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王淑芹教授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誠信文化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不僅注重誠信文化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理論研究,而且積極投身到社會誠信建設實踐中,注重社會誠信建設理論對實踐的指導。
積極參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的網絡誠信建設的系列活動。網絡誠信是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互聯網辦公室圍繞網絡誠信建設開展了“首屆網絡誠信宣傳日活動”,并與公安部、工信部、民政部、全國婦聯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工作。王淑芹教授作為誠信研究方面的著名專家受邀參加系列活動,做大會主題發言并接受中央電視臺和新華網網絡電話的采訪。
2015年8月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采訪,認為加強婚戀網站的誠信建設,需要建立婚戀網站的誠信數據庫和違規失信的黑名單制度,通過信用信息的傳散性對失信網站進行全社會的長久懲治,從而全面推進依法治網,促進網絡市場主體樹立依法經營理念,營造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環境。
2015年10月,王淑芹教授接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社會工作局、新華網和中國網信網共同舉辦的“你誠我信·大家談”系列訪談,做了“網絡誠信建設:文化與制度共建互促”的專訪,就網絡失信根源、網絡誠信建設存在問題、如何加強網絡誠信的制度化建設、如何提升網民的道德水平等問題進行系統的闡述。王淑芹教授認為,網絡欺詐失信在總體上是人們網絡依賴與網絡控制速度不同步性所致。網絡的開放性、自由性、私密性,使網絡主體的行為具有隱匿性,網絡主體失信的責任追究具有艱難性。
目前我國網絡誠信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現行法律對欺詐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夠、網絡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懲罰缺乏具體、明確量化的罰則、現行法律對互聯網用戶合法利益的保護力度不夠、網絡法律宣傳教育不到位等諸多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王淑芹教授認為,我們應當完善誠信保護的外圍法,加大對欺詐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加快制定信用管理核心法律,發揮好社會力量對失信者的持久懲治作用;健全網絡空間行為主體的責任追究制度;開展富有成效的網絡誠信教育,切實提高網絡主體的道德水平,打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網絡誠信文化。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