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百年中國文學與當代文化建設研究”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10日15:08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本項目2010年底立項,現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本項目研究計劃總體執行計劃正常進行,2012年6月以來的二年期間,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

    2012年9月底課題組召開了課題細綱重點及難題討論會,邀請了在京的部分知名專家及本課題組成員20多人與會,子課題負責人介紹了研究進展情況,尤其資料收集方面的問題,會議討論深入細致,相互交流各方面的經驗,多位邀請專家對課題的具體寫作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2012年12月底課題組召開了年底總結會,由子課題負責人報告進展情況,課題負責人就本人寫作進展及主要觀點和思路做了簡介,課題組成員就一些重要主題展開討論,做出具體的布置。

    2013年3月,課題組多位子課題負責人及主要成員到意大利羅馬大學、威尼斯大學做學術訪問交流,經費由邀請對方承擔及北京大學相關重點學科建設費用承擔。參與學術訪問交流的成員主要有:首席專家陳曉明,子課題負責人及主要成員陳躍紅、張輝、秦立彥、吳曉東、張沛、陳泳超等人,課題組成員在羅馬大學漢學院介紹了研究成果,在威尼斯大學聯合召開了“國際視野下的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意大利各大學和科研機構約30多人,以及北京大學中文系方面的學者,及漢學院的師學受邀代表總計五十多人與會,會議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多方肯定和贊揚。

    2013年9月底課題組例行召開了小型研討會,就資料收集積累和寫作進程中的問題、心得和經驗展開了交流討論,取得了預期效果。

    2013年12月底,課題組例行召開了年底總結會,由子課題負責人報告進展情況,課題組成員就本人寫作進展及主要觀點和思路做了進一步介紹,課題組成員就一些重要主題展開討論和交流,確定了初稿交稿時間,確定了子課題負責人統稿時間。

    目前課題組進展正常順利,按計劃實施各個階段的研究工作,現在已經處于具體寫作階段,因人文學科的特點,重要的在于執筆人做出富有個性的、有獨立見解的研究,這些個性和有創見的研究,如何匯入總體性的課題設計,這是子課題負責人和首席專家要做做的進一步工作。

    本課題首席專家參加了多次與課題主題相關的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多次在大會上做主題發言,受到同行專家的好評,收到較好的效果。

    本課題子課題負責人和成員有三十多人次參加了與課題主題相關的國內國際學術會議,應邀在大會上做主題發言,受到同行專家的好評,收到較好的效果。

    首席專家在項目啟動以來三年時間里,發表了幾十篇重要的成果,收到很好的社會效果,有關材料見附頁。

    課題組成員在此期間發表了多篇重要成果,有關材料見附頁。

    本課題下一步研究計劃和工作方案,主要還是按照原計劃執行,開始進行具體寫作過程和和例行碰頭會議,召開小型學術交流工作會議,就有關問題、難題調研和訪問相關專家。

    本階段研究工作的體會以及要面對的難題等方面的思考:

    本課題難度大,要努力探索新的研究方法,開拓一條新的研究思路才能真正做好這項課題。

    針對現有的中國百年文學研究受到學科限制和理論闡釋深度不夠的特點,尤其是與當代文化建設聯系不夠的問題所在,本課題想從兩個角度入手加突破:其一是運用新的理論方法,文學吸收西方現代的文學理論、史學理論、新歷史主義分析方法、后結構主義理論,開拓新的研究視野。其二是回到具體的文學與文化建構的文本、人物、事件和行為中去,回到文學對文化建構關系的具體分析中去把握文學建構當代精神價值的意義及其存在的問題,把理論的高屋建瓴與具體的批評分析結合起來,使本課題的研究,既具有理論深度,有時代意義,又有文學審美經驗的觀照。

    二、研究成果情況

    課題首席專家和課題組成員,近年來在核心期刊發表成果近二十篇(詳見目錄),都是份量很重的論文,受到學界同行的好評。這里例舉代表作成果簡介:

    1, 首席專家陳曉明獨著:《人文文化與文化高品質發展論略》,《光明日報》,2012年2月15日。

    本文在國家社科基金專欄發表,探討今天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重視傳統人文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理應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項基礎任務。中國要真正完成偉大復興,民族文化傳承和當代文化價值創新是不可或缺的根基。既有自己厚重的歷史文化,同時要有當代文化的創新性,對世界當代文化價值的建構作出責無旁貸的卓越貢獻。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是一項極其艱巨和深遠的工作,應當體現真實性和實踐性。只有在實踐中,在與當今世界各種文化文明對話碰撞中,在參與當下各項文化建設的活動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釋放出它的生命力,才能在當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2,首席專家陳曉明獨著:《漢語文學的“逃離”與自覺——兼論新世紀文學的“晚郁風格”》, 《當代作家評論》 2012年第2期,22000字。

    本文用“逃離”這一概念,來看當代中國文學對這一主題的處理,去揭示作家在藝術上的自覺與另辟蹊徑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進一步上升為當代文學抵達的成熟期來認識。這樣的成熟期本文表述為“晚郁時期”,這就是對阿多諾和賽義德所說的“晚期風格”這一概念進行中國化的處理。漢語文學發展到今天所具有的自覺與成熟,這就是現代漢語白話文學歷經百年的積累、磨礪、沉郁的階段,到今天正是進入到漸入佳境而發散的時期,百年中國文學到今天正是以莫言、賈平凹、閻連科、張煒、王安憶、劉震云等人的創作成就顯示出它達到了漢語文學的藝術高度。

