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來華猶太難民研究(1933-1945)”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23日16:07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①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第一子課題“來華猶太難民口述資料與其它相關文獻的收集與整理”進展順利,《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一書已完成初稿,分為“逃離納粹統治下的歐洲”、“抵達上海 走進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闖蕩和謀生”、“最艱難的時刻—虹口隔離區”、“患難中同甘共苦—猶太難民和中國百姓”、“戰爭結束的前前后后”、“中國記憶和中國情結”七部分,約30萬字,目前正在進一步補充材料,精雕細琢,爭取年內送出版社。同時,子課題組成員斯蒂芬?霍奇斯塔特教授的《避難上海:逃離第三帝國的故事》(EXODUS TO SHANGHAI,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一書也已問世,為《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來華猶太難民文獻資料匯編》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將按歷史順序編輯,主要文件包括紐倫堡法案、埃維昂會議決議、世界各國和中國報刊關于猶太難民來華的報道、上海工部局年報中有關來滬猶太難民的報告、上海租界與日本當局有關猶太難民的協議、美猶聯合救濟委員會(JDC)救助猶太難民的報告、中國政府拯救猶太難民的孫科計劃、納粹德國提出的“上海最后解決方案”(“梅辛格計劃”)、日本當局關于建立虹口猶太難民隔離區的通告等。目前正在抓緊譯校、編審,爭取明年上半年完稿。

    目前,第二、三、四子課題在第一子課題大量資料積累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召開了一些小型研討會,推出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為撰寫研究報告和專著做準備。第二子課題組主要深化對在華猶太難民生活的研究,重點是拓展對上海猶太難民社區生活的研究,同時加強對哈爾濱、天津、大連和青島等地猶太難民社區的研究。第三子課題組繼續圍繞“推拉理論”視閾下來華猶太難民動因探析、離散族裔理論視閾下的上海猶太難民探究、集體記憶和“中國情結”引發的理論思考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第四子課題組仍然圍繞納粹大屠殺期間猶太人避難史上的“中國模式”這一課題核心進行深入研究。自2012年6月上次中期檢查以來,三子課題緊密配合,推出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主要階段性成果是潘光、汪舒明主編的著作《離散與避難: 猶太民族難以忘懷的歷史》和汪舒明撰寫的專著《大屠殺記憶與美國外交》。前書以第二、三、四子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特別是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和本課題組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猶太研究青年論壇的研討為基礎,匯集了十多篇研究猶太民族離散和避難問題的論文,后書探討了大屠殺集體記憶對群體認同和政治參與的影響,兩書均為本課題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此外,課題組成員還發表了“20世紀上半葉上海猶太社團的政治活動”、“哈爾濱猶太人的文化活動及其影響”、“大屠殺記憶與反猶主義的消解”等論文和文章十余篇。

    總體來看,由于各子課題進展順利,本課題可以按原定計劃在2015年底完成。但是,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內外大量紀念、學術活動一直延續到年底,我們也積極參加,可以為課題增加許多新鮮內容,所以決定將課題完成時間延至2016年10月。

    ②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兩年來,我課題組繼續發揮三個網絡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調研和交流。一是與國內外猶太研究機構和學者之間的合作網絡,二是與原在華猶太人之間的聯系網絡,三是與對華友好的團體和各界猶太名流之間的交流網絡。我們與上海猶太難民博物館共建的來華猶太難民信息數據庫不斷發展,為課題研究、特別是第一子課題研究采集了大量寶貴的資料。 在美國猶太社團向課題組捐贈的5000冊圖書的基礎上,我們課題組與上海社科院圖書館合作創辦了猶太研究圖書專柜,繼續增加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研究書籍,使課題組擁有了豐厚的學術資料。最近,中心的老朋友馬文?托卡耶拉比又向我們捐贈了一批猶太研究新書。在猶太研究中心工作的奧地利大屠殺紀念服務志愿者安迪?溫特斯帕格和克瑞斯?霍佛協助課題組翻譯整理了大量德文和英文資料。

    課題組首席專家、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國內外成員利用各種出國機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奧地利、德國、捷克、波蘭、俄羅斯、英國、愛爾蘭等國繼續采訪原來華猶太難民及其后裔,并繼續與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以色列前中國居民協會、美國猶太人聯合分配委員會、專門研究大屠殺歷史和追捕納粹戰犯的西蒙?維森塔爾中心、專門研究德語猶太人的利奧?比克研究所等機構進行資料共享和合作研究。近兩年來,我們還與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猶太研究中心、捷克科學院當代歷史研究所、愛爾蘭大屠殺教育協會、美國全國猶太電影中心、美國蒙特克萊爾大學、中國恒源詳集團、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金融學院、聯合國大屠殺項目辦公室、臺灣文藻外語大學、美國托倫學院、俄羅斯猶太社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等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課題組已形成慣例:課題組成員出國訪問時,一定要拜訪當地的猶太研究單位和原居中國猶太人及其家屬或后裔,向他們介紹我們近期的各項活動和研究工作,同時收集與我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

