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31日15:1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依據2012年12月2日“《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專家決議書》意見(見附件1)。該課題為六個子課題(后社科規劃辦調整為7個子課題)(附件2)。同步進行,然分兩個階段完成。第一段,重點完成前四個子課題:以《四部稿》為基礎的萬歷五年前刊行的文集整理;以《續稿》為基礎的萬歷五年后刊行的文集整理;以《別集》為基礎的兩稿之外的歷史文集整理;補編、評點、散佚類文集的整理。第二階段,完成后三個子課題:選編、存疑類著作的整理;王世貞全集整理過程的相關文獻研究;王世貞整理與研究的數據庫建設。

    一年多以來,課題研究有組織、按計劃地全面展開,突出重點,有序推進,成果顯著。在首席專家許建平教授的組織帶領下,組成了一支由10名教授、4位副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團隊。為了加強文獻學研究力量,課題組引進了從事古文字學、文獻學和四庫學、辨偽學的教授、副教授。為了保證《全集》的校點質量,聘請復旦大學古籍所博士生導師鄭利華教授以及復旦資深教授蔣凡、江巨榮、馬美信、上海社科院資深教授夏咸淳、武漢大學特聘教授司馬朝軍等為質量審核專家。同時成立了以安平秋、黃霖先生為主任、詹福瑞先生為副主任的專家委員會;以交大校長張杰院士和中宣部楊慶存教授為主任、高克勤社長為副主任的工作委員會;以許建平教授為主任、鄭利華教授為副主任的編委會。課題組每月定期召開一次研究工作會議(已開13次),上海古籍出版社審稿組同步參與,保證課題進展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

    按計劃,前三年以收集王世貞著作為主,同步進行真偽、版本的考察,確定《全集》整理的思想、原則和收入《全集》的書目,制定全書《凡例》(《校點規則與標準》),確定底本、校本、參校本,在此基礎上進行王世貞著作的試校點工作。

    一年多來,課題組同仁跑圖書館,冒酷署、頂嚴寒、摸版本,辨真偽、圈定入選書目,復制善本書。目前已摸圖書120余種,已收集復制明清兩代圖書78種,發現新版本17種,發現佚文15篇(首),撰寫論文30篇,發表8篇,撰寫著作多部。在試校中以中華書局《古籍校點釋例》為基礎,參校《史記》(新版)《舊唐書》《明史》校點體例,依據《四部稿》《續稿》《別集》自身實際,經一年多9次上下反復校點與討論,確定了較詳盡的《<王世貞全集>校點規范與標準》(1.9萬字)。校點著作(劃專名線)160卷。《王世貞著作真偽考》等基礎文獻研究的8部著作的撰寫進展順利。數據庫構架建成,六大子庫齊備,功能齊全,可展示文字500余萬言。各子課題具體進展如下:

    第一子課題,《弇州山人四部稿》的整理,負責人姚大勇。已復制韓國《四部稿》等圖書多種,發現新版本3種,撰寫論文2篇,校勘標點《四部稿》40卷。

    第二子課題,《弇州山人續稿》的整理,負責人魏宏遠。已復制日本、美國以及復旦、浙江省等圖書館圖書多種,發現新版本5種,撰寫論文18篇,發表6篇,校勘標點《續稿》45卷。

    第三子課題:《弇山堂別集》等史料的整理,負責人呂浩。已復制資料若干種,發現新資料3種,撰寫論文3篇。校勘標點《別集》40卷。

    第四子課題:《弇州山人稿補編》整理,負責人李桂奎。已復制資料多種,發現資料6種,撰寫論文2篇,校勘標點35卷。

    第五子課題:《王世貞全集》整理過程中的基礎文獻研究,負責人朱麗霞。包括許建平《王世貞著述敘錄》查閱書120種,撰寫8萬字;朱麗霞《王世貞著述編年》撰寫15萬字;黃飛立《王世貞著作真偽考》撰寫8萬字;徐美潔《王世貞著作版本研究》撰寫5萬字;丁玉娜《王世貞交游研究》、周穎《王世貞年譜長編》、賈飛《王世貞文論鉤沉與觀念辨析》、呂蒙《王世貞宗教活動與思想研究》、孫夢迪《王世貞散佚詩文輯錄與研究》等,已基本完成資料整理工作,其成果《王世貞研究資料匯編》80萬字,正在校對階段。

