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研究計劃總體推進順利,預定的各個階段工作按照推進,包括課題開題、調研、收集資料、學術交流、完善提綱、撰寫階段成果等工作,都順利推進。
本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成績是調研工作扎實。2013年10月赴長江上游宜賓調研一周,實地考察向家壩、溪洛渡電站建設和流域經濟發展有關情況;2013年12月赴武漢調研一周,與長江委員會、湖北社科院、武漢社科院、武漢商學院、武漢港口等學者、領導、企業學習,了解長江中游和整個長江發展和國家政策,交流流域經濟研究和發展情況;2014年4月13日,赴攀枝花和涼山州調研一周,實地考察白鶴灘電站建設情況和沿江城市攀枝花和涼山州發展情況;4月19日再次赴宜賓并赴云南昭通水富和綏江調研一周,考察向家壩蓄水后沿江發展特別是交通建設;4月24日赴貴州六盤水和畢節調研一周,考察金沙江下游攀西六盤水區域發展和川滇黔三省合作;4月30日赴上海,節后在上海和南京調研,了解長江下游在國家部署“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中的作法,特別是長三角一體化的經驗,長江流域不同區域的發展特點,長三角著名學者的見解;6月9日赴四川瀘州和樂山調研一周,了解金沙江下游開發、以及赤水河和岷江開發情況。這些調研活動均撰寫了調研報告和政策建議,提交有關省市和部門,個別報告提交總理和國家發改委,這些成果許多得到領導批示,獲得好評。
各子課題目前基本完成資料收集、提綱完善、基本調研等工作,正在進入專著撰寫階段。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本研究的調研工作完成較好,調研信息得到充分運用并積極轉化為實際工作意見,最寶貴的是,本研究啟動之時正蓬國家部署“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工作,我們抓住機遇,融入國家和省市調研工作中,得到省內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使社會科學研究為實際服務的效果得到極大提高。本研究在參加學術會議
課題組積極參加全國重大學術會議,提交論文和發言,積極推進學術交流。先后參加了:2013年12月21日在重慶工商大學召開的《首屆中國?重慶“首屆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穩致富與流域可持續發展高端論壇”》、2014年5月26日全國政協和民進中央在成都召開的《2014?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等,并積極提交會議論文和發言。課題組研究人員還利用已有國際合作關系,在出席臺灣、俄羅斯、芬蘭等學術會議期間,進行流域經濟調研,提交有關研究報告,取得較好成果。
本研究特別突出的是,課題組與川滇黔三省八市人民政府合作,在本課題組倡議和推動下,促成川滇黔三省八市2014年3月1日在成都召開“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論壇,發表了“八市州共識”,對于推進國家關于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大部署發揮了積極作用,課題組獲得好評,擴大了影響。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本研究重視成果宣傳工作,積極向媒體和刊物投稿,階段成果較多,媒體報道和轉載較多,向實際部門提出的政策建議較多,省部級領導批示較多,發表成果較多,并積極借助參加全國重大學術會議期間發表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成果的應用效率。
不足的是課題組沒有積極主動報送《工作簡報》,在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還沒有突破,《成果要報》也沒有采用的成果。這是下一階段要努力的地方。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我感覺我們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應用對策研究比較強勁的同時,理論研究落后,下一步改進措施是,在撰寫最終成果時,努力提高理論研究水平,積極沖刺權威核心期刊,積極投稿《成果要報》。
我最大的體會是,社會科學研究特別是重大項目研究選題,一定要與國家重大戰略結合,與時代要求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推進,而且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應用價值和效率。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基本內容、主要觀點、學術價值、社會影響等)
1、代表性成果
(1)劉世慶、林凌、齊天樂等:《長江流域上游縱深開發與源頭航運中心建設》,發表于《生態經濟》2014年第3期。
(2)劉世慶、林凌、胡洹等:《流域經濟與政區經濟協同發展探索:川滇黔三省八市州共建長江源頭航運中心》,發表于《西南金融》2014第6期。