    兩年來,課題組主辦、合辦或參與了多項學術、考察和研討活動:課題組與匈牙利駐上海總領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單位合作舉辦研討會,紀念曾經在救助來華歐洲猶太難民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匈牙利猶太人保羅?科莫爾;課題組與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聯合舉辦記錄片《告別:直至我們重逢》放映交流研討會,該片反映了逃離納粹大屠殺的奧地利猶太人重返今日維也納的動人故事;首席專家潘光參加為紀念蘇聯英雄理查德?佐爾格而舉行的“上海紅色情報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并就佐爾格情報組內的猶太友人等問題做了發言;課題組研究生李曄夢、孟菁和課題組成員楊夢赴以色列參加由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大屠殺國際研究院等主辦的“納粹大屠殺教育”專題考察和研討系列活動;課題組潘光、王健、汪舒明三位學者向國務院僑辦舉辦的“僑務公共外交研討會”提交了關于猶太人公共外交的論文并發言;課題組研究生劉夏妮參加了在哈爾濱進行的全球大屠殺研究學術研討會,并做了大會發言;課題組與世界史學會等合作舉辦的猶太研究青年論壇獲得上海社聯優秀特色活動獎。

    ③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課題組成員在大量出訪和接待來訪活動中,努力宣傳中國救助猶太難民的史實,并介紹我們研究項目的進展和意義。如,潘光教授訪問捷克期間,應邀到布拉格查理大學做了“猶太人在中國”講演,并參觀了布拉格猶太博物館和猶太會堂,還訪問了著名的泰雷津大屠殺紀念館和泰雷津隔都紀念館,做了大量調研宣介工作。又如,美國全國舞蹈協會代表團來訪,潘光主任和周國建副主任陪同他們參觀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及和平飯店,并為他們做了“猶太人在中國”學術報告。我們還積極參與上海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為社區居民講解二戰期間中國救助猶太難民的重要意義。我課題組成員就來華猶太難民課題做講演和接受采訪的次數實在太多,難以統計。講演場合主要有: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托倫學院、喬治?華盛頓大學、猶太人全球教育文化盛會 —“里穆德”國際大會、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聯合國文明聯盟、愛爾蘭科克大學和圣三一學院等等。為來訪團組做報告的僅舉主要幾例;美國猶太青年精英團,美國瓦爾帕萊索大學“上海猶太難民研究”課題組,加拿大猶太名流團,俄羅斯猶太名流代表團。前來采訪的也舉主要幾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與“國際在線”中文網舉辦的“猶太人中國尋親”項目組,中央電視臺采訪組,上海電視臺舊上海猶太人社會生活采訪組,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日報社,新華社上海分社,美國彭博社,美國之音,中央電視臺俄語頻道等等。

    我們特別注意將課題研究與黨和國家內政外交的重要工作相結合。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關于推進公共外交的精神,我們與相關單位聯合舉辦“猶太友人與中猶友誼”研討會,潘光教授為上海外事干部做了“猶太人在中國”學術報告。十八大舉行期間, 中央和上海有關單位舉辦了“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共產黨 — 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展覽會,我們為展覽會提供了參加中國革命的猶太記者愛潑斯坦等人的材料。美國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辦公室主任凱瑞?約翰斯頓女士來訪,了解上海猶太人的情況,潘光、王健、周國建、汪舒明向他們介紹了相關情況,獲得有關部門的好評。周國建教授等陪同美國國務院阿富汗/巴基斯坦問題高級顧問博尼特?魯賓教授參觀上海猶太難民遺址,使他深受感動。上海市在紐約舉行“魅力上海”系列活動,該活動中的“上海猶太社團”展覽會由我們策劃設計。經我們做工作,我課題組長期合作伙伴西蒙?維森塔爾多次發表聲明,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違反倫理,譴責在東京發生的損毀圖書《安妮日記》的卑劣行徑。該中心保存著有關納粹大屠殺的詳細記錄,是國際上最具影響的猶太組織之一。同時,潘光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介紹了《安妮日記》,并譴責該書在日本遭到損毀事。2013年10月,以色列總統西蒙?佩雷斯在會見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訪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時提出,希望2014年4月訪問中國時能見到若干反映中以友好的書籍。劉部長回國后,即將此任務落實到五洲傳播出版社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具體實施,兩出版社都希望我們能給予支持。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課題組全體動員,積極參與此項重要工作。潘光教授還審閱文章,撰寫前言。2014年4月9日,佩雷斯總統在北京收到了中國領導人贈送的中英文兩種版本的《我們和你們—中國和以色列友好故事集》和《眼睛里的你—中國與以色列》兩書,對此表示高度贊揚和衷心感謝。兩年來,課題組報送《工作簡報》2份,《成果要報》若干。