    第六子課題,王世貞著作數據庫,負責人張玉梅。已建立六個子庫的數據庫結構:善本庫、補編庫、存疑庫、異版庫、選編庫、研究庫。各庫分別存入一種或多種書,總卷數達500余卷。具有目錄、翻頁、搜索、查字、版本顯示等功能,個別word版書,設置了下載功能。已發現資料5種,撰寫論文2篇。

    第七子課題,王世貞存疑、編選著作整理,負責人楊彬。該課題自2014年1月社科規劃辦批準并下文后方正式啟動,已收集資料2種,校點10卷。(以上見附件3-5)

    項目進展預期。如果得到滾動資金支持,保證課題基礎工作(資料收集)的完成,那么,前四個子課題將在2017年12月底按期完成,后三個子課題將于2018年最晚2019年年底完成。其最終呈獻三大成果:《王世貞全集》(近1100萬字);《王世貞著作數據庫》(約2000萬字);《王世貞著作文獻研究叢書》(多部,約250萬字)。

    ◆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一)復制圖書78種。已從國家國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江蘇省圖書館、無錫市圖書館、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圖書館和臺灣傅斯年圖書館、韓國高麗大學圖書館、國立大學圖書館、首爾大學奎章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等,收集王世貞著作文獻78種(多數僅復制三分之一)。目錄如下:(詳情見附件6)

    1.《弇州山人四部稿》180卷,臺灣偉文書局復印本,實為《四庫全書》本,改動多,底黑。

    2.《弇州山人四部稿》180卷,56冊,中國木版本,韓國中央圖書館古3747-159。(底色黑)

    3.《弇州山人四部稿》72卷,12冊,中國木版本,韓國中央圖書館古3747-165。(底色黑)

    4.《弇州山人四部稿》37卷,6冊,中國木版本,韓國中央圖書館古3717-109。(底色黑)

    5. 《弇州山人四部稿》60卷(只許復制三分之一),無序本,國家圖書館,(清晰)。

    6.《弇山尺牘》2卷(實《弇州山人續稿》,卷198-200),中國木版本,韓國中央圖書館古3747-161。

    7.《弇州山人續稿》,207卷,23冊,中國木版本,韓國中央圖書館古3747-73。(底色黑)

    8.《弇州山人四部稿》前30卷,萬歷世經堂本,復旦大學圖書館,復印本(清晰)。

    9.《弇州山人續稿》前30卷,明崇禎本,復旦大學圖書館,復印本(清晰)。

    10.《史纂抄選》2卷,王世貞抄纂,趙維韓抄選,韓國庚午字體訓鍊都監字覆刻本(復制底黑)。

    11.《歷朝綱鑒會纂》11卷,中國民國年間刊本。韓國(復制底黑)。

    12.《有像列仙全傳》9卷,王世貞編,汪云鵬校,日本慶安三年(1650)刊本。(照片模糊)

    13.《皇明茅鹿門王弇州二大家文抄》3卷,韓國奎章閣藏本。(復制底黑)

    14.《王弇州文抄》2卷,奎章閣藏本。韓國(復制底黑)

    15.《世說新語補》20卷,韓國金屬活字(顯宗實錄字)印本。(復制底黑)

    16.《世說新語補》20卷,韓國抄本。照片,(復制底黑)

    17.《藝苑巵言》8卷,韓國活字印本,奎章閣藏本(2冊全8卷),照片,(復制底黑)

    18.《藝苑巵言》(1冊前4卷),“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臺灣。照片,黑。

    19.《藝苑巵言》8卷,韓國抄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圖書館藏),翻拍照片,黑。

    20.《藝苑巵言》6卷,陜西省圖書館,嘉靖37年本,翻拍照片,底黑。

    21.《新刻重校增補圓機活法詩學全書》24卷,26冊,日本寬文13年(1673)刻本。黑。

    22.《校正增補圓機韻學活法全書》14卷,6冊,王世貞編,近藤元粹校,日本明治29年(1896)黑。

    23.王世貞《全唐詩說》1卷,臺灣廣文書局1971年9月版。清晰。

    24.王世貞《詩評》1卷,臺灣廣文書局1971年9月版。清晰。

    25.《四先生文范?王元美先生卷》4卷,《合刻本漢籍文集》第15輯,日本古典文學研究會,昭和53年9月版。照片復制,黑。

    26.《弇州先生尺牘選》2卷,《合刻本漢籍文集》第15輯。模糊。

    27.《弇州山人四部稿選》6卷,《合刻本漢籍文集》第19輯。模糊。

    28.《盛明七子尺牘注解》7卷,《合刻本漢籍文集》第20輯。模糊。

    29.《弇山堂別集》初刊本,100卷,國家圖書館藏13392、08827,南京圖書館藏117333。均為照片。(復制底黑)

