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
根據研究計劃,本課題于2013年5月邀請行業專家和省社科規劃辦領導組織了開題報告,集中聽取專家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的研究思路與研究目標。在此基礎上,課題組對文獻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收集整理,設計論證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體系的理論框架。同時,課題組分小組、分行業、分地區對北京、上海、浙江、江蘇、遼寧等地的城市水務、垃圾處理、管道燃氣等行業的主管部門和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現狀、問題和深層次原因,以及改革政策的實踐效果等。
在前期實地調研和理論準備的基礎上,課題組系統提出建立健全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體系、監管機構體系、監督體系以及績效評價體系的思路,就有關問題與相關專家進行咨詢論證和修改,并出版書稿2部、發表論文12篇、提交會議論文4篇,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批示1份,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采納2份。總體來看,本課題根據研究計劃執行情況良好,取得了一定的課題成果。
(二)各子課題的進展情況
1.子課題一: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面臨的挑戰與創新研究
本子課題根據研究計劃對全國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管道燃氣等行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并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浙江、江蘇、北京等省市城市公用事業監管部門和企業進行深入的調研訪談,收集整理有關的政策文件,并通過問卷調查和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監管體系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并完成報告初稿。
在前期實地調研和理論準備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國外主要城市公用事業的監管模式,城市公用事業監管體系創新的各種深層次體制障礙,并多次組織小型研討會,聽取不同領域專家的意見,出版1部書稿、發表4篇論文、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批示1份,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采納2份。
2.子課題二: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與激勵性監管政策研究
本子課題系統梳理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法規政策,分析了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的現狀和歷史沿革,研究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體系的國際發展趨勢,提煉了城市公用事業監管的目標、原則、機構、機制等基本問題,重點研究了城市水務、垃圾處理、管道燃氣等城市公用行業特許經營實踐及其激勵性監管政策,并對特許經營的典型案例作了深入剖析。
在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系統梳理及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本子課題明確了建立較為完善的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體系的思路,開發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數據庫(http://data.irr.edu.cn),并已正式發布上線,出版專著1部。
3.子課題三: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機構與指標體系研究
本子課題系統總結和評價了發達國家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機構設置的典型模式,先后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沈陽等城市進行調研,重點了解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機構設置、職權配備、監管政策手段、機構體制改革走向等,明確了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機構設立的基本框架。從價格監管、進入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競爭秩序監管等方面出發,分析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城市水務、垃圾處理、管道燃氣等城市公用行業監管的指標體系,并從法律法規強度、監管投入強度、監管實施強度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強度的指標體系。
目前,本子課題已設計城市公用事業監管強度調查問卷,撰寫3份研究報告初稿,分別是:《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機構設立的基本框架》、《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主要內容》、《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指標體系》,發表論文6篇,其中3篇論文被SCI檢索。
4.子課題四: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監督體系研究
本子課題系統梳理國外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監督體系的文獻資料,研究了美國、英國、新西蘭和日本等國家關于監督政府監管的立法、司法、行政和社會體制,積累了3萬余字案例材料。分立法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和司法監督四個小組開展實地調查,分別以杭州、嘉興和臨安作為大、中、小三類城市的樣板,了解我國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監督的情況,已初步形成我國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監督現狀、存在的問題概貌性一手資料。
目前,本子課題已發表論文2篇,提交會議論文2篇,完成書稿《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監督機制創新》的部分寫作。
5.子課題五: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本子課題對國內外城市公用事業績效評價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進行了系統的文獻綜述,梳理了城市公用事業績效評價的理論分析框架,對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城市公用事業監管指標評價體系做了比較研究,并對國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適用性進行了考察,設計了一套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監管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以城市水務行業為例,評價了不同城市的民營化程度,并對水務民營化不同制度安排下的監管績效做了比較。
目前,本子課題已發表論文3篇,提交國際會議論文1篇,完成研究報告《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的績效評價體系研究》的部分寫作。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一)調查研究
1.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支持下,課題組對31個省級建設廳(局)、391個城市的公用事業主管部門和1917家城市公用企業(其中,城市水務企業976家,城市燃氣企業609家,城市垃圾處理企業332家)進行了問卷調查,并赴部分典型城市作了實地調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2.課題組選取了城市水務、管道燃氣和垃圾處理這3個城市公用行業的8個典型特許經營實踐案例,詳細分析了各實踐案例的項目背景、實施過程、政府監管和實施效果,并對每個案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評價,為在中國城市公用事業實行特許經營及其有效監管提供經驗借鑒。
