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階段性成果、全國古籍整理規劃小組資助成果《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1—11卷),最近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所謂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指的是英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全部敦煌漢文佛教典籍以外的文獻。英國國家圖書館是敦煌文獻的主要收藏地點之一,此外的重要收藏點還有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俄羅斯聯邦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有敦煌漢文文獻13000多件,其內容主要是佛教典籍,此外,社會歷史文獻也占有相當比重。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而言,敦煌文獻中最有研究價值的是其中的社會歷史文獻,而這一部分文獻的主體部分保存在英國國家圖書館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60000多件古代文獻,無論從數量還是從文化內涵來看,都可謂上世紀我國最重要的文化發現。這批古文獻對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民族、歷史、藝術、語言、文學、音樂、舞蹈、社會、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均具有重要價值。100多年來,國內外學者在整理、研究、利用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其所蘊涵的豐富文化內涵相比,學術界對它的了解還很不夠,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資料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與利用。僅以唐史研究而言,不少學者在搜集研究資料時可以遍讀與唐代有關的文獻,卻很少有人將敦煌文獻列入自己的閱讀范圍。結果是其他方面的有關資料幾乎被網羅殆盡,卻唯獨遺漏了敦煌文獻中的相關資料。這是有些非常優秀的著作存在美中不足的原因之一。再以古籍整理而論,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標點本古籍中,大部分未能吸收敦煌文獻中的相關成果。在敦煌文獻發現百余年后,這批材料仍不能為各學科一般學者充分利用,對其整理與研究仍局限于少數專門從事敦煌文獻研究的學者,這種情況應該說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敦煌文獻的原件多藏于國外,其縮微膠片和影印件價格較高,印數不多,流傳不廣,一般讀者閱讀原件和影印件均不甚方便;二是由于敦煌文獻多為寫本,當時的俗字、異體字保存甚多,還有不少寫本使用河西方音,故一般研究者即使能看到,直接閱讀也會遇到很大困難。所以,對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進行全面整理與研究,將數百年前的或1000多年前的手寫文字全部釋錄成通行繁體字,是將這批文獻推向整個學術界,充分發揮其文獻作用、提高利用價值的關鍵步驟,也是推動敦煌學研究深入發展,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基礎工程。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流水號依次對每件敦煌漢文社會歷史文獻進行釋錄,將1000多年前的手寫文字釋錄成通行的繁體字,并對原件的錯誤加以校理,盡可能解決所涉及文書定性、定名、定年等問題,每件文書釋文后附有校記和100多年來學術界有關該文書的研究文獻索引。每件文書一般包括文書的標題、文書的釋文、說明、校記和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已完成《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1—11卷,約350萬字)編纂,還將陸續完成全書30多卷的編纂工作。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系筆者策劃的《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的第一編,以后還將陸續編纂出版《俄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法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和《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等,最終目標是將全部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成通行繁體字。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不僅為敦煌學研究者提供了經過整理的研究資料,也為社會科學的諸多學科和自然科學一些學科的研究者利用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掃除了文字上的障礙,每件文書后所附的說明和研究信息還可直接將讀者帶到該文書的學術前沿。這對于充分發揮其文獻作用,提高利用價值,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還可為以后全面開展《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釋錄工作摸索經驗,提供范例。在《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全部完成以后,《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還將為人們對敦煌文獻進行綜合研究和宏觀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所以,《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1—11卷)是全面整理敦煌社會歷史文獻的開端,項目主持人及其團隊決心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完成《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全書乃至全部敦煌社會歷史文獻的整理和編纂工作。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