    30.《弇山堂別集》挖改本,80卷(殘20卷),國家圖書館藏XD3310。照片。(模糊)。

    31.《弇山堂別集》金陵刻本,100卷,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藏。照片。(模糊)。

    32.《弇山堂別集》廣雅本,100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照片。(復制底黑)。

    33.《弇山堂別集》初刊本,40-60卷,國家圖書館藏,復印(清晰)。

    34.《弇州史料》100卷,復印。黑。

    35.《弇州山人續稿附》11卷,上海圖書館,復印。照片,模糊。

    36.《古今法書苑》75卷,網上本。

    37.《弇州山人續稿》32卷抄本,上海圖書館。照片,模糊。

    38.《弇州續稿》207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國書館照片本),前三分之一底黑,看不清。后三分之二底黑,免強看清。

    39.《弇州續稿》207卷(日本藏明刻本),缺頁,成片缺字,只可做參校本。

    40.《弇州史料》(100卷)四庫禁毀本,有些字模糊,可做參校本。

    41.《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明刊本,全八卷。復旦大學圖書館,照片。模糊。

    42.《安南傳》2卷《紀錄彙編》,涵芬樓影明本,所選世貞著作六種。復旦圖書館。模糊。

    43.《錦衣志1卷,《紀錄彙編》,涵芬樓影明本,復旦圖書館,模糊。

    44.《鳳洲雜編》6卷,《紀錄彙編》,涵芬樓影明本,復旦圖書館,模糊。

    45.《明詩評》4卷,《紀錄彙編》,涵芬樓影明本,復旦圖書館,模糊。

    46.《名卿績紀》4卷,《紀錄彙編》,涵芬樓影明本,復旦圖書館,模糊。

    47.《張司馬定浙二亂志》1卷,《紀錄彙編》,涵芬樓影明本,復旦圖書館,模糊。

    48.《鳳洲筆記》32卷,明黃美中刊本,上圖,復印底黑。

    49.《觚不觚錄》1卷,《指海》本,全。上圖,模糊。

    50.《古今法書苑》76卷,明刊本。不可靠。

    51.《皇明盛事述》,明萬曆世經堂刻本,《盛事述》三卷,《異事述》一卷。照片模糊。

    52.《列朝盛事》,《指海》本,全。上圖,模糊。

    53.《明本王弇州讀書後》8卷,上圖。照片,黑。

    54.《王氏畫苑》10卷,明刊本,上圖。黑。

    55.《詞評 曲藻》:《楊升庵詞品》本、《欣賞續編》本、《雪堂韻史》本,全。上圖。黑。

    56.《王郭兩先生崇論》4卷,明天啓刊本,序言。北大圖書館,黑。

    57.《李于鱗先生皇明詩選》2卷,明崇禎顧氏讀書臺刊本,序言、部分王世貞評語。模糊。

    58.《皇明歷朝功德捷錄注釋題評》6卷,明刊本,王世貞所著“附錄”部分:《帝系》、《帝曆》、《帝統》。北大圖書館,模糊。

    59.《國朝七子詩集註解》7卷,明刊本(殘本)。國家圖書館,照片,黑。

    60.《皇明名臣琬琰錄》24卷,清抄本,國家圖書館,照片,黑。

    61.《倭志》1卷,明抄本,國家圖書館,清晰。

    62.《元主始末志》1卷,清抄本,國家圖書館。照片模糊。

    63.《皇明肅皇外史》46卷,國家圖書館,復制,清晰。

    64.《王氏書苑》10卷,國家圖書館,照片,不清楚。

    65.《笠澤遊記》1卷,國家圖書館,復印,清晰。

    66.《元本出相北西廂記》2卷,國家圖書館,復印,清晰。

    67.《鐫翰林考正國朝七子詩集注解》2卷,國家圖書館,照片模糊。

    68.《三功臣傳》1卷 復制,臺灣傅斯年圖書館,清晰。

    69.《韓非子評注》4卷復制1卷,臺灣傅斯年圖書館,清晰。

    70.《陽羨諸游稿》1卷,國家圖書館,復制,清晰。

    71.《游太和雜稿》1卷,國家圖書館,復制,清晰。

    72.《丙辰奉使三郡稿》1卷,國家圖書館,復制,清晰。

    73.《入楚稿》1卷,國家圖書館,復制,清晰。

    74.《戊辰三郡稿》1卷,國家圖書館,復制,清晰。

    75.《王元美先生文選》26卷,國家圖書館,照片,模糊。

    76.《鐫太倉王氏音釋駱丞集》10卷,照片,上海圖書館,模糊。呈楕圓型。

    77.《昆侖山人傳》鈔本,不分卷。無錫孫氏玉鑒堂寫本。上海圖書館,模糊。

    78.《名世文宗》16卷,翼圣堂刻本。上海圖書館,模糊。

    (二)課題組召開大型專題學術會議2次,小型學術會議13次。共計15次(附件7)。

    △大型學術會議

    1.“《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時間:2012年12月2日,地點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學術活動中心。詹福瑞、黃霖、榮躍明等校外學者與交大校領導等校內學者二十多名出席會議。并形成《專家決議書》。

    2.“長三角古文獻整理暨《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會議”。時間:2013年11月10日,地點:上海交通大學徐匯區教師活動中心。古代文學、文獻學、歷史學等領域的專家數十人出席會議。深入探討做好該項目的具體問題。會議成立了《王世貞全集》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與編纂委員會。