(3)劉世慶:《長江經濟帶建設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06-04-B05版。
(4)劉世慶、林凌、齊天樂等:《金沙江經濟區的構想與現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發表于《經濟與管理評論》2014第4期。
2、基本內容
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繼我國東中西三大部分、四大板塊之后的第三次重大區域戰略部署,其核心內容是“依托三大城市群,做大三個航運中心,推進腹地發展,促進兩頭開放”。本研究認為,從流域經濟與政區經濟協同發展出發,從長江上游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新情況出發,從國家戰略資源重鎮攀西六盤水地區開發的需要出發,從長江源頭川滇黔三省廣大區域發展的要求出發,長江經濟支撐帶應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不僅要“依托三大城市群”,還要建設“金沙江下游城市群”,不僅要“做大三個航運中心”,而且要建設“長江源頭航運中心”,拓展長江流域縱深向上延伸800公里,與正在大規模開發的金沙江貫通。
金沙江流域系長江上游,長江正源,從宜賓至攀枝花為金沙江下游,全長781公里,是我國重大戰略資源富集區域,是國家發展戰略性產業的根基之地,承擔著七大特殊功能,對長江經濟支撐帶建設具有全局意義和突出貢獻,即:保障三峽大壩安全,提供兩倍于三峽電站的清潔能源,加快開發國家急需的戰略資源,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提供800公里低成本航運“黃金水道”,連接云南“橋頭堡”實現長江“兩頭開放”,促進川滇黔交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烏蒙山連片貧困地區和彝族等民族地區發展,直接惠及四千萬人民的發展期盼。三線建設以來,國家對該區域進行了三次大規模開發,先后制定有金沙江資源開發規劃、金沙江金沙江下游國土綜合開發規劃、川南地區國土綜合開發規劃、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規劃、攀西六盤水戰略資源開發、金沙江下游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等多項重大戰略規劃。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攀西的鋼鐵和釩鈦開發已取得巨大成功,中國“釩鈦之都”聲名遠揚,具有新興戰略地位的“三稀”金屬正在積極開發,鈷、鈧等元素已經開發出來。成昆鐵路、內昆鐵路、雅西高速、貴昆高速建設,攀枝花、西昌、宜賓、畢節、六盤水等機場開通,逐步把攀西-六盤水12個市州連為一體,并走向全國。特別重要的是,金沙江下游崛起一座座新城,城市群雛形基本形成。
金沙江下游開發是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需要三省12市州共同推進,需要落實多項建設舉措:一是納入國家規劃,將金沙江流域開發作為四段之一納入“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二是生態保護急需頂層規劃,盡早明確金沙江下游開發的功能、政策等;三是航道建設急需頂層干預,盡早決策;四是交通等重大基礎建設需要國家推進,統籌部署;五是創新港口合作機制,構建一個開放性的三省交界三江交匯的長江源頭航運中心和港口城市群;六是強化產業支撐,優化生產力布局;七是促進宜賓特大城市建設和城市群發展,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為基礎,制定金沙江下游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三省沿江城市群發展規劃,引導人口和生產力向沿江集聚;八是開發與環境并重,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九是構建三省12市州協同發展機制,共同推進金沙江流域聯動發展。
3、主要觀點
本研究代表性成果具有較多創新性觀點。一是長江經濟帶建設從三段規劃應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長江事實上已經形成發展階段、承擔功能、自然環境迥異的四段區域,金沙江下游四座巨型電站建設形成了800公里湖面,這是長江流域開發無法回避不應回避的新情況。本研究提出,延伸長江流域800公里開發金沙江下游,將“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將金沙江下游納入國家規劃,建設長江源頭航運中心和金沙江下游城市群;二是金沙江下游承擔八大特殊功能,對“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具有全局意義和突出貢獻。這事關全局的八大功能是三峽大壩安全、長江生態屏障、國家能源和戰略資源、區域經濟發展、長江黃金水道延伸、實現長江兩頭開放等重要保障;三是川滇黔三省同飲金沙江水,聯合推進金沙江下游開發是三省“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的重點任務,可直接惠及源頭區域4千萬人民的發展期盼。