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人文學導論》第七期成果簡報

    2017年06月23日16:49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6年6月11日,北京大學“人文學導論”課題組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舉辦了"月落重生燈再紅——從昆曲復興到湯學熱潮"的主題沙龍。中國古代戲曲協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葉長海先生與來自首都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師生共聚一堂,漫談昆曲復興與湯顯祖熱潮。美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葉朗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龔和德,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原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周育德,北方昆劇院導演、北方昆劇院原院長叢兆桓,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名譽院長孫毓敏,國際美學協會主席、中華美學學會主席高建平,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編劇、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張健鐘,中國戲曲學院黨委副書記徐超、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周秦、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康保成、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施旭升、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張福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偉、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政宏、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鄭志良、中國傳媒大學戲劇戲曲研究所副教授丁明擁、戲曲學者陳超、國家京劇院青年演員張鑫、中國戲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系講師孫燾、《中國藝術報》編輯金濤,資深編輯、天舟文化總裁助理羅亭,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孝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林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均等三十多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的部分同學參與了此次活動。本次沙龍由顧春芳教授主持,活動以葉長海先生主講及專家學者對話的形式進行。

    月落重生燈再紅——從昆曲復興到湯學熱潮

    ——著名學者葉長海談昆曲和湯顯祖

    2016年6月11日,北京大學“人文學導論”課題組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舉辦了題為"月落重生燈再紅——從昆曲復興到湯學熱潮"的沙龍活動。本次沙龍請來了中國古代戲曲協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葉長海先生主講昆曲和湯顯祖。沙龍開始,主持人顧春芳首先向與會者簡要介紹了葉長海先生。她說葉先生在四個方面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做學問從核心處突破,二是他擁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和人生境界,三是他表現出了學科建設領導者的宏大氣魄,四是他有非常堅韌的學術人格和學術品格。顧春芳說今天沙龍的主題是她跟葉長海先生一起定的,定下這個題目有三點含義:第一,《牡丹亭》中杜麗娘臨死時的臺詞就是“月落重生燈再紅”,追求和重生是《牡丹亭》的兩大主題;第二,二十世紀是昆曲在艱難中等待復蘇的漫長百年,“月落重生”也包含著昆曲復興的時代呼喚;第三,在今天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中,“月落重生燈再紅”的主題表達了戲曲界、昆曲界對于中華文化復興和崛起的共同守望和文化擔當。

    居危思變——傳統文化新生前的陣痛

    葉長海首先談到了中國文化的危機。他說解放以來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三十年,中國戲曲的一大特點就是“三十年不變”。到了八十年代,當我們打開國門時,西方文化涌入中國給國人帶來了強烈的文化危機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家都在討論中國文化是否碰到了危機的問題,他個人主張“積極的危機論”,認為中國文化的確遇到了危機,但可以走出危機。回顧中外戲曲史,葉長海指出戲曲的輝煌年代總是短暫的,下一個黃金時代來臨之前都要經歷較長的低潮期。他說:“從歷史上來看,危機一直存在,各種文化,戲曲、小說、詩歌都有危機。”他認為危機也可以變成好事,碰到危機能促使大家“居危思變”,從這個角度來說危機可以說是新生前的陣痛。他以上海的戲劇為例,二十年前上海的大劇種是京、昆、越、滬、淮,昆曲最古老,昆曲的觀眾年齡偏大,其他年輕的劇種觀眾更多。二十年后的今天,昆曲的觀眾最多、最年輕,越劇、京劇的觀眾反而少了,年紀也偏大。葉長海說,昆曲的這種變化是由學者、藝術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表明我們中國文化根深蒂固,本不該亡。新時期國際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昆曲評選為第一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口述文化,對昆曲復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談到昆曲的傳播,葉長海說昆曲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劇種,因此他反對把昆曲作為地方戲來看待。他認為昆曲要吸引觀眾,一方面要靠演員,另一方面“唱”也很重要。因此戲曲的演唱應保持原有的語言,不能用普通話唱昆曲,他認為靠近蘇州話的昆曲最有味道。