    △小型學術會議

    (指由首席專家主持,副主編、子課題負責人、質量審核專家、出版社編輯及博士后、博士、碩士參加的工作會議和具體問題研討會。時間皆為周末。形式為視頻會議(因子課題負責人在韓國、蘭州,或國外訪學,或在外地圖書館)。每次會議有記錄、照片。

    1.2013年3月23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20在人文學院312會議室。15人。

    寒假工作,版本收集,問題討論。

    2.2013年5月1日視頻會議。時間上午9:00-11:50。地點:人文學院412會議室,15人。工作進展,真偽與版本,商討底本與校本。

    3.2013年6月2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00,地點:人文學院412會議室,15人。工作進展,著作收集,真偽、校點標準。

    4.2013年7月7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1:50在人文學院412會議室。17人。

    工作進展,文獻收集,校點標準,署期工作。

    5.2013年8月24日全體會議。上午9:00-12:20,地點:312會議室,18人。

    署期文獻收集況,11月開會計劃,布置會前工作,校點標準討論。

    6.2013年10月7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05,地點:312會議室,16人。

    工作進展,子課題會上匯報安排,問題討論,布置工作。

    7. 2013年10月27日全體會議。上午:9:00-12:30,地點:412會議室,16人。

    工作進展,11月會議籌備會,問題討論,會議工作布置。

    8.2013年11月29日全體會議。上午9:00-12:00和下午14:15-17:15。消化11月10大會精神,細化校點規范,重點是畫專名線問題。16人。

    9.2013年12月29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00和下午14:00-17:30在人文學院412教室舉行。確定校點規范、審核校點文獻,25人。許建平、鄭利華主持。

    10. 2014年3月9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30,地點:312會議室,16人。匯報寒假工作,討論《全集》目錄,討論互校意見。

    11.2014年3月23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30,地點:312會議室,16人。

    討論上一個月點校中存在的問題。

    12.2014年4月19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30,地點:312會議室,16人。布置迎接中檢工作,討論互校中存在的問題。

    13. 2014年5月25日視頻會議。上午9:00-12:00和下午14:15-17:15。21人。

    許建平、鄭利華重點分析校點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中期檢查前須改進工作。

    (三)課題組通過學術會議和學術報告等方式,積極與校外專家廣泛交流。(見附件8)

    1.開題報告與《王世貞全集》整理工作會議與與會專家的會上會下交流。

    2.請國家圖書館書記詹福瑞教授來校做關于經典研究的學術報告。

    3.請復旦大學陳尚君教授來學院做關于文獻整理的學術報告。

    4.請張國星教授來學院做地方文獻與文學研究關系的學術報告。

    5.請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主任陳益源教授來做臺灣民間文獻與研究的學術報告。

    6.請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來做古籍整理的學術報告。

    (四)該項目的工作性質具有較廣泛的國際性,課題組成員有意識地逐漸擴大與境內外、國內外相關單位的合作與交流。

    1.2013年夏天與上海市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建立合作關系,簽訂圖書復制協議。

    2.自2013年春始,先后與浙江省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無錫圖書館、福建師大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等國內圖書館建立了復制圖書的合作關系。

    3.2013年春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臺灣“國家圖書館”建立了圖書復制的合作關系。2014年春,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館長發邀請函,請課題組前往查閱王世貞文獻。

