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項目進展正常,各子課題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難點問題也凸現出來,具體情況如下:
1、荊門嚴倉楚簡
主要作釋文與注釋的校訂,同時進行竹簡的綴合與編連。綴合與編連,尤其是編連,一直是嚴倉簡整理的大難點。出土時竹簡已經被擾亂,殘斷嚴重,基本沒有考古學證據的支撐,因此對于編連,我們嘗試根據筆跡、內容分別進行分組,然后再將兩種分組結果作比照,兩種分組結果一致的,證明相關簡屬于同一類別的可能性非常大,然后再對這一類簡做排序工作。如我們的預料,這種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我們沒有料想到的問題,或者對困難度的料想不足,目前來看,困難主要是對筆跡是否不同(亦即筆跡是否出自不同的書手)、內容是否不同(如記載隨葬車馬用物的、記載隨葬禮器的、記載隨葬生活用品的)的界定,常常難以抉擇。
2、湖北出土散見楚簡合輯
①江陵藤店楚簡:已經完稿。
②老河口安崗楚簡: 利用墓葬相關考古發掘信息,參考已知楚墓遣冊簡的內容順序,對M1、M2遣冊的簡序作了編排。考慮到竹簡有缺失,有關殘簡綴合的工作嚴格以文字、茬口是否能拼合為原則。在此基礎上已完成釋文,對部分不清晰的簡文將作進一步辨識,同時繼續修訂注釋。
③江陵紅光磚瓦廠楚簡:已經完稿。
④丁家咀楚簡:繼續修訂、完善釋文與注釋。階段性成果《湖北武漢丁家咀M1、M2出土戰國竹簡》正式發表于《文物》2015年第6期。
3、字形、辭例數據庫編制
在對已經初步完成的、工作量最大的嚴倉簡數據庫的使用過程中,發現數據錄入及檢索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對嚴倉數據庫進行修訂(修訂要點附后),并于今年6月修訂完畢。在后續使用數據庫的過程中,會發現新的問題,我們將持續跟進并修訂,做到最大程度的完善。
我們的目標是,耐心、細致、踏實地繼續進行相關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爭取明年下半年結項。
附:數據庫修訂要點:
1、 在頁面上點擊字形,字形要能復制。
2、 圖片以字形為主,做到復制的字形可以直接采用到需要這個字形的文稿當中。
3、 僅半邊能夠打出來而不確定讀為什么字的字,要能夠用偏旁檢索。
4、 注意釋寫出來的字與簡文字形的對應。如“灷”字,拆分偏旁時,不能拆分為“火”、“廾”,因為簡文字形并不從“火”。
5、 完全不識且偏旁不能確定的字單立一項,曰“不識字”。
6、 標識符號也納入數據庫。
7、 凡是電腦打不出來的字,字頭出假借字或異體字,以避免這樣的字無法利用字頭檢索。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