    二、研究成果情況

    (1)著作《離散與避難: 猶太民族難以忘懷的歷史》簡介。發端于五千多年前的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一個在兩千年里失去了故土和家園,沒有固定的主體活動地域,因而流散并滲入世界各地的民族。正因為此,在漫長的歲月里,猶太人常常被視為“外來”的甚至“異端”的群體,受到客居地主體民族的歧視乃至擠壓。由于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種種復雜原因及其互相交錯,對猶太人的偏見和反感逐漸形成了一種反猶思潮,也即我們通常說的“反猶主義”。這種艱難困苦的狀況下,猶太民族始終處于四處離散和避難之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古代猶太國家滅亡到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這兩千年的猶太民族史就是一部離散和避難的歷史。在這部歷史中,盡管有前面提到的那許多難以忘懷的悲慘記憶,也不乏溫馨的景遇。比如,在中國的開封、香港、上海、哈爾濱、天津等地,外來的猶太人與當地的中國人和諧相處,從來沒有遭遇過土生土長的反猶主義。又如,自1654年第一批猶太人登上北美新大陸的土地定居以來,美國猶太人走過了一條成功之路,成長為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再如,當納粹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之時,中國的上海敞開大門接納、幫助猶太難民,使數萬歐洲猶太人免遭毒手。猶太人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南非、巴西、阿根廷等許多國家,也都有得到客居地救援和幫助、與當地人友好交往、在各領域取得成功等各方面的良好經歷。在沒有祖國的兩千年里,離散和避難中的猶太民族居然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的原因十分復雜,但主要是因為猶太民族具有超乎尋常的內聚力和生命力,而這種力量來源于猶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猶太文化傳統為主體的民族認同感,以猶太教為紐帶的共同信仰和價值觀,以家庭為基礎、猶太會堂為核心的社團網絡。同時,猶太人也得到了客居地人民的幫助,猶太文明則與其它文明互相交融,吸納了諸多文明的精華和特色,也對其它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如同所有現存的古老文明一樣,猶太文明也是一個不斷與時俱進的體系。特別是自猶太啟蒙改革運動以來,一代又一代的猶太志士仁人為推動猶太民族的革新和復興頑強奮斗,使這一古老民族能在自身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前進和升華,不但保持充沛的活力,而且還煥發出豐富的創新能力。關于猶太民族離散避難史的跨學科研究,已經成為猶太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宗教學、民族學、哲學、文化人類學等許多領域內的重要課題,具有寶貴的學術價值。同時,這個課題在反對種族主義、霸權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推動各民族、宗教、文明的和諧相處、對話交流、包容互鑒,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來華猶太難民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以第二屆猶太研究青年論壇所收到的論文為基礎,匯集了十多篇研究猶太民族離散和避難問題的論文,能為中國學術界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做出一些貢獻。

    (2) 著作《避難上海:逃離第三帝國的故事》 (EXODUS TO SHANGHAI,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PALGRAVE MACMILLAN, 2012)簡介 作者花費二十余年的時間采訪了幾十位定居在美國的原上海猶太難民,本書選取了其中13位口述者的經歷和故事,不僅為我們再現了納粹德國統治下被迫流亡上海的猶太難民真實生活,同時也為我們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來華猶太難民提供了大量豐富的資料。 全書共有九個章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為時間線索,敘述了猶太人在納粹壓迫下離開家鄉遠赴上海,以及戰爭結束后移居美國的歷史。在每一章節中,13位被采訪者都從內在的視角,用自己的情感、經歷講述那段灰色的逃難歲月。作者則從外在的視角,以更為理性、客觀的方式描寫時代大背景,把握歷史發展的主動脈。第一章描述了納粹鐵蹄踐踏下歐洲猶太人的悲慘生活,以及猶太人想方設法離開歐洲的迫切心態。第二章敘述了猶太人準備前往上海前的等待。第三章敘述了歐洲猶太人初到上海后的生活情況及與當地人的文化碰撞。第四章為我們呈現了歐洲猶太難民被迫遷移到隔離區的艱難生活。第五章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隔離區中猶太人對結束戰爭的渴望、對日本投降的歡欣,以及猶太人再次面臨遷居他國的復雜心理。第六章講述了戰爭結束后上海再次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猶太難民沒有歸屬感,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和擔憂。在第七章中,13位敘述者講述了自己離開上海時茫然無措的心理,解釋了美國成為上海猶太人首選之地的原因。第八章講述了猶太人抵達美國后開始新的生活。第九章講述歷經滄桑的上海猶太人對曾經作為一個猶太難民的感悟和思考,以及