    4.與臺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日本神奈川大學外國語學部建立起了合作關系。

    (五)課題組按計劃地積極推進項目研究,并將工作計劃、布署、成果與問題及時上報國家社科規劃辦公室,分別于2013年3月1日、2013年11月18日,呈送《工作簡報》兩期(見附件9)。

    △3月1日《簡報》目錄如下:

    工作簡報

    簡報正文

    附件一:準備開題網絡會議摘要

    附件二:開題報告會會議紀要

    附件三:開題報告會相關報道情況

    附件四:課題工作方案

    附件五:各子課題年度工作計劃及迎接中期檢查計劃

    附件六:子課題負責人變更文件

    附件七:關于經費使用辦法的文件

    附件八:與子課題負責人的協議

    △11月18日《簡報》目錄如下:

    工作總況

    1.工作方法、措施………………………………………………3

    2.材料收集…………………………………………………3

    3.資料新發現與研究成果………………………………………………3

    4.校點規則與標準制定……………………………………………4

    5試校點……………………………………………………………4

    6.成立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編委會…………………………………4

    7.召開“長三角古文獻整理暨《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會議”……4

    8.呈送重大事項更改申請……………………………………………5

    課題研究的瓶頸

    1.已搜集資料可用率低,直接影響工作進程…………………………6

    2.善本高昂復制費所造成的經費大額空缺………………………………6

    3.搞好卷軼兩倍于《王世貞全集》的數據庫建設需社科基金繼續支持……6

    4.專家的意見與建議……………………………… ……………………7

    (六)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多角度報道重大項目《王世貞全集》整理研究活動及其內容。主要集中于兩次大的學術會議。(見附件10)

    △2012年12月2-6日,對“《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的報道六次。

    1.“中國新聞網”2012年12月2日:8:51分(會議當天)以“《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啟動”為題,做了近2000字的報道。

    2.“中青網”、“江蘇網”、“河北網”等也隨即以同樣標題,跟進報道。

    3.《勞動報》12月3日,以“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啟動”為題,予以報道。

    4.《文匯報》12月6日,以“《金瓶梅》的作者就是王世貞?——《王世貞全集》將收入萬歷丁巳本《新刻金瓶梅詞話》”為題,報道文獻整理的一個意向。

    5.《文學報》12月6日是,以“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啟動——將填補明清文史研究領域諸多空白”為題,展開報道。

    6.上海教育電視臺播出了《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的開題內容以及對詹福瑞、許建平、王杰教授采訪的視屏。

    △2013年11月10日“長三角文獻整理暨《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會議”的相關報道五次。

    1.《中國新聞網》2013年11月10日,以“長三角古文獻整理暨《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會議在上海舉行”為題,做了長達2000字的報道。

    2.《上海新聞網》當天,也以同樣的題目和篇幅加以報道。

    3.“東方網”上海頻道“滾動新聞”11月15日,以“‘長三角文化’整體研究破題 交通大學正整理古文獻”為題報道了此次會議的內容。

    4.《文匯報》11月11日,以“上海交通大學正整理古文獻,長三角文化整體研究破題”為題,加以報道。

    5.《社會科學報》在第一版和第5版,用近兩版篇幅,重力推出:“古籍整理:文化強國的重大工程”的大標題。刊載了詹福瑞先生的訪談錄、楊慶存先生、左東嶺先生、許建平先生關于從《王世貞全集》整理說起,探討如何做好古籍整理的文章。

    (七)課題組重視研究成果的推廣與宣傳,首席專家許建平教授先后撰寫兩篇文章,其一《古文獻的再現與再生——從<王世貞全集>整理說起》刊載于《社會科學報》2014年4月3日理論版(3500字左右)。其二,《古籍整理研究與文化傳承體系建設》(3500字左右)已與6月12日呈交國家社科規劃辦,期望在《光明日報》理論版“社科基金”欄目發表。

    ◆該項目研究面臨三大難題:經費空缺大,文獻收集難;辨偽難;校點難。后兩個難題經過努力可以解決,惟經費空缺大,直接阻礙文獻收集進行,課題組無法解決。經費空缺大成為阻礙圖書復制、收集的瓶頸。