3.課題組購買了《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收錄了1999-2009年規模以上水的生產和供應企業、燃氣生產和供應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企業1萬多家,并對這些市政公用企業的基本信息、資產狀況、成本利潤等數據進行了整理,將作為測算城市公用行業績效的基礎數據。
4.課題組自主開發了《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數據庫》,數據庫已收錄水務、電力、電信、垃圾處理、燃氣、交通等城市公用事業領域的法規政策近2萬條,并已正式發布上線,網址:http://data.irr.edu.cn。數據庫對法規政策進行了層級導航、頒布機構導航和專題導航,為完善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法規政策體系建立了基礎數據庫。
(二)學術交流
1.學術會議
(1) 2013年4月,在杭州組織召開全國性學術會議:第二屆“政府管制論壇”,會議,70多位從事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領域研究的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論壇分為“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實踐經驗”、“城市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理論與政策”、“網絡產業政府監管改革政策”、“城市公用事業監管績效評價”四個單元。
(2)2013年11月2日,承辦中國工業經濟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討會,國內相關高校的20多位校長,以及來自8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3) 2013年12月,組織召開浙江省公共管理學會“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研討會,與會人員150余人,政府監管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路徑是主要研究專題之一。
(4)2014年5月,在杭州組織召開全國性學術會議:第三屆“政府管制論壇”,會議,有來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新聞媒體等單位100余人參加論壇,近30位政府官員、學者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管制體制改革的熱點問題和管制方式創新進行了深入探討。
2.國際合作
(1)2013年2月5-7日,課題組成員曹富國教授赴瑞士日內瓦,參加《私人融資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法》法律改革專家組會議。
(2)2013年10月18日,澳大利亞國家水敏性城市合作研究中心總裁Tony Wong教授來杭進行學術交流,并與課題組開展專題研討。
(3)2013年11月20-22日,課題組成員曹富國教授赴美國華盛頓參加世界銀行PPP研討會及聯合國PPP法改革專家組會議,就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2003年制訂的《私人融資基礎設施立法指南及其示范立法條文》的修訂范圍及主要政策議題展開討論,在其前期立法工作的基礎上,就PPP法律的示范法框架及主要政策問題向聯合國貿法會提供建議。
(4)2014年 5月,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水政策研究所所長吳遜副教授應邀來我校作了題為“Market Imperfections, Government Imperfections, and Policy Mixes in Singapore”,對世界各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經驗、新加坡城市公用事業監管經驗做了具體細致的介紹。
(5)2014年6月9-10日,課題組成員曹富國教授赴韓國,參加仁川自由經濟區舉辦的亞太公私伙伴關系國際研討會
(6)2014年6月13-17日,課題組成員周志忍教授赴摩洛哥伊夫蘭,參加2014年度國際行政科學學會年會,并提交會議論文“Ensuring Publicness of Public Utilities in China:Mechanisms of Accountability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Under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7)課題組成員王嶺博士2014年1-6月,赴臺灣東吳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訪學。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1)王俊豪:《關于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加強政府監管的政策建議》,2013年10月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批示;
(2)王俊豪:解讀《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新華網2013年9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9/16/c_117391433.htm。
(3)王俊豪:《<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專家解讀之四:吸引社會資金 鼓勵特許經營》,國務院法制辦2013年10月31日,
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fgkd/xfgwd/201310/20131000392976.shtml。
(4)王俊豪:《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的政策體系研究》,2013年10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采納;
(5)李云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國內外立法比較研究》,2013年10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采納。
(6)2014年4月,課題組成員收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對于參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立法工作的感謝信。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難點
1.跨學科研究。該課題橫跨經濟學、法學、統計學、行政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對研究人員跨學科研究和溝通交流的要求較高。
2.數據收集和數據質量的監控。課題實證研究所需的大量數據來源是政府和企業的非公開信息,導致課題材料收集困難、核心數據不可得。
3.構建監管績效和監管強度測評的理論模型。現有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為主,輔以案例研究,對于指標的建立、方法的選擇、定量的判斷、主要參數的選取等需要大量開拓性研究工作。
(二)改進措施和意見建議
1.加強課題研究人員的跨專業討論學習。鼓勵課題組成員多參加不同專業背景下主題相關的研討會,同時,邀請理論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實務界人士參與課題講學與研討。
2.加強與城市公用行業監管部門和企業的溝通聯系。通過郵寄、座談、訪談等多種方式,將設計的調查問卷和指標體系反復征求行業監管部門和企業的意見,最終形成科學可信、數據可得的問卷與指標體系。
3.進一步明確研究對象。明確城市水務、垃圾處理和管道燃氣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典型行業,并重點對北京、浙江等地進行調查取樣研究和政策試點。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1.代表性成果簡介
(1)專著:《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績效評價與管制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
本書以新興的管制經濟學為基本理論,以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實踐為基礎,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其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如下。