    3,首席專家陳曉明獨著:《去歷史化的大敘事—20世紀90年代以來“精神中國”的文學建構》,《文藝研究》,2012年第2期,17500字。

    本文認為,“文革”后的中國社會發生深刻的變革,雖然大的社會框架并未改變,但內在價值體系一直處于劇烈的變動中。當代中國文學一直在為時代深刻變革提供精神和價值的依據。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被稱為“邊緣化”的時代,社會現實被描述為精神空洞的時期,文學也在為時代價值觀念變革提供最為基礎和切實的底蘊。本文通過90年代以來部分有影響的長篇小說考察精神中國價值重建的多個方面,例如文化想象、日常倫理、鄉土記憶、自我經驗、靈魂叩問等問題,審視當代中國文學與文化在精神價值方面的主要特征。

    4,首席專家陳曉明獨著:《歷史盡頭的自覺——新世紀中國長篇小說的審美流變》,《上海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31000字。

    本文認為,新世紀十多年來的長篇小說在藝術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此形成了新的藝術特質。當我們始終站在20 世紀文學發展源流的語境中來考察新世紀長篇小說,尤其是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加以比較,才能看出新世紀長篇小說更為獨特的藝術追求和面臨的嚴峻考驗。同時,漢語白話文學經歷了百年的變革與發展,今天它在藝術上正在趨向于成熟。然而,也正是在現代以來的百年歷史變革中,今天的文學走到了最后的路途,所有的藝術成就、成熟和新的突破,都是在歷史的盡頭,也是文學的盡頭作出的堅韌努力。

    5,《螢火蟲、幽靈化或如佛一樣——評賈平凹新作《帶燈》,《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3期,16000字。《新華文摘》2013年第?期全文轉載。

    本文認為,《帶燈》在賈平凹寫作歷程中幾乎具有總結性的意義,這倒不是因為它居于這個漫長歷程的尾部,或者說藝術更加高妙;更根本的在于它具有如此強勁的突破性的意義,然而,突破又不得,這就是對過去的終結,也是試圖面向未來轉折的不可能。這項關乎過去的終結的意向,其實也是要了結當代文學由來已久的宿愿。本文在歷史語境去把握這部作品包含的現實的和美學意義,去揭示現代以來的中國文學試圖去建立的一種正面積極的有歷史介入和承擔的人物形象,這種建構始終遇到困難和賈平凹做出創新努力。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階段性成果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人文文化與文化高品質發展論略》

    陳曉明

    文章

    《光明日報》,2012年2月15日

    4500

     

    2

    《漢語文學的“逃離”與自覺——兼論新世紀文學的“晚郁風格”》

    陳曉明

    論文

    , 《當代作家評論》 2012年第2期,第99-116頁。

    22000

    被引2

     

    新世紀漢語文學的“晚郁時期”

    陳曉明

    論文

    《文藝爭鳴》,2012年第2期

    23000

    被引2

    3

    《去歷史化的大敘事—20世紀90年代以來“精神中國”的文學建構》,

    陳曉明

    論文

    《文藝研究》,2012年第2期,第18—25頁。

    17500

    被引6

    4

    《感性解放引導的現代藝術觀念變革——“視聽文明”到來之際的美學反思》

     

    陳曉明

    論文

    《南方文壇》,2012年第3期

    22000

    被引3

    5

    《歷史盡頭的自覺——新世紀中國長篇小說的審美流變》

    陳曉明

    論文

    《社會科學》(上海),2012年第8期

    31000

     

    6

    “鑿空”西部的神秘——評三位作家的“生活意識”

    陳曉明

    論文

    《文藝爭鳴》2012年第12期·

    15000

    被引1

    7

    在地性與越界——莫言小說創作的特質和意義

    陳曉明

    論文

    《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1期

    25000

    被引5

    8

    文學如何反映當下現實?

    陳曉明

    論文

    《文藝研究》2012年第12期

    16000

    被引

    9

    《螢火蟲、幽靈化或如佛一樣——評賈平凹新作《帶燈》,

     

     

    《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3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期全文轉載。

    16000

    《新華文摘》2013年第14期全文轉載

    被引2次

    獲《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度優秀論文獎

    10

    《穿過“廢都”,帶燈夜行——試論賈平凹的創作歷程》

     

     

    《東吳學術》2013年第5期。

    ,53000字

     

    11

     

    《“震驚”與歷史創傷的強度——閻連科小說敘事方法探討》

     

     

     

    《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5期

    15000

     

     

    12

    《室內“硬寫”的改造:丁玲<一天>讀后》

    姜濤

     

    《文藝爭鳴》2014第6期,

    15000

     

    13

    《滬上“八大女明星”與丁玲的“夢珂”》,

    吳曉東

     

    《文藝爭鳴》2014您第5期

    16000

     

    14

    《<山山水水>中的政治、戰爭與詩意》

    吳曉東

     

    《文學評論》2014年第4期,

    16000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久99大香线蕉|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琪琪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