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課題進展情況總體上良好。部分子課題進展稍落后于預期。原因是有些年長的學者身體患病;少年輕一點的學者承擔的工作繁雜;法文文學史原著涉獵的范圍比大家預想的更廣泛,簡要說,歷史背景方面涉及人文社會學科所有學科,文學藝術方面的論述涉及所學藝術類所有學科。
現在完成和進展情況:4卷譯稿已完成二校或三校,僅剩復制圖片和肖像工作。8部正在由子課題譯者進行校對;5部譯稿處于初譯的掃尾工作。《工作簡報》自2015年進入結尾和個人校對工作以來未再報送;2015年上半年以前堅持每半年報送一次。因為發現部分子課題負責人填寫的進度高于實際進度。
課題進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個別學者怎么催都不著急,進度保證不了,也未見有論文等其他成果發表,感覺就是忙于事務。
我們并不知道有國家社科基金專刊的存在,所以并未給該刊投過稿件。
從目前統計和了解的情況看,下余的13卷譯稿自9月份起至2016年底,基本上都可交出校對稿,除非個別學者再次食言。史忠義和劉波兩人一接到譯稿,即進行二校工作。每6部譯稿完成二校后,即安排復制各卷中的人物肖像和插圖。
2017年10月10日前完成課題基本上應該沒有問題。
關于成果的宣傳推介工作,主要體現在論文的發表上面(見下面部分統計)。
二、研究成果情況
史忠義:
1. 論文《符號學的得與失——從文本理論談起》,《湖北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人大資料復印中心2014年第10期《文藝理論》J1全文轉載。
2. 譯文《建立復量符號學》,《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第一輯,2014年5月,知識產權出版社。
3.譯文《修辭學的重大定義》,載《當代修辭學》雜志,2014年第3期,9千字。
4. 主編《當代法國美學與詩學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9月,28萬7千字。
5. 主編《瑞士當代美學與詩學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6月,33萬字。
6. 譯著《符號學,符義分析探索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30萬字。
7. 譯著《差異 排斥 歷史》,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2月,22.4萬字。
8. 譯著《道德的原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2月,29.5萬字。
9. 論文《關于西方文化基質的多元表述——兼及中國文化的多元表述》,載《差異 排斥 歷史》,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2月。
10. 論文《德與道并行,德道一體——重讀<道德經>》,載《道德的原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2月。
11. 論文《圣人立道,圣人立德,德道一體,自然法圣——重讀<禮記·中庸>》, 載《道德的原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2月。
12. 論文《關于位論的文學生產觀、批評觀和審美觀》,載《道德的原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2月。
13. 學術文章《學習柳鳴九先生的人文精神》,收入王文融、許淵沖等著評論集《推石上山者》,海天出版社,2015年12月。
14. 譯著《修辭學原理》,社科出版社,2016年5月。
15. 論文 Une autre opposition des substrats culturels de l’Occident et de la Chine — le culte de l’or et celui du jade, Voir Nouvelle Esthétique, No 2, 2016.
16. 論文《論貝西埃對小說理論的叩問和超越》,與向征合著,載《外語教學》雜志,2016年第4期。
王文融:
1譯著《福樓拜文集第2卷·情感教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360 000字)(再版)。
2 譯著 《暗店街》,莫迪亞諾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130 000字)(再版)。
李建英:
1 論文《以詩歌“改變生活”——博納富瓦論蘭波》,《外國文學評論》,2015年第3期。
吳岳添:
1編著:《左拉研究文集》,2014年9月出版,譯林出版社,251千字。
車琳:
1. 論文《雨果:從“桂冠詩人”到“共和國之父”——一個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分子的思想軌跡》,2015年,《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89期7-22頁。
2. 論文《法國當代“新虛構”小說——兼論昆德拉小說中的“新虛構”色彩》,2016年,《外國文學》(CSSCI)總第260期 49-57頁。
3. 專著《當代外國紀事1980-2000》法國卷,商務印書館,2015年。
楊令飛:
1. 論文:《法國新小說的歷程——兼談杜拉斯在新小說中的地位》,載《聯合文學》(臺灣),2014年7月號。
3)論文:《論克洛德西蒙的寫作藝術》,載《中央大學人文學報)(臺灣),2012年第四期。
劉陽:
1. 論文儒勒·凡爾納的中國文化書寫,《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CSSCI),2016年第3期。
2.譯文《論中國詩歌的翻譯》,克洛德·羅阿作,《國際漢學》,(CSSCI),2016年待刊。
孫桂榮:
1 譯著《亞森·羅平智斗福爾摩斯》,群眾出版社,2014年8月。
李焰明:
1. 譯著《舊制度與大革命》,譯林出版社,2014年。
2. 譯著《和孩子正確說話》,合譯,2015年。
3. 譯文兩篇《卡里班的情節》和《自我的棲移》,載《世界文學》2016年第3期。
論4. 論文《法國文學回歸季告訴我們什么?》,合寫,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2-24,《中國文藝報》2016年2月22日。
張新木:
一、學術專著:《普魯斯特的美學》,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
二、編著:“歐洲自然主義研究”、“歐洲象征派研究”,載《新中國60年外國文學研究》第二卷《外國文學流派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三、學術論文:
1、《利奧塔之后的法國當今美學》,《文藝爭鳴》,2014年第4期。CSSCI。人大復印資料《美學》2014年第6期全文轉載。
2、《論吉奧諾作品中的空間構建》(合作),《當代外國文學》,2014年第4期。CSSCI。
3、《莫迪亞諾筆下的生存困境與記憶藝術》(與姜海佳合作),《當代外國文學》,2015年第1期。CSSCI
4、La narration individuelle et la personnalité sociale de l'écrivain, in ?crire l'individu en Chine et en Europe francophone, Les éditions Alphil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suisses, Suisse, mai 2015. (《作家的個性敘事與社會人格》,載《中國與法語歐洲的個性書寫》,瑞士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5、《西蒙<弗朗德公路>中的女性形象》(合作),《當代外國文學》,2016年第1期。CSSCI。
四、譯著
1、《視覺機器》, [法]維利里奧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2、《文學的政治》,[法]朗西埃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3、《普魯斯特的空間》[比利時]喬治·普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4、《藝術的同謀》[法]波德利亞,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五、學術譯文:
1、《思想的感化、解放和實踐》,[法]塔龍-于貢,《外國美學》第23輯,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2、《美學的困惑》,[法]廈多,《外國美學》第23輯,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戶思社:
1. 專著《法國現當代文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