金沙江下游流域是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是聯系本區域的重要紐帶,12市州自古以來就有緊密的自然地緣和社會經濟聯系,金沙江下游開發可有效發揮本區域聯通長江流域與云南“橋頭堡”的區位優勢,促進長江經濟帶實現“兩頭開放”和南向開放;四是落實長江治理12字方針“深下游、暢中游、延上游、通支流”,延伸長江上游金沙江下游至攀枝花,深化攀西六盤水戰略資源開發,推進腹地發展,同時借鑒武漢新港經驗,推進瀘州、宜賓、水富等港口整合,共建“長江源頭航運中心”;五是科學研判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對航運的影響及其建設思路,無疑,四座巨型電站建設未能兼顧好航電利益,水電開發為全國、東部、企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理應給予當地各種方式補償,包括鐵路公路等其他交通建設補償。與此同時,我們更應借鑒三峽建設翻壩運輸體系彌補水電開發影響的經驗,構建鐵水路航綜合運輸體系,讓金沙江兩岸成為建設的熱土,吸引社會資本的熱土。
4、學術價值
本成果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從流域經濟、區域發展、政區協同相結合的角度研究問題,提出觀點,豐富了流域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學科研究。一是應用流域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理論知識,對長江源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展開了調查分析,提出了長江經濟帶建設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等一些富有創新的觀點,為長江經濟帶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論依據,豐富了我國金沙江流域開發與攀西六盤水資源開發的相關研究成果,對豐富長江流域學術研究也作出一定貢獻。二是提出航運是金沙江流域的重要資源和創新資源并進行研究。過去對長江源頭金沙江流域主要從礦產資源開發和水力發電等視角進行研究,很少關注另一個特色資源:航運資源在金沙江流域開發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成果重視內河航運對攀西六盤水資源開發和金沙江流域開發的引領作用和基礎作用,開拓出金沙江流域研究的全新視角,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5、社會影響
本研究成果具有較積極的社會影響:一是,代表性成果報送四川省委、省政府參閱,先后五次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批示。魏宏省長在《依托長江建設四川經濟新支撐帶的幾點建議》批示指出:“請對《建議》進行研究。抓緊研究、提出我們的意見,特別是川南幾個港口的協同發展問題,各方都在討論,都很關心,要盡快有意見”,王寧副省長在《關于打造長江第四航運中心和宜賓特大城市建設的建議》中批示指出:“請發改委認真組織研究并抓緊按國家發改委通知要求盡快提出我省的建設意見和需求”。林凌和劉世慶作為主研執筆完成的《開發金沙江下游,建設長江流域第四航運中心的幾點建議》,2013年11月提交《工業經濟內參》,報送黨中央、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并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研究中得到采納,作出貢獻。本研究還提交四川省省政協,對于四川省政協研究落實中央部署推進四川長江經濟帶建設、開展“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調研、開展攀西戰略資源開發調研起到重要借鑒參考作用;二是,本研究成果提出的部分意見得到國家采納,過去一直沒有進入國家重要規劃的宜賓進入了國家正在制定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被定位為“五大航運物流中心”的長江上游航運物流中心;三是,代表性成果得到省市采納和相關區域積極認同,提出的倡議“川滇黔三省八市州共建長江上游航運物流中心論壇”(八市州論壇)成功舉辦,八市州就共建航運物流中心簽署《八市共識》;四是,代表性成果得到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推介,先后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門戶網、新華網、四川日報等新聞媒體報道本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二、階段性成果清單(見下頁全部成果目錄)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關于打造長江第四航運中心和宜賓特大城市建設的建議(金沙江調研報告) |
課題組 宜賓市政府 |
政 策 建 議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川社科研〔2013〕52號(2013年10月30日報送省委省政府) |