    海鹽腔——湯顯祖戲曲的最初唱腔

    湯顯祖和昆曲有什么關系?葉長海指出,湯顯祖的戲演的最好的就是昆曲,他的戲也成為許多劇團的當家戲。不過,湯顯祖的戲開始演出時不是昆曲,而是另外一個劇種,或者說另外一個聲腔,即海鹽腔。葉先生說最早發現這個問題的是徐朔先生,徐朔在湯顯祖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發現湯顯祖的戲不是昆山腔,而是宜黃腔,或者說宜黃化了的海鹽腔。葉先生認為徐朔的這個說法太復雜,可以直接說湯顯祖戲曲的最初唱腔就是海鹽腔。明代沒有人使用“宜黃腔”這個詞,至少目前找不到文獻材料來支持這個說法,因此他認為回到海鹽腔比較合適。他引用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的一段話進行解釋,這段話的原文是:

    此道有南北。南則昆山之次為海鹽,吳浙音也,其體局靜好,以拍為之節。江以西弋陽,其節以鼓,其調喧。至嘉靖而弋陽之調絕,變為樂平,為徽、青陽。我宜黃譚大司馬綸聞而惡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歸教其鄉子弟,能為海鹽聲。大司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

    葉先生說從這段話可以知道聲腔有南北,昆山和海鹽腔的共同特點是“體劇靜好”,唱的比較安靜。到了嘉靖時,湯顯祖說弋陽腔消失了,變為樂平、徽、青陽腔了。當時宜黃出現了一個抗倭名將譚綸,官拜兵部尚書,人稱大司馬,他不喜歡弋陽腔,所以帶了一批浙江的演員教宜黃子弟海鹽腔。譚綸去世后二十年,宜黃唱海鹽腔的有上千人。葉先生依據這一段材料認為湯顯祖的戲寫出來,開始演唱的既不是昆山腔,也不是弋陽腔、宜黃腔,而是海鹽腔。此外,湯顯祖中進士后在南京禮部做了八年官,據歷史記載當時南京還是海鹽腔,葉先生說這也可以證明湯顯祖的戲曲最初是用海鹽腔來演唱的。

    一往情深——《牡丹亭》中的憶女情結和湯顯祖的有情世界

    葉長海先生認為《牡丹亭》中有一個隱藏的情感主題,即憶女情節。焦循在《劇說》中說到,湯顯祖寫《牡丹亭》寫到“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時在中庭的柴堆里“掩袂痛哭”。《牡丹亭》中杜麗娘死后,杜母和春香在整理小姐的舊物時睹物思人。春香在整理頭飾、衣服時就說這件衣服是小姐送給她的,那件衣服也是小姐送給她的。寫到這里,湯顯祖心生感慨,就有了“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這一句,并且還“掩袂痛哭”。這一出戲叫“憶女”,就是憶念女兒,葉先生認為這一段摻入了湯顯祖本人的經歷。在寫《牡丹亭》之前,湯顯祖在遂昌任上死了兩個女兒。后來王錫爵家演了《牡丹亭》,王錫爵看后發出“吾老年人,近頗為此曲惆悵”的感慨,因為他也死了女兒,跟湯顯祖有相似的經歷。據此,葉先生認為憶女情節是《牡丹亭》的一個隱藏的情感主題。父親杜寶因杜麗娘死了非常傷感,唱了一句“怎能夠月落重生燈再紅”。這是一個問句,葉先生認為這個問句是對生命的眷戀,也是對人生的一種叩問。他說:“杜寶其實就是湯顯祖。”杜寶公而忘私,湯顯祖當了官也沒法照顧家庭,沒有照顧好女兒,所以《牡丹亭》中有憶女情節,湯顯祖在里面表達了某種自責情緒。

    葉先生說《牡丹亭》是一個多層次的戲曲,首先它有一個很好看的表層,里面有離別、團圓、中狀元等好看的故事。中間的一層是戲中美妙的文辭,可說是當時的巔峰之作。它的深層是一些人生哲理,憶女情節就體現為一種人生的哲學。葉先生說,湯顯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使得他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非常復雜,因此他的戲既好看又耐看。《牡丹亭》的內涵豐富,除了跟湯顯祖的生活經歷和人格特點有關,還跟他是一個思想家有關。湯顯祖的學問很好,經常在文字中表露出某種思想,比如當時影響很大的個性思想。明末最有特色的思想就是以李卓吾、達觀和尚、徐文長為代表的個性思想,湯顯祖的思想受到他們的影響,有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子,不過葉先生認為湯顯祖在根子上是一個儒家,世上的事情始終是他的牽掛,這種掛念斷不了。達觀和尚見湯顯祖有慧根,想點化他,寫信跟他說“情有理無”的觀點。湯顯祖回信寫道:“達師應憐我,白太傅、蘇長公終是為情使耳。”湯顯祖說達觀和尚應該可憐可憐他,不要讓他把“情”丟掉而進入到一個純“理”的世界,即使白居易、蘇東坡如此信佛的人,最后也都是為“情”而死。他想告訴達觀,他沒有辦法徹底離開“情”,還眷戀著有情世界。葉先生認為,《牡丹亭》的題詞可充分表明湯顯祖的重情:

    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在這部分題詞中,湯顯祖說杜麗娘是有情之人,有了情以后,生可以死,死也可以生;情沒有到,就只會相信生不可死,死也不能復生。他感慨人非“通人”,人世之事也非人世的常理所能統統包容的。人們只知道有些事從理來看不可能,哪里知道從情的角度來看是可能的。葉先生說,據此可見湯顯祖的東西在在都體現為一個“情”字。

    進入生命的核心處——藝術與學問的關鍵

    葉長海先生主講完畢,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著講座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沙龍主持人顧春芳首先發言,她說:“葉長海先生今天的講座可用‘意趣神色’四個字來概括,他的發言是幾十年學術思考的體現。葉先生提醒我們,經典和偉大的思想總是有豐富的意蘊,既然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就有說不盡的湯顯祖。”隨后,北京京劇院的青年演員張鑫為大家表演了京昆《鐵冠圖》。陳超緊接著談論了對“京昆”的看法,他希望在京劇班里提倡昆曲,以此來復興昆曲藝術。孫毓敏從京劇劇本少的現狀出發,呼吁多培養編寫劇本的重點人才,以挽救中國戲曲衰落的狀況。叢兆桓對比了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不同,指出湯顯祖在很多方面超過了莎士比亞,但現實知名度和影響力卻無法跟莎士比亞相比,因此他認為當務之急要努力宣傳湯顯祖,努力在學術界形成百家爭鳴的研究氛圍。康保成從清朝昆班如何演《牡丹亭》、臨川四夢是三夢還是二夢、《牡丹亭》是愛情劇還是色情劇三個問題出發,分享了他對這三個問題的看法。周育德圍繞“月落重生燈再紅”的主題談了觀點,他說杜麗娘之所以能還魂是因為有一個至情的種子,昆曲能夠復興也是因為它的“種子”還在,昆曲藝術家和愛好者一直在發揮作用。周秦對《牡丹亭》最早的聲腔是否為海鹽腔談了看法,他認為湯顯祖只是寫了一個單曲劇本而已,而演唱則是不同聲腔的實踐,至于孰前孰后沒有多大的意義。高建平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談了看法,他認為復興昆曲等傳統文化不能僅在概念中打轉,要更多地關注藝術本身,要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還要積極回應當代審美的問題。張福海談了重建中國戲曲現代性的問題,他認為現代性不能誤解為現代化,現代性是一種人性,湯顯祖的戲曲充滿人道主義關懷,最具現代性的氣質。龔和德談了對“古典”的理解,他認為古典可以指一種藝術形式,也可以指具有經典性的古代作品,還可以指一種藝術精神,湯顯祖的戲曲創作和昆曲都屬于中國古典藝術的范疇。徐超談了如何在校園里更接地氣地傳播昆曲;張健鐘談了要建立昆曲劇場來傳播昆曲;李簡從《牡丹亭》的文本出發談了湯顯祖對女性地位、處境的關注;林一談了學者如何助力中國經典“走出去”的問題;李偉談了戲曲的價值是否在于形式美、戲曲是否應該表現深刻思想內容的問題;鄭志良分享了他研究湯顯祖《玉茗堂文集》的感想。

    最后,葉朗先生為本次沙龍活動做總結發言。他說過去熊十力曾說過“為人不易,為時難”的話,熊十力的學生莫仲山在解釋這句話時說做學問也不容易,做學問必須進入到生命的核心里去,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沒有真學問出現,葉先生認為搞藝術也是如此。他說湯顯祖的學問和藝術可以說是真學問、真藝術,因為他的學問和藝術進入到了生命的核心處。因此,葉朗先生認為京劇、昆曲的發展也要進入到生命的核心里去,要培養一批搞藝術能進入生命核心處的優秀藝術家,他說這是昆曲復興非常關鍵的地方。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李葉)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tt天堂网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盛宴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va|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99久久99久久精品|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