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一、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自2012年6月以來,按照預擬研究計劃繼續推進。從總體看,計劃執行有了一定的進展,各子課題都在進行中,已完成約2000萬的初稿,近期目標修改完成“二南”部分約700萬字的成稿。
二、 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1、 文獻資料的擴展收集
根據課題進展需要,課題組不斷派專人赴日本、韓國、臺灣等各公私圖書館擴大文獻收集工作。自2012年6月以來,先后投入近40萬元,文獻資料以準漢籍為主,包括部分國內失藏的漢籍。
2、 學術交流
2012年7月16---18日,舉辦了東亞經學高端論壇,有來自日本、韓國、臺灣、香港及大陸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0多名學者參加。會上就重大項目的問題作了專場討論。2013年10月16—19日,借“第十屆多民族文化論壇暨中國遼金文學學會第七屆年會”的機會,又就《詩經》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播與研究問題向有關專家作了咨詢。
首席專家劉毓慶教授及主要負責人郭萬金教授赴臺灣世新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及西藏、新疆、貴州銅仁等地參加學術會議,就項目研究情況向有關專家咨詢。
課題組也曾先后邀請著名學者陳洪森(臺)、楊儒賓(臺)、吳萬鐘(韓)、樸永煥(韓)、胡明、詹福瑞、陳平原等教授等作學術交流。
2013年,首席專家劉毓慶教授,先后多次分別赴大同大學、中北大學、太原師范學院、山西社科院、晉中學院、長治學院等地,檢查子課題進展情況,并就出現的問題與參與教師商討,給予現場指導。
3、 國際合作
2012年7月山西大學國學院成功承辦“慶祝姚奠中先生百歲華誕暨東亞經學高端論壇。”積極與韓國、日本學者溝通,開展實質性合作。
課題主要負責人郭萬金教授及部分參與科研人員先后赴日本各高校短期訪學,與日本學者積極交流,并注重相關文獻的進一步搜羅。
三、 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2013年10月18日,課題組在山西大學國學研究院重大項目工作室舉行第三次中期檢查匯報會。會議參加人員包括:項目負責人山西大學國學院劉毓慶教授、山西大學文學院郭萬金教授、太原師范學院李蹊教授、王卯根教授、賈培俊教授,以及省內各高校和科研單位的61位科研人員。會議總結了一年以來的工作進展情況,對課題組成員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討論,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意見。同時對課題的進度進行了安排,要求組織月匯報制度,對長期延誤的子課題將收回。
課題組定期組織匯報、交流,及時處理各種問題,并按規定呈送工作簡報。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 代表性成果簡介
本項目因屬匯注性質,階段性成果難以發表。自2012年6月以來,發表相關論文5篇。其次利用碩士論文,完成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如《〈詩經?召南?草蟲〉研究》、《〈詩經?小雅?四牡〉研究》、《〈詩經?商頌?那〉研究》等,此類論文有20余篇。
其中劉毓慶教授撰寫的《聞一多〈詩經〉研究檢討》發表于《文學評論》2012年第6期。20世紀初由新型知識群體發起的文化思想革命運動,其主要使命是顛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經學思想體系,構建新文化的大廈。在這場運動中,聞一多以對《詩經》的破壞性解讀方式,與同時代的新型知識分子一道,成功地完成了時代賦予的使命,使《詩經》研究的觀念與方法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然而由于他過度強烈的破舊立新意識,致使求實精神流失,直接影響到了當下《詩經》學的健康發展。對聞一多《詩經》研究的檢討,有利于糾正當下研究的偏失,推進學術發展。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聞一多《詩經》研究檢討 |
劉毓慶 |
論文 |
文學評論 2012年第6期 |
18000 |
|
2
|
《〈詩經·汝墳〉匯通》 |
劉毓慶張小敏 |
論文 |
《正學》(第一輯) 2013年6月 |
13000 |
|
3 |
文化變革中的《詩》學理念——兼論孔穎達《詩》學的范式意義 |
鄭偉 |
論文 |
山西大學學報 2013年第6期 |
7500 |
|
4 |
日本江戶町人文化與《詩經》研究 |
張小敏 |
論文 |
湖南大學學報 2013年第1期 |
7800 |
|
5 |
讀《日本詩經學史》 |
張小敏 |
論文 |
國際中國文學研究 2013年10月 |
3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