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提要》項目自2012年10月立項以來,正常運行一年半有余。《投標書》中計劃完成時間為2017年10月。在此段三分之一稍弱的項目運行過程中,課題組師生團結協作,努力工作,基本上完成了《投標書》中預想的研究內容。項目運行的具體情況在上報全國哲社規劃辦的三期《工作簡報》中已有較詳匯報,現簡要陳述如下。
接到項目《立項通知書》后,我們即召開項目首席專家與各子課題負責人會議,研究項目的運行機制與實施方案,制訂《總目》部分編纂細則與《提要》部分撰寫體例的初稿,劃撥第一階段項目運行經費額度。
2013年3月23日上午,我們召開了本項目的開題專家評審會。開題評審組以《儒藏》編纂工程總編纂、北京大學教授孫欽善為組長,成員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陳高華,文化部古籍保護中心專家組組長、國家圖書館研究員李致忠,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修生,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邱瑞中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曹衛東教授出席開題研討會并講話。學校社科處處長范立雙、副處長田曉剛以及子課題負責人李軍教授、魏崇武教授、李鳴副教授、鄧瑞全副教授和部分課題組成員參加了開題會。首席專家韓格平教授代表課題組,就課題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的具體內容、當前的研究進展及預期研究成果向各位專家進行了匯報,各子課題負責人就研究基礎、研究存在問題作了補充發言。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并與課題組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組在充分肯定該課題的創新性、可行性及研究的理論創新與應用價值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意見。最后,孫欽善教授代表專家組作了總結發言,認為課題組在項目中標之后做了大量工作,認真落實了項目評審專家的各項建議,在項目規劃、人員組織等方面予以細化安排,專家組一致肯定并支持這一重要項目。
2013年4月9日下午,我們面向本院博碩研究生召開了海外《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四種)招標論證會。經過展示投標書及投標組論證,確定了海外《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四種)的中標人。具體情況為:花興(博)負責《韓國現存元人著作目錄》,種方、關鵬飛、袁春杰(碩)負責《日本現存元人著作目錄》,鐘彥飛、羅琴(博)負責《臺灣現存元人著作目錄》,高中正、張沛林(碩)負責《美國現存元人著作目錄》。項目負責人韓格平教授就編纂海外《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四種)的具體操作方式與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辛勤工作,上述四種目錄已經全部完稿。在此基礎上,我們委托鐘彥飛博士生參照《中國古籍總目》,綜合海外四種目錄,編纂《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計劃2014年年底完成。
2013年9月,我們組織院內外師生撰寫的8篇元人著作提要完稿。具體內容為:經部,種方《詩集傳附錄纂疏提要》、方韜《春秋本義提要》;史部,鄧瑞全《至正金陵新志提要》;子部,張凈秋《診家樞要提要》、花興《圖繪寶鑒提要》;集部,張欣《石初集提要》、王媛《河汾諸老詩集提要》與《金蘭集提要》。上述提要發表于本院主編的《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2013年12月出版),既面向學界征求意見,亦為我們確定全書提要撰寫體例提供了參照。
2014年4月,由本院博士生薛子平撰寫的《元人詩文評著作提要》(征求意見稿)完稿。文中認真考察了現存元人詩文評類著作,收集各書主要版本,評述主要內容,辨析書籍真偽,為基本認定的四十五種元人著作分別撰寫提要,且撰有“說明”介紹上述著作的整體情況。我們將其作為“類目”提要的樣稿分發各子課題組征求意見。
2014年6月4日,我們召開了項目首席專家與各子課題負責人會議,回顧此前項目運行情況,總結經驗與不足,布置下一階段的工作。
綜上所述,本項目總體運行平穩,進度、質量等要素符合設計預期。
通過一年半時間的實際運行,我們深深感到,編纂《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提要》這樣一部大型斷代古籍總目,學術意義深遠,編纂難度頗大。具體表現在:
1、《總目》部分信息收集與整理工作量巨大。按照我們原初設想,《總目》應該目錄收錄盡量要“全”,著作名稱盡量要“準”,著作署名盡量要“準”,版本收集盡量要“全”。由于此項工作是根據現有海內外各種古籍目錄編制而成,不僅現有古籍目錄數量眾多,著錄分類各不相同,且有許多藏書機構或尚無古籍目錄(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或不對外查閱。為此,課題組成員盡量利用現有的紙本目錄與各類大型電子數據庫,反復商量某一具體著作的著錄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只能做到相對的“全”與“準”。
2、《提要》部分撰寫難度很大。《提要》部分的撰寫工作是和《總目》編纂工作同步啟動的,所以,撰寫提要者需要自行考察該書版本,頗為不易。同時,提要撰寫者應該具有較好的該書或該類著作的研讀修養,才能在有限的文字中準確地表述該書的作者生平、作品內容及版本流傳。為此,各子課題負責人積極聯絡相關書籍提要的撰稿人,并盡量為其撰寫提要提供便利。隨著下一步《提要》部分撰寫工作的全面展開,查閱圖書、撰寫與審定稿件等工作面臨的困難將更為凸顯。
