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5月18日,項目首席專家潘洵教授召集趙國壯、郭亮、郭川、吳光會、高佳、李佳等項目主研人員10余人,在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中心會議室召開2015年度項目推進會,除各子課題根據計劃推進各項工作外,研究了2015年度項目研究重點推進工作。
一、籌建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網站
為構建搜羅資料、匯集資源、對外宣傳平臺的目的,并借此提供訊息,擴大并加強無差別轟炸研究的影響,《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料的整理與研究》項目組決定建立“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實網站”,并確定與重慶華龍網合作,簽訂共同籌建“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實網站”的協議。
華龍網(WWW.CQNEWS.NET)成立于2000年12月20日,作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準組建的首批省級重點新聞網站,是重慶首個“十媒一體”的全媒體新聞門戶網站,在全國省級重點新聞網站中排名前三,手機報集群用戶超過1000萬,“十媒一體”日均影響受眾達到2000萬人次。
二、開展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實尋訪
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同時也為提高青年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項目組決定利用暑期,招募學生志愿者,開展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實尋訪。結合學校團委組織的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建了2015年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調查”社會實踐小分隊。利用暑期回到家鄉開展了尋訪當地日軍無差別轟炸的受害者、見證人,開展口述史調查;赴當地檔案館、圖書館、史志辦等搜集有關日軍無差別轟炸的檔案、報刊文獻資料;尋找無差別轟炸遺址遺跡等工作,調查地域將可能涵蓋抗日戰爭時期遭受日軍無差別的省份。
三、舉辦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干》觀影及研討活動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全面地了解和深入研究奧斯卡獲獎彩色抗戰紀錄片《苦干》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項目組決定組織西南大學部分教師和研究生計劃于2015年5月19日(周二)晚上19:00參加《苦干》首映觀影會;于5月20日,邀請部分師生在重慶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觀影座談會。
四、收集并陸續公布侵華日軍重慶大轟炸死難同胞名單
重慶大轟炸是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最典型的代表,項目組決定繼續發掘收集重慶大轟炸遇難者名單,確定今年收集重點為,利用暑期,項目組成員周昌文赴美國查閱國家檔案館及斯坦福大學胡佛檔案館收集相關資料,在臺灣訪學的鄧怡迷、趙淑婷前往臺灣國史館和黨史館收集相關材料,其他人員分別負責口述資料、回憶錄資料及檔案資料的梳理發掘,力爭發掘遇難者名單超過3000人。
五、加強資料的收集整理
針對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資料數量大、類型多、分布廣的特點,確定分類分期開展收集整理工作,2015年資料收集整理重點任務是:一是完成《全國空襲狀況之檢討》(1939-1945年)整理;二是完成《名人日記中的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整理;三是完成“《<紐約時報>有關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料》”整理;四是分區域收集整理并初步完成《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日志》。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