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更加充分和有力地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的史料整理與研究》項目組發(fā)掘和引進了美國彩色紀錄片《苦干》,協(xié)助支持拍攝《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抗戰(zhàn)影像志之重慶大轟炸”、發(fā)布“侵華日軍重慶大轟炸遇難者名單”(第二批)等一批階段性成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海外史料搜集工作新進展——《苦干》紀錄片
2014年7月,在海外史料搜集的過程中,《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的史料整理與研究》項目組發(fā)現(xiàn)了美國紀錄片《苦干》的線索,在國務院新聞辦和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4月,經過中心9個月的艱苦努力,一部全面真實記錄抗戰(zhàn)期間中國人民“在艱苦受難中的英雄氣魄”,揭示“中國不可戰(zhàn)勝的秘密”的彩色紀錄片《苦干》,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塵封70多年后,回到了它的拍攝地中國。
該紀錄片名為“Kukan”(中文名稱《苦干》,副標題“The Battle Cry Of China” ),由美籍華人李靈愛(Liling-Ai)與美國記者雷伊?斯科特(Rey Scott)合作完成。從1937年~1940年,在李靈愛的資助下,雷伊?斯科特扛著攝影機踏遍大半個中國,行程3萬多里,用彩色電影膠片記錄了被日本軍國主義戰(zhàn)火籠罩的中國。1941年元旦,羅斯福總統(tǒng)在白宮觀看了該片,在后來給重慶人民的信函中高度評價重慶人民在殘暴的空襲面前表現(xiàn)出堅毅鎮(zhèn)定、英勇不屈的抗戰(zhàn)精神!該影片于1941年6月23日在紐約世界劇場首映,立即獲得一片驚嘆和好評,并獲得1942年第14屆奧斯卡特別獎。
非常珍貴的是:在1940年8月19日~20日期間,雷伊?斯科特在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處屋頂上,冒著生命危險忠實記錄下日軍出動370多架次飛機,對重慶實施無差別轟炸的滔天罪行。這是迄今為止,由西方人拍攝的記錄抗戰(zhàn)時期日軍對戰(zhàn)時首都重慶的轟炸時間最準確,史實最完整,內容最翔實,畫面最震撼、評論最客觀的電影原始資料,也是客觀記錄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的最新鐵證。這對于正確認識中國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中國戰(zhàn)場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的巨大貢獻,對于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有重要意義。
二戰(zhàn)結束后,這部影片消失于人們的視野。今年4月完成引進工作后,項目組組織力量成了譯制工作,供研究使用。該資料引起各大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報道和關注。
二、系列特別報道節(jié)目——《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抗戰(zhàn)影像志之重慶大轟炸”
由項目組提供學術支持的有關重慶大轟炸的系列特別報道節(jié)目《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抗戰(zhàn)影像志之重慶大轟炸”,中國文化遺產日特別節(jié)目《2015中國記憶·抗戰(zhàn)》,新聞調查《重慶大轟炸》等先后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和科教頻道播出。6月1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報道中還引用項目組關于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據(jù)西南大學‘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料整理與研究’項目組近期的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37年到1945年,我國共有900余個城鎮(zhèn),遭到了日軍1.2萬次的無差別轟炸,共造成20.5萬人傷亡。”美國紀錄片《KABOOM:A HISTORY OF BOMBING》、鳳凰衛(wèi)視紀錄片《不屈之城》以及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上海電視臺、重慶電視臺以及各大網絡媒體紛紛采訪和報道。
三、公布了“侵華日軍重慶大轟炸遇難者名單”(第二批)共計750人
2015年7月7日是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78周年紀念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料整理與研究”項目組通過重慶華龍網,公布了“侵華日軍重慶大轟炸遇難者名單”(第二批),此次公布的名單共計750余人。這也是遇難者名單首次連續(xù)在媒體上公布,該名單引起各大媒體轉載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