    他們難以磨滅的中國記憶和中國情結。

    (3)著作《大屠殺記憶與美國外交》簡介 本書從理論上探析了集體記憶對群體認同和政治參與的影響。作者提出,基于記憶的觀念和情感影響相關群體界定自身身份和利益,塑造社會政治行為的意愿,并為社會政治運動提供意義架構和動員的工具。因此,集體記憶在政治中存在戰略性價值。在全球化和民主化的時代,集體記憶以話語政治的形式廣泛滲入軟權力的爭奪之中。政治家和活動家也經常對集體記憶加以利用甚至濫用,以推進其自身的社會政治議程。大屠殺記憶,以一種“憶惡(納粹主義)頌善(美國信條)”的方式,成為宣揚美國優越論的重要工具,也成為美國猶太人以及更廣泛的美國社會塑造和表達美國認同的重要途徑。大屠殺記憶是“極權主義”理論這一冷戰超級意識形態武器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弗羅姆、阿倫特等猶太裔旅美難民知識分子在“極權主義”理論的建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理論范式從其建構的依據、方式和內容上都明顯打上了大屠殺記憶的烙印。大屠殺記憶在美國造就了一個強大、內聚、富有戰斗精神的親以色列政治勢力,為親以勢力提供了意義架構和動員的象征及工具,提供了用以壓制對以批判的強大輿論武器:“反猶主義”標簽。大屠殺記憶通過塑造敏感化的行為體,提供意義架構和動員的工具等多種方式支持了美國的人權外交和后冷戰時代美國的新干涉主義。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離散與避難:猶太民族難以忘懷的歷史》

    潘光,汪舒明

    專著

    時事出版社

    2013年5月

    342000

     

    2

    30余年間全球猶太人來華新熱潮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識》

    2012年第22期

    4000

     

    3

    在華猶太人如今有幾多?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識》

    2013年第3期

    5000

     

    4

    來華猶太人為何而來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識》

    2013年第6期

    4000

     

    5

    港臺猶太社團的輝煌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識》

    2013年第7期

    4000

     

     

    6

    《大屠殺記憶和美國外交》

    汪舒明

     專著

    時事出版社

    2013年8月

     

    150000

     

    7

    恐怖主義的歷史演變研究

    余建華等

    專著

    2013-1-1

    600000

    即將出版

    8

     大屠殺記憶與反猶主義的消解

    汪舒明

    文章

    《解放日報》“新論”版 2012年8月

    2350

     

    9

    大屠殺記憶在捍衛以色列中的戰略性運用

    汪舒明

    論文

    《世界民族》

    2012年第4期

    13000

     

    10

    大屠殺記憶:以色列戰略文化和伊朗核危機

    汪舒明

    論文

    《外交評論》

    2013年第2期

    11000

     

    10

    《上海猶太人社會生活史》

    王健

    專著

    2008年(發表時間不在填表時間范圍內,但在填表時間范圍內獲獎)

    250000

    作為《上海城市社會生活史》叢書的一種于2012年獲得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11

    《避難上海:逃離第三帝國的故事》 Exodus to Shanghai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斯蒂芬·霍奇斯塔特

    著作

    英國麥克米倫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 2012

    相當中文 300000

     

    12

    上海:大屠殺受害者的避難地 (中英文)

    潘光

    論文

    《聯合國大屠殺與外展方案討論文件雜志》第二卷 2013年

    相當中文6000

    此文先在網站上發表,獲得網友廣泛好評,上次已填報,2013年正式在紙面雜志上發表。

     

    13

    猶太人不忘救助情

    潘光

    文章

    《人民日報》2013年5月21日

    2000

     

    14

    要重視新疆民族分裂問題的“伊斯蘭化”傾向

    王震

    研究報告

     

     

    獲得中央領導的肯定和批示 (具體情況另報)

    15

    境外“東突”勢力意識形態發展新態勢及其應對

    王震

    研究報告

     

     

    獲得中央領導的肯定和批示(具體情況另報)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