3、撰寫《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提要》的總序、部序及類目序的工作難度較大。這些序文,需要從文獻發展史和學術發展史的視角,對于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的整體狀況、經史子集各部的學術特色、各部中不同類目著作的主要特點等予以梳理與闡述,也需要充分反映出各書提要對于現存元人著作的總體學術評判,因此,對于撰寫者本身的學術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容:
到目前為止,我們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項研究成果。
1、編纂海外《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四種)
編纂《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是本項目的第一階段工作,它為撰寫《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提要》提供各種基礎性的文獻信息,工作量大,亦要求較高的信息準確度。我們面向本院博碩研究生招標,確定了海外《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四種)的中標人。目前,花興《韓國現存元人著作目錄》,種方、關鵬飛、袁春杰《日本現存元人著作目錄》,鐘彥飛、羅琴《臺灣現存元人著作目錄》,高中正、張沛林《美國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均已完成。這些目錄有以下特點:A、著錄源比較可靠。上述目錄均為廣采現有目錄文獻編纂而成,選用現有目錄文獻的質量高低決定著我們編纂目錄的質量,因此,我們重視著錄源的選擇。例如,在編纂《韓國現存元人著作目錄》時,我們主要使用了韓國學古房2005年出版的全寅初主編的《韓國所藏中國漢籍總目》。B、著錄比較詳細。上述目錄設置了書名、著者、版本、貯藏處、附注五個著錄項,每個著錄項亦有具體要求,故可以比較詳細地著錄相關古籍。例如,《臺灣現存元人著作目錄》詳細著錄了臺灣國家圖書館、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等處所藏十種吳師道重校的鮑彪《戰國策校注》。C、獨立設計了編碼序號。為了便于檢索圖書,我們為每種書籍編制一個編碼序號,不同版本共用一個編碼序號。編碼序號由六位數組成,首位數字代表經史子集各部,第2、3位數字代表各部小類,第4、5、6位數字代表具體著作序號。如集部別集類第一種書為李俊民《莊靖集》,編碼序號為402001(4為集部,02為別集,001為序號)。編纂海外《現存元人著作目錄》(四種),為我們編纂大型斷代古籍總目《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積累了實踐經驗。
2、撰寫8篇元人著作提要
本項目的核心部分是編纂《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提要》,其中,各書提要包括三部分。A、作者生平簡介,簡述該書作者的主要經歷及重要建樹。B、作品內容簡介,從當今學術視角,對于每種著作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C、作品流傳簡介,在廣泛收集不同版本的基礎上,理清每種著作的版本源流,辨析版本優劣。每篇提要約1500字,撰寫難度頗大。為此,我們組織院內外師生撰寫了8篇元人著作提要,發表于本院主編的《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2013年12月出版)。其中,鄧瑞全老師為本項目史部子課題負責人,所撰《至正金陵新志提要》考述作者張鉉生平,歸納該書在方志編纂方面的四點創新,評析該書的史料價值,介紹該書的版本流傳;張凈秋老師為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講師,所撰《診家樞要提要》考述作者滑壽生平,介紹該書作為一部專門論述脈學的醫學專著的主要內容與價值,介紹該書存世十二種版本的特點與源流。總之,上述八篇提要引據翔實,考述精當,頗有獨見,既具有其各自的學術價值,亦為我們確定全書提要撰寫體例提供了具體參照。八篇提要發表后,已經引起相關學者的關注。
3、撰寫《元人詩文評著作提要》
在撰寫各書提要的基礎上,撰寫《現存元人著作(漢文部分)總目提要》的總序、部類序和類目序,亦是本項目的重要內容。為了探索元人類目著作提要及類目序撰寫經驗,我們委托本院博士生薛子平撰寫了《元人詩文評著作提要》(征求意見稿)。文中將現存四十五種元人詩文評著作劃分為文評(10種)、文話(1種)、詩評(21種)、詩話(13種)四個類別,然后逐一考察各書的主要版本,評述主要內容,辨析書籍真偽,撰寫各書提要。在此基礎上,撰寫“說明”介紹上述著作的整體情況。對于前人誤歸為詩文評類著作者(如盧以緯《助語辭》實為小學類著作、佚名《詩家鼎臠》實為總集類著作)亦撰有提要加以辨析,附于文末。該文為首次由一位作者經眼現存元人詩文評著作后撰寫的提要,能夠在相互比較各書內容的基礎上評判其學術價值,進而歸納現存元人詩文評著作的特色與貢獻。該文具有其獨到的學術見解,亦為我們撰寫類目提要提供了具體參照。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詩集傳附錄纂疏提要》 |
種方 |
論文 |
《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2013年12月出版) |
1700 |
|
2 |
《春秋本義提要》 |
方韜 |
論文 |
同上 |
3200 |
|
3 |
《至正金陵新志提要》 |
鄧瑞全 |
論文 |
同上 |
2600 |
|
4 |
《診家樞要提要》 |
張靜秋 |
論文 |
同上 |
5000 |
|
5 |
《圖繪寶鑒提要》 |
花興 |
論文 |
同上 |
2100 |
|
6 |
《石初集提要》 |
張欣 |
論文 |
同上 |
1600 |
|
7 |
《河汾諸老詩集提要》 |
王媛 |
論文 |
同上 |
3000 |
|
8 |
《金蘭集提要》 |
王媛 |
論文 |
同上 |
4000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