    (一)著作收集難度大任務重,尚有百分之八十的書需要花重金復制。需查閱的王世貞著作301種,現翻閱120種,尚有181種書未翻閱。且多數在境外(臺灣、日本、美國、韓國)。收入《全集》的種類約80種,加上校本、參校本,需復制的著作當不下200種,目前已收集78種,僅三分之一強。且這78種書的可用率不及三分之一。因受經費限制,78種書的三分之二出自課題組成員之手(非圖書館復制),多為照片。這些照片的復制品或因底色太重一片黑,辨不清字體;或因拍攝原因而模糊;或成行、成片的濃淺不一,字跡難辨;或缺頁少面。從而造成可用率不及三分之一。直接阻礙了整理工作的進行。至今前四個子課題尚無一種完整可用的底本。《四部稿》僅有前60卷(國圖復制)可用。剩下的120卷尚需重金復制。第二子課題《續稿》207卷,使用的底本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拍照本,前十卷模糊不可用,其他底面漆黑,花費一頁一元做技術處理,仍不理想。《別集》100卷僅有國圖復制的30卷可用。更不要說王世貞的其他著作了。仍有百分之八十的書尚需花錢由圖書館復制。

    (二)善本高昂的復制費造成經費大額空缺,其結果是著作收集不全。王世貞生活于明代嘉、隆、萬時期,其著作絕大部分是善本。圖書館善本復制費十分昂貴,上海圖書館的善本每面50-100元,南京圖書館的明本每面50-70元,浙江圖書館每面40-100元不等。國家圖書館看不到善本書,只能復制膠片一本書的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二仍需到地方圖書館復制。我們以平均每面45元計,《全集》正集819卷,副集198卷,共1017卷,僅是底本。一種書平均以1種校本計(即底本外,至少再加一倍的卷數),則需復制圖書2034卷,扣除已復制書中可用的圖書700卷,《王世貞全集》尚需至少再復制圖書1354卷。每卷以平均25面(兩頁為一面)計算,45元×25×1354卷=152.325萬元。再扣除該項目80萬預算中用于復制費(資料費、數據采集費)的27.5萬元的余額6萬元。單復制費一項尚缺146.325萬元。不包括比例大于復制費近3倍的非復制費(會議費、國內外差旅費、設備費、咨詢費、國際合作交流費、校點勞務費等)。沒有這146.325萬元的復制費,約百分之七十的書不能復制。

    (三)搞好卷秩兩倍于《全集》的“王世貞著作數據庫”建設,需基金滾動支持。“王世貞著作數據庫”(以下簡稱“數據庫”)主要收集王世貞“異版書”、“存疑書”、“評點書”、“選編書”這些都是研究王世貞不可缺少的資料,如果不搞數據庫,這些資料因《全集》未收而易被丟失或遺忘,反而構成《全集》整理的負面影響。因此,“數據庫”與《全集》猶如左右手,同樣重要。而數據庫的卷軼比《全集》多出圖書29種,426卷(未計算異版書的卷數),加上異版書(以各書有一種異版書計),其復制書的卷數則為852卷。這852卷因有普本,故每頁以30元計,30元×25面×852卷=63.9萬元。故數據庫僅圖書復制費一項就需63.9萬元。復制的善本書(圖片),因版權問題不能上網,需打印成word版后方可進入數據庫。將約2000萬字未標點的明代復古文字打印出來的勞務費,再加上網頁制作費、網絡運行費、設備費等幾項經費之不下43萬元,數據庫經費空缺當不低于107萬元。

    二、研究成果情況

    本項目“《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屬古籍整理性質。其最終成果有三:

    1.《王世貞全集》,填補中國古籍整理與出版的一項空白,方便于后代讀者。

    2.《王世貞文獻研究叢書》多部,填補王世貞文獻研究的諸多空缺。

    3.《王世貞著作數據庫》,第一個王世貞數據庫,將存世的署名王世貞的書集于一庫。

    但目前正處于進行時狀態,階段性成果如下:

    (一)發現新版本書17種

    1.《弇州山人四部稿》180卷,萬歷四年世經堂刊刻,無序本。國家圖書館藏(孤本)。

    2.《四部稿》180卷,世經堂刻本,音義批注本,國家圖書館藏(孤本)。

    3.《弇州集》190卷,無序本,上海圖書館藏。

    4.《四部稿》萬歷十四年補刻的附王世懋書和世貞記的174卷本。韓國藏本。

    5.《四部稿》6卷,清鈔本。上海圖書館藏。

    6.《弇山堂別集》100卷,增序重印本,南京圖書館藏。

    7.《弇山堂別集》100卷,挖改本,國家圖書館藏。

    8.《皇明盛事述》五卷,明抄本,國家圖書館藏,(孤本)。

    9.《藝苑巵言》6卷,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陜西省圖書館藏(國內孤本)。

    10.清抄《詩學叢書》本《藝苑巵言說詩》,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有重要版本價值)。