8000 |
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省長魏宏、副省長王寧批示 |
2 |
開發金沙江下游,建設長江流域第四航運中心的幾點建議 |
林凌 劉世慶 |
政 策 建 議 |
中國工經聯《工業經濟內參》2013第11期(2013年11月21日) |
2000 |
|
3 |
關于開發金沙江并將長江經濟帶建設劃分四段規劃部署的建議 |
劉世慶 林凌 |
政 策 建 議 |
中國工經聯《工業經濟內參》2014第1期(2014年5月28日) |
2000 |
|
4 |
依托長江建設四川經濟新支撐帶的幾點建議(武漢調研報告) |
課題組 |
政 策 建 議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川社科研〔2014〕4號(2014年2月12日報送省委省政府) |
8000 |
省長魏宏、副省長王寧批示 |
5 |
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川滇黔三省應以聯合開發金沙江下游為重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流域經濟與政區經濟協同發展研究”課題組給川滇黔三省領導的報告 |
課題組 |
政 策 建 議 |
2014-05-15,提交四川、云南、貴州三省省委書記和省長 |
5000 |
|
6 |
關于開發金沙江并將長江經濟帶建設劃分四段規劃部署的建議——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流域經濟與政區經濟協同發展研究”課題組給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報告 |
課題組 |
政 策 建 議 |
2014-05-15,提交中央領導和國家有關部門 |
5000 |
|
7 |
成渝經濟區城市化進程的現狀與愿景:自經濟地理觀察 |
劉世慶 林睿 |
論 文 |
《改革》2013第10期pp77-86 |
16000 |
CSSCI,《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第4期全文轉載 |
8 |
成渝經濟區城市化 |
劉世慶 林睿 |
論 文 |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第4期pp87-89 |
3000 |
|
9 |
打造第四航運中心四川準備好了嗎——把宜賓建設成為長江流域第四個航運中心的建議 |
林凌 劉世慶 |
文 章 |
《四川日報》2013-12-18第6版(理論版) |
1000 |
|
10 |
我國水價機制改革探討 |
劉世慶 郭時君 劉邦域 |
論 文 |
《人民長江》2014第1期pp106~109 |
6000 |
|
11 |
中國城市居民飲水及排水現代化進程經濟社會學考察——成都案例 |
劉世慶 齊天樂 |
論 文 |
《經濟與管理評論》2014第2期pp42-49 |
16000 |
|
12 |
深下游、暢中游、延上游、通支流:長江航道建設12字方針 |
劉世慶 胡洹 |
文 章 |
《四川省情》2014第2期第40頁 |
1000 |
|
13 |
重塑四川在長江流域的地位和形象 |
劉世慶 胡洹 |
論 文 |
《四川省情》2014第3期pp37-38 |
4000 |
|
14 |
長江流域上游縱深開發與源頭航運中心建設 |
劉世慶 林凌 齊天樂 邵平楨 付實 |
論 文 |
《生態經濟》2014第3期pp158~162+170 |
12000 |
|
15 |
長江經濟帶建設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 |
劉世慶 |
論 文 |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06-04-B05版 |
2000 |
|
16 |
走向新時代:金沙江開發時代 |
劉世慶 |
專 家 訪 談 |
《四川政協報》2014-05-29第1版轉第2版 |
1000 |
|
17 |
金沙江經濟區的構想與現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從三段規劃走向四段部署新階段 |
劉世慶 林凌 齊天樂 胡洹 林睿 邵平楨 付實 |
論 文 |
《經濟與管理評論》2014第4期 |
|
|
18 |
長江開發進入金沙江時代“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需要從三段規劃部署走向四段 |
劉世慶 |
論 文 |
全國政協和民進中央2014年5月26日在成都舉辦的《2014?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論文集 |
8000 |
|
19 |
流域經濟與政區經濟協同發展探索——川滇黔三省八市州共建長江源頭航運中心 |
劉世慶 林凌 胡洹 齊天樂 |
論 文 |
《西南金融》2014第6期 |
8000 |
|
20 |
長江開發進入金沙江時代:從三段規劃部署走向四段 |
劉世慶 |
論 文 |
《四川省情》2014第6期pp25-26 |
3000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