本書首先從總體上探討了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的背景與動因,分析了民營化的歷程與現狀,構建了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績效的評價體系。其次,探討了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的負面效應及其原因,分析了民營化對政府管制的需求,并從管制體系、管制機構和管制政策為基本內容討論了政府管制供給問題。再者,對城市水務、管道燃氣和垃圾處理這三個主要的城市公用行業作了專題研究,分析了這三個行業的技術經濟特征、民營化改革的現狀,評價了特定行業的民營化績效,并針對行業特點探討了政府管制政策的重點內容。最后,在總結和分析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成效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深化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專著:《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與政府監管研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版。
本書對城市水務、管道燃氣、垃圾處理這三個主要城市公用行業特許經營的現狀、成效和問題作了客觀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城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對政府監管的客觀需求,構建了一個城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監管的理論體制框架,并討論了主要監管內容。
(3)成果要報:《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加強政府監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批示,被《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投融資指導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年版)收錄。
本報告在大量調研工作的基礎上,評價了民間資本投資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作用,分析了在一些城市、一些行業存在的值得關注的局部問題,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議。
(4)論文:《資源節約意識對資源節約行為的影響:中國文化背景下一個交互效應和調節效應模型》,載于《管理世界》2013年第8期。
本文通過重慶、武漢、杭州三市的大樣本現場調查,運用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考察資源節約意識對資源節約行為的主效應,運用層次回歸分析意識各維度間的交互效應以及情境變量對意識—行為關系的調節效應,運用分組回歸檢驗中國文化背景對模型中主要路徑關系的調節作用。
(5)論文:《城鎮化進程中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公用事業的負面效應與監管政策》,載于《經濟學家》2014年第2期。
本文分析了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公用事業后產生的國有資產流失和腐敗、溢價收購和固定回報、政府承諾缺失和責任缺失及政府高價回購等負面效應及其原因。從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明確監管機構的組織形式與監管職能、設計并優化準入程序與科學評估進入企業的資質、強化政府責任以及建立多元的監督體系等方面,提出了降低民間資本進入的負面效應,促進城市公用事業的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績效評價與管制政策研究 |
王俊豪等 |
專著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
41萬字 |
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
2 |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與政府監管研究 |
仇保興、 王俊豪 |
專著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
25萬字 |
|
3 |
Uncertain group decision-making with induced aggregation operators and Euclidean distance |
W.H. Su, S. Z. Zeng, X.J. Ye |
論文 |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013, |
1萬字 |
SCI收錄 |
4 |
A method for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induced aggregation operators and Euclidean distance |
W.H. Su, W.Z. Peng, S. Z. Zeng, B. Peng, T.J. Pan |
論文 |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 |
1萬字 |
SCI收錄 |
5 |
THE MULTI-CRITERIA HESITANT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MULTIMOORA METHOD |
S. Z. Zeng, Alvydas BALE?ENTIS, W.H. Su |
論文 |
Economic Computer and Economic Cybernetics Studies and Research,2013 |
1萬字 |
SCI收錄 |
6 |
資源節約意識對資源節約行為的影響:中國文化背景下一個交互效應和調節效應模型 |
王建明 |
論文 |
《管理世界》, 2013(8) |
1.5萬字 |
|
7 |
城市污水處理行業的競爭機制與標桿價格原理 |
王俊豪 |
論文 |
《財貿經濟》, 2013(3) |
1萬字 |
|
8 |
風險社會境遇下西方國家的社會性管制與社會管理:政治學意義 |
郭劍鳴 |
論文 |
《社會科學戰線》, 2013(11) |
1.7萬字 |
|
9 |
城鎮化進程中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公用事業的負面效應與監管政策 |
王嶺 |
論文 |
《經濟學家》, 2014(2) |
1萬字 |
|
10 |
私人部門進入降低城市供水行業成本了嗎? |
王嶺 |
論文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3(3) |
1萬字 |
人大復印資料《統計與精算》2013年第4期全文轉載 |
11 |
市場化改革背景下的城市供水行業:階段特征、改革進展與政策取向 |
王嶺 |
論文 |
《經濟體制改革》,2013(3) |
0.8萬字 |
|
12 |
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效果與政府規制研究 |
劉承毅 |
論文 |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2) |
1萬字 |
|
13 |
聲譽激勵、社會監督與質量規制 |
劉承毅 |
論文 |
《產經評論》, 2014(2) |
1萬字 |
|
14 |
市場化改革下中國城市垃圾處理行業績效研究 |
劉承毅 |
論文 |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4(2) |
1萬字 |
|
15 |
美國公用事業政府監管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
李樂 |
論文 |
《中國行政管理》, 2014(6) |
0.9萬字 |
|
16 |
風險社會與西方政府管制的結構轉型 |
郭劍鳴 |
論文 |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3年2月 |
0.3萬字 |
|
17 |
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績效的評價研究:指導原則、評價內容和指標體系 |
王建明 |
論文 |
《政府管制評論》,2013年版 |
0.8萬字 |
|
18 |
Ensuring Publicness of Public Utilities in China:Mechanisms of Accountability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Under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
Zhou Zhiren, Le Li |
會議論文 |
2014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IAS[C], 2014. 6.13. |
1萬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