    11.清末陳寶琛家藏抄本《王鳳洲筆記》24卷,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本,(孤本)。

    12.《弇州集》一卷一冊,明鈔本,不見于《中國古籍總目》,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本,有版本價值(孤本)。

    13.《元主始末志》不分卷,一冊,清抄本,國家圖書館藏。

    14.《垂世臚言》6卷,北大圖書館藏,NC/5235.7/1142.14,明刊本。

    15.《弇州續稿》32卷,手抄本,上海圖書館藏。

    16.《肅皇外史》46卷。王世貞批點本,國家圖書館藏。

    17.《弇州續稿附》11卷,上海圖書館藏。

    (二)發現王世貞散佚詩文15篇

    1. 王世貞《三塘碑記》,載《中國地方志集成》專輯《鄉鎮志》第8冊第570-571頁,《沙頭里志》卷五《水利》,據清抄本影印。上海圖書館藏。

    2.《王元美題唐六如花陣六奇調玉燭新》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四十六“名畫題跋”十六。

    3.《褚河南書枯樹賦真跡》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一“法書題跋”。

    4.《宋搨圣教序》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二十“法書題跋”。

    5.《河梁話別圖》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三十九“名畫題跋”十五。

    6.《國朝名公詩翰后卷》,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十八“法書題跋”。

    7.《朱考亭書寒畫卷》,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七“法書題跋”。

    8.《褚臨右軍曲水序》,見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二“法書題跋”。

    9.《古今振雅云箋》四則,《四庫禁毀叢刊》集部第18冊,后二首在卷三79頁,前兩首在卷八218、222頁。

    10.《秋夜》同李申登白云樓;存于李攀龍《古今詩刪》卷三十一。

    11.《與劉肩吾》,存張一中《尺牘爭奇 》卷七。

    12.《與李惟寅》存張一中《尺牘爭奇 》卷三。

    13.《水仙子》觀競渡句用鳥獸字。存陳仁錫《國翰詩余》卷二小令。

    14.《徐龍川見訪別去有懷》,存徐學詩《石龍庵詩草》卷五。

    15.《本草綱目序》存李時珍《本草綱目》上海圖書館藏,善本480471-90。

    (三)王世貞著作初校點四本,合記157卷。

    1.《弇州山人四部稿》1-40卷。

    2.《弇州山人續稿》1-45卷。

    3.《弇山堂別集》1-40卷。

    4.《弇州山人稿補編》(《鳳洲筆記》)1-32卷。

    因篇幅太大,只選前兩種,共40卷,敬請專家審查。(見附件11、12)

    (四)正在撰寫的幾部著作簡介

    1.《王世貞著述真偽考》黃飛立。讬名王世貞的偽書較多,與王氏自己的書魚目混珠,給《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帶來較大困難。這是第一部對王世貞著作真偽加以考辨的著作。它是確定入選《王世貞全集》的主要依據。可為王世貞研究者解除真偽之煩惱,為他們研究提供方便。現已撰寫書稿10余萬字,發表論文2篇。

    2.《王世貞著作版本研究》徐美潔。因王世貞的著作流傳范圍廣、時間長,重刻多,版本多,往往一種書有多種版本,如《藝苑卮言》就有四卷、六卷、八卷、十二卷,十六卷多種本子,且與《鳳洲筆記》、《宛委余編》、《四部稿》等書內容有交叉,故而版本研究成為了《王世貞全集》整理研究的基礎。此前無人做過系統研究,徐美潔此書具有開拓性。現已撰寫書稿5萬多字,發表論文1篇。

    3.《王世貞交游研究》丁玉娜。作為文壇領袖,王世貞的交往頗為廣泛。而此項研究涉及的范圍廣,不僅包括王世貞的著作,也包括與他交往密切的朋友著作。此前尚無人對此做過系統研究。丁玉娜此書有著填補空缺的意義。目前已收集資料20多萬字,撰寫15萬言。撰寫論文2篇。

    4、《王世貞著述編年考》朱麗霞。第一部對王世貞詩文作品寫作年代進行考訂的著作。這不僅將為王世貞文學、史學和思想研究帶來極大便利,也對明代后期以吳中地區為中心的文化活動的研究帶來新的拓展和發現。現已撰寫15萬言,完成論文4篇。

