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綜合研究中期檢測報告

    2016年11月29日16:3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 總體執行情況和各子課題進展

    1 “西坡遺址人工制品綜合研究”子課題,全面完成了陶器的修復工作,經過更仔細的拼對,復原陶器70余件。對陶器的繪圖工作也已經全面完成。共繪制完整陶器即重要標本的線圖400余件。對已經挑選出來的2萬余件陶器標本進行核對和分類。為下一步的類型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2 經過對西坡遺址出土遺物的全面統計,登記石質遺物共3萬余件,其中包括各類石器、石器坯料、石核和石片。對這些石質遺物的綜合研究將解決西坡居民對石料的選擇、石器制作工藝、各種石器的功能,以及石器組合反映的經濟形態等重要問題。原來的項目設計中,此部分研究被納入到了“西坡遺址人工制品綜合研究”子課題,但對資料進行統計和初步分析后發現,相關研究工作量大,專業技術性強,需要專門人員承擔。因此申請設立了新的子課題“西坡遺址石質遺物綜合研究”,以首都師范大學考古系錢益匯教授任子課題負責人,獲得批準。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對全部石質遺物的統計和分類,并完成了初步分析,形成碩士論文《靈寶西坡遺址 2013出土仰韶時代石制品的綜合研究》一篇,并已順利通過答辯。

    3 動物遺存子課題,完成了動物種類的初步鑒定和初步統計,正在進行細致觀察,以進一步核實性別和年齡等信息。同時開始進行各種人工和自然痕跡的細致觀察。

    4 植物遺存子課題,完成了對歷年采集的土樣的浮選,完成對浮選獲得的大植物遺存的初步鑒定和分析。形成博士論文《中原地區仰韶中期至龍山時期植物考古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順利通過答辯,并被評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論文。目前需要進一步結合考古遺跡的背景進行更深入的綜合研究,以更好地通過植物遺存反映當時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組織。

    5 年代學和同位素分析子課題,系統完了動物骨骼標本的采集,正在制備樣品階段,準備測試。

    6 成分分析子課題,正在根據各類遺物的統計和初步分析情況,制定樣品采集計劃,擬在近期開展樣品采集。

    總體而言,項目進展順利,各子課題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 調查研究和學術交流情況

    項目首席專家李新偉的學術交流情況如下:

    2014年9月,參與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馬家窯遺址發現9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做題為“馬家窯遺址研究回顧”的演講

    2014年10月,參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崧澤文化研討會”,發表題為“崧澤與廟底溝”的演講,討論了廟底溝類型和崧澤文化的密切關系。

    2014年10月,參與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和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公共考古——仰韶論壇”,做題為“最初的中國和最初的中國夢”的公眾演講。

    2015年7月,參加世界史學大會考古學分會(章丘),發表“城子崖遺址發現的意義”演講,內容涉及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夷夏東西”的對立關系。

    2015年7月,參與組織并參加甘肅廣河舉行的“齊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演講內容為齊家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的關系,也涉及“夷夏東西”格局的演變。

    年代測定和同位素分析子課題負責人張雪蓮

    2014年8月11—13日參加在吉林大學舉行的的 “東亞地區生物考古學”國際研討會,并作 “西坡墓地再討論” 發言。

    遺物綜合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魏興濤

    2014年11月,赴濮陽參加“河濟地區與中國古代文明學術研討會”。

    2015年4月30日—5月6日,赴臺北參加在臺北大人類學系舉辦的“河南近年考古新發現工作坊”學術交流活動,為師生做《中原地區早期社會復雜化的基本特征》學術報告。

    三 研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 因為需要整理的資料涉及有不同主持人進行的6個年度的發掘,各年度資料的整合是重要的工作內容,目前各年度主持人尚未進行深入溝通,資料整合工作略顯滯后。

    2 因為對各年度發掘的獲得的地層關系尚未進行系統梳理,目前的各子課題的研究尚處于基本資料統計和整理階段,難以深入。

    3 資料整理的工作量超過預期,比如,陶器的統計花費了更多的人力物力;石器的豐富程度超過原來的估計,不得不設立新的子課題開展專門研究。

    4 各子課題之間的溝通協調不足。

    針對上述問題,在下一階段項目實施工程中,擬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開始各發掘季度資料的整合工作,包括地層單位的清理和登記,編號的統一,各種圖表的整合,地層關系的貫通等。

    2立即開始依據修復完成的陶器和挑選的典型標本以及梳理通順的地層關系為依據,開始遺址的分期研究,確定遺址發展的時間框架,為其他研究奠定基礎。

    3采取召開小型學術研討會的形式,加強項目參與者之間的溝通,以考古地層關系和分期為依托,深化各子課題的研究。

    四 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項目2012年立項,但因為經費撥付較晚,正式開始實施為2013年。因開始對工作量估計不足,填報的結項日期為2016年12月。若以2013年開始計算,按照項目實施五年的慣例,應為2017年12月結項。更加目前的實際進展,申請延長1年,于2018年12月底結項。

    二、研究成果情況

    《河南靈寶西坡遺址廟底溝類型兩座大型房址的發掘》,考古2015年5期

    李新偉、楊海青等

    該發掘報告依據本項目對發掘資料的初步整理,對2011年在西坡遺址發掘的相互疊壓的大型房屋F107和F108的資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分析。主要觀點包括:

    1)明確了西坡聚落的布局演變。本次發掘的F108和以前發掘的F105、F106分別位于聚落中心廣場的東南、西南和西北角,門道均指向中心廣場,根據鉆探資料,在廣場東北角同樣存在一座大型房屋,形成大型房屋圍繞中心廣場的向心性布局,這與半坡時期的姜寨等聚落的布局基本一致。但在略晚的時期,由打破F105的房屋,和打破F108的F107情況看,向心性布局已經發生改變,這是聚落形態和社會組織結構的重要改變。

    2)進一步了解了西坡大型建筑的建筑過程和建筑技術。具體建筑程序包括:其一,完成半地穴部分和門道。其二,沿地穴邊緣挖柱槽,立柱后,以夯土填滿柱槽,使柱子穩固。其三,依托柱子夯打出半地穴墻體,將柱子包裹在里面,更加牢固。其四,在半地穴底部鋪墊青灰色泥,在地表和半地穴壁上抹泥,形成居住面和壁面。其五,擺放室內柱的柱礎,立室內柱,搭建頂部結構并蓋頂。

    3)對西坡聚落大型房屋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F107特殊的大型火塘、房屋后部密集立柱隔離出的特殊空間均表明此房屋有特殊用途,應該不是一般的居址,而是舉行重要公共活動的場所。

    《“最初的中國”的考古學認定》,《考古》2016年第3期

    李新偉

    張光直提出的“中國相互作用圈”模式這是對“最初的中國”最清晰、也最具考古操作性的表述。準此,可以將“最初的中國”的考古學定義表述為:中國各主要史前文化區在同步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密切交流形成的、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的文化共同體。

    豐富的考古資料顯示,公元前第四千紀,尤其是其后半葉,“最初的中國”已初步形成。各文化區在并駕齊驅、快速發展的同時,交流互動也進入前所未有的階段。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社會上層構建的遠距離交流網和以之為媒介的文化精粹交流。

    參與交流的社會上層會積累關于可以交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范圍的豐富知識,并產生了對相應的地理范圍和文化心理范圍的某種認同。蘇秉琦在《關于重建中國史前史的思考》中對廣義的‘中國’的形成過程進行了視野宏闊的總結,認為其經歷了共識的“中國”、理想的“中國”和現實的“中國”三個階段。距今5500年前后,“最初的中國”和各地區對她的共識應同步形成。

    “理想的中國”同樣是極具啟示性的概念。如果說中國是“想象的共同體”的話,考古學的證據和推想表明,這一“想象”的基礎——“最初的中國”大致在距今5500年前后已經“自在”并成為“共識”。距今4500年前后,對“理想的中國的”宏大的“想象”就已經開始。那是中國文明奠基的燦爛時刻,雖然考古論證僅如管中窺豹,仍會令人思之怦然而心動。

    《河南靈寶市西坡遺址南壕溝發掘簡報》,《考古》2016年5期

    郭志委、李新偉、楊海青、侯彥峰

    2004年,西坡遺址發現南、北兩道壕溝,繼2005年對北部壕溝進行解剖后,西坡聯合考古隊于2013年對南部壕溝進行解剖,以進一步了解其結構和堆積,以及由此反映的西坡聚落形成與演變的過程。通過本次發掘可以基本確認南部壕溝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口部較寬、兩側斜收(外側較陡,內側稍緩),近底部向內折收為小平臺(內側不甚明顯),兩平臺之間為鍋底狀溝底。壕溝內堆滿不同形狀和性質的堆積,可分為15大層52小層,此外還見有灰坑、完整豬骨等遺跡。根據壕溝內不同堆積的特點以及出土遺物的特征,可以推斷南部壕溝的堆積年代應當始于西坡廟底溝遺存早、中期,延續至晚期,其主要過程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基本能與西坡聚落形態的演變相對應。

    《豫西晉南與關中地區仰韶文化初期遺存研究》,《考古學報》2014年4期

    魏興濤

    全面論述了“仰韶文化初期”這一學術界久已關注的重要問題,定義了給時期遺存的性質、分布地域,豫西晉南地區與關中地區的互動,以及該時期對后續的半坡和廟底溝類型影響等,是本項目綜合研究部分的重要成果。

    A. Pike-Tay, X. Ma, Y. Hou, F. Liang, M. Lin,V. Peterson. Combining Odontochronology, Tooth Wear Assessment, and Linear Enamel Hypoplasia (LEH) Recording to Assess Pig Domestication in Neolithic Hena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4 February 2014.

    馬蕭林、侯延峰

    論文探討了認定家豬的新方法,對西坡遺址出土豬骨的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中國古代農業的形成過程-浮選出土植物遺存證據》,《第四紀研究》,2014年34卷第1期

    趙志軍

    全面綜述了浮選植物遺存對中國農業起源和發展提供的新認識,對西坡的植物遺存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西坡墓地再討論》,《中原文物》,2014年4期。

    張雪蓮、李新偉

    依據骨骼同位素分析的結果,全面討論的西坡墓地反映的社會等級。是同位素分析與考古背景緊密結合的有益嘗試,為西坡遺址資料的同位素分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課題組供稿  

    (責編:沈王一)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91自产拍在线观看精品|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