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10&ZD133)首席專家馮曉青教授和子課題負責人楊利華副教授共同編著的《中國專利法研究與立法實踐》、《中國著作權法研究與立法實踐》,已于2014年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此兩書是該項目階段性成果,與在2013年出版的《中國商標法研究與立法實踐》形成了一個關于知識產權法規文獻與信息以及知識產權大事記系列。
《中國專利法研究與立法實踐》一書,對現行中國專利法和專利制度進行了一定的理論研究、整理和綜述,如其中“中國專利法研究綜述”,側重于我國關于專利法研究狀況的考察,在占有大量現有文獻的基礎上,梳理了我國專利法研究的有關成果并就其相關特點進行了歸納,提出了推動我國專利法研究的思路和建議。除此之外,主要就中國專利法律及相關規范部分進行了系統的收集和整理。該書收錄了從我國第一部專利法規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到最新的現行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等重要行政法規和部分重要行政規章、司法解釋,以及不同時期立法修改的立法說明等,可視為紙質版的“中國專利法規資料庫”。這些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學習和研究我國專利法的重要資料。
同時,《中國專利法研究與立法實踐》一書,系統梳理了我國專利制度一系列重要事件。其“中國專利法大事記”專版,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了自清末以來,北洋政府、南京政府、解放區政府、新中國早期,以及1978年以來我國專利法相關的重大事件。本部分內容,也是了解我國專利立法及其實踐的重要資料,可視為“中國專利法大事信息庫”。
著作權法是調整著作權關系,保護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相關權人的利益,促進作品傳播和利用的知識產權法。我國自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的制定到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實施,已逾百年。系統總結和分析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無疑具有獨特的學術和資料價值。作者在展開所承擔的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的研究過程中,全面系統地整理了我國著作權法的歷史資料,在此進行編輯整理和分析研究。本書還收錄了部分對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書分理論探索、中國著作權法律及相關規范、中國著作權法大事記三部分。
理論研究部分,包括“中國著作權制度歷史概述”、“中國著作權法第一、二次修改與完善研究”、“中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與完善研究”、“中國著作權法研究綜述”等專題論文。其中,“中國著作權制度歷史概述”,從宏觀視野對我國著作權法的產生和發展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概括和總結;“中國著作權法第一、二次修改與完善研究”,針對我國《著作權法》在2001年和2010年兩次修改的背景、原則,特別是修改的具體內容作了詳細介紹和研究,有助于對中國著作權制度的改革和發展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中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與完善研究”,以著作權法原理為指導,以我國現行《著作權法》、2012年《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征求意見稿和“送審稿”等為考察對象,結合我國著作權法立法和司法實踐,并在借鑒和參考國外著作權立法和司法實踐基礎上,對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和完善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建議,對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對著作權法理論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國著作權法研究綜述”,側重于我國關于著作權法研究狀況的考察,在占有大量現有文獻的基礎上,梳理了我國著作權法研究的有關成果并就其相關特點進行了歸納,提出了推動我國著作權法研究的思路和建議。這些研究,對于從歷史發展角度宏觀地了解我國著作權法制動態及相關的著作權立法實踐和研究,對于我國《著作權法》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著作權法律及相關規范”部分,收錄了從我國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到現行《著作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等重要行政法規和部分重要行政規章、司法解釋,以及不同時期立法修改的立法說明等,可視為紙質版的“中國著作權法規資料庫”。這些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學習和研究我國著作權法的重要資料。
“中國著作權法大事記”,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了自清末以來,北洋政府、南京政府、解放區政府、新中國早期,以及1978年以來我國著作權法相關的重大事件。本部分內容,也是了解我國著作權立法及其實踐的重要資料,可視為“中國著作權法大事信息庫”。
以上兩書,在涉及知識產權研究文獻綜述、知識產權立法文獻與信息、大事記等部分,有力支持了本課題中關于知識產權法規庫建設和知識產權大事記等文獻與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的內容。除此系列著作外,課題組還將在知識產權文獻集信息整理與出版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