    (五)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古文獻的再現與再生——從《王世貞全集》整理說起

    許建平

    文章

    社會科學報2014-4-3,理論版。

    3600

     

    2

    錢謙益“弇州晚年定論”發覆

    魏宏遠

    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5期

    15228

    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2014年第5期轉載

    3

    論晚年王世貞對曇陽子思想的接受

    魏宏遠

    論文

    《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二輯(2013年12月)

    14822

     

    4

    《明史》人物傳記書寫過程淺探——以王世貞《王守仁傳》為例

    魏宏遠

    論文

    《近代傳記研究》2013年第1輯(商務印書館)

    11696

     

    5

    明代七子派“復古而陷偽”說脞談

    魏宏遠

    論文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1期

    8956

     

    6

    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成書、版本考

    魏宏遠

    論文

    《上海大學學報》2014.2

    15092

    2014年5月15日《社會科學報》第三版《學術看臺》論點摘要

    7

    從“真詩”到“真我”:七子派對復古運動的修正與完善

    魏宏遠

    論文

    《學術交流》2014年3期

     

    7954

     

    8

    以古籍整理提升國家軟實力——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詹福瑞教授訪談

    黃飛立

    文章

    社會科學報2014年4月3日

    4500

     

    (六)已完稿擬發表的論文(部分見附件14)

    1.《弇州山人四部稿》版本的新發現與考辨,9000字,擬投《復旦學報》。

    2.古籍整理研究與文化傳承體系建設,3500字,擬投《光明日報》理論版。

    3.《王世貞評點真偽問題初探》,11604字,欲投《中國典籍與文化》。

    4.《<藝苑卮言>與王世貞的詩文評點》,8032字,欲投《中國文學研究》。

    5.《韓國選本〈王弇州文抄〉介紹》,約6千字,欲投《古典文學知識》。

    6《張汝瑚〈王弇州集〉評點述評》,約1萬字,欲投《上海交大學報》。

    7.從重“曹、韓遺跡”到“萬匹皆吾師” :王世貞“自然”思想探賾,12000字,《南京師范大學學報》(待刊)。

    8.論王世貞晚年主“劑”的文學思想,15000字,《中國韻文學刊》(待刊)。

    9.事實與理解:傳記互文性探論——以王世貞傳為例,12000字,《近代傳記研究》待刊。

    10.曇陽子傳記形象的歷史演變:從王世貞《曇陽大師傳》說起,12474字,《社會科學》。

    11.王世貞《藝苑卮言》成書及書寫意圖發微,10790字,《蘭州大學學報》(待刊)。

    12.七子派復古“同而不和”論考,7619字,《西北師范大學學報》(待刊)。

    13.呂祖謙是否著有《呂氏讀書記》——從《四庫全書總目》王世貞《讀書后》提要說起,5200字,《圖書與情報》(待刊)。

    14.《四庫全書總目》王世貞著述提要辨正,6833字,《圖書館工作與研究》(待刊)。

    15.歷史記憶中的王世貞,5400字,《文史知識》(待刊)。

    16.王世貞傳“三代”書寫關系鉤沉,14173字, 《浙江社會科學》(待刊)。

    17.《弇山堂別集》成書與版本研究,22000字,擬投《安徽史學》。

    18.明抄本《皇明盛事述》考辯,9000字,擬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19.《別集》重刻本獻疑,7000字,擬投《社會科學家》。

    20.《弇州山人續稿考辨》,《文學遺產》待刊。

    21.《明鈔本弇州山人續稿的輯佚與校勘》,《中國典籍與文化》,待刊。

    22.《新發現〈弇州集〉明鈔本一種》,投《文獻》待刊。

    23.《漢魏叢書》本《顏氏家訓》版本源流考,欲投《河北學刊》。

    24、《王世貞家庭成員情況考辨三則》,字數7512,欲投《上海大學學報》。

    25、《萬歷元年王世貞歸沐東還事考述》,字數6958,欲投《中國文學研究》。

    26、《模擬與創新:王世貞樂府詩》,7321字,欲投《河北大學學報》

    27、《王世貞“自足”“自得”思想探賾》,9756字,欲投《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28、《文學治療功能探究——以王世貞的創作為例》,7276字,投《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9、《王世貞刪定〈世說新語〉的思想原則及其深層體現》,10230字,欲投《上海大學學報》

    30、《論王世貞與李攀龍交游關系的轉變及其成因》,9255字,欲投《河北學刊》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chinese精品男同志浪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