經濟學、地理學、規劃學、管理學、人口統計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及方法,對20世紀各國城市化轉型的歷史動因、轉型路徑、轉型的社會經濟效益及轉型過程中的政府和社會的調適等進行系統闡述,此基礎上:1.通過整合與比較,梳理其共性特征和不同的轉型模式,對各地區城市經濟轉型提供合理的解釋和分析;2.在此基礎上驗證新城市化假說,并予以系統闡述;3.總結其成敗得失,為我國城市化的未來走向提出有前瞻性的建議。該課題分為五個子課題:1、20世紀北美地區的城市化轉型研究:從城市向大都市區的全面演進;2、西歐城市化轉型:從傳統城市化到多中心都市連綿帶的形成;3、20世紀亞洲城市化轉型:多樣化的路徑和模式;4、20世紀大洋洲城市化轉型:大都市區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5、拉丁美洲城市化轉型:“過度城市化”與城鄉平衡發展。
與會專家對此進行評議與討論,專家們從不同角度對該課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如應重視運用比較研究的視野和方法,將深入細致的個案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應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化嘗試,并且加強對不同區域城市化轉型的共性與差異的關注。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課題對于深化20世紀世界城市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國城市研究及城市發展戰略產生了重要影響。課題組聚集了國內一批優秀的城市史研究人員,在前期已經取得了較多的相關學術成果,在世界城市化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提交的開題報告,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工作計劃等方面都有清晰的思路和可行方案,因此達到了開題條件,順利開題。
首席專家王旭教授和子課題負責人韓琦、蘇寧、洪慶明教授等對評審專家提出的問題予以回應。他們感謝專家組對課題的充分肯定和中肯建議,表示將依照專家組意見進一步完善課題設計,并與課題組成員精誠合作盡最大努力完成重大課題的研究任務。
在評審專家組組長楊棟梁教授主持下,評審組專家討論、完成了《“20世紀世界城市化轉型研究”項目開題論證會結論》。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