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國際傳播發展新趨勢與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研究”工作簡報第二期

    2015年06月24日16:08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課題組召開國際傳播理論創新研討會,探討“深度去西方中心化”傳播范式

    2014年12月13日,在本項目的支持下,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和傳播政治經濟學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國家、民族與地緣政治:國際傳播理論創新研討會”在中傳國際交流中心召開。本項目子課題負責人之一、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傳播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趙月枝作主旨發言。她從“深度去西方中心化”出發,提出重寫多主體國際傳播敘事的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

    武漢大學單波教授從跨文化思維的角度,解構了跨文化傳播的基本面向,提出了兩個“霍爾”的知識遺產。北京大學王維佳副教授提出從“認同的政治”的角度,理解現代國家概念的重要性。中國社會科學院姜飛研究員分析了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學術史,認為理清學術創新的脈絡和倫理基礎十分重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郭金月梳理了“民族-國家”和現代國際體系誕生的歷史以及演變軌跡。新疆大學鄭亮副教授從民族與國家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國際傳播中話語體系危機。華東師范大學吳暢暢副教授以地方工人報紙為例,分析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背景下工人自主辦報的歷史實踐。中國傳媒大學張志華則從“全球南方”的分析出發,提出知識創新的認識論正義問題。人民論壇雜志社譚峰解讀了跨國公司的跨文化傳播策略。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姬德強和外國語學院段宜飛聚焦于微信的跨國進程,提出多主體的參與和國際傳播秩序的慣性是創新新媒體國際傳播理論的兩個起點。

    中國傳媒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代傳播》主編胡智鋒教授、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劉昶教授、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董關鵬教授和《文化縱橫》雜志社副主編陶慶梅女士受邀進行了精彩的專場點評,從理論、實踐和價值觀等角度,就國際傳播理論創新發表了真知灼見。趙月枝教授、龍耘教授、張磊和周亭副研究員分別擔任了專場主持。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等地共五十余名師生旁聽了本次會議。

    二、聚焦國際話語權等核心問題,課題組發表多篇成果

    2014年下半年,本項目研究團隊圓滿完成了第五階段各項研究工作,各子課題組已完成了本項目最終書稿以及報告的初稿,著重圍繞國際話語權及其體系建構的核心問題、媒體融合和中國夢的國際傳播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光明日報》《現代傳播》《新聞大學》等國內核心刊物上共發表論文8篇。

    首席專家胡正榮教授先后接受《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專訪,發表了《融合:體制機制創新是關鍵》、《精準傳播是提升國際傳播效果的關鍵》,對我國媒體融合重心問題、我國話語權的關鍵所在談了自己的看法。對于前者,他認為傳統媒體不僅要改變觀念,用互聯網思維設計自己的產品體系、產品架構、再造業務流程,更要在體制機制上創新,這是媒體融合的關鍵核心所在。對于后者,他認為,以社交媒體為核心的全媒體時代,單一價值、單向度的“撒胡椒面”式的傳播必然失敗。精準傳播是全媒體時代最有效的傳播方式,針對性越強的傳播效果越好。這就要求我們在國際傳播過程中,根據不同人群制定有針對性的傳播策略和戰略,絕不能用一個方案適用于所有國家、所有人群。甚至相同內容的產品,也要根據用戶的接受習慣制作不同的版本。

    胡正榮教授還與課題組成員李繼東研究員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如何構建中國話語權》一文,深入分析了我國話語權構建存在著話語設置的統領性和媒體議題設置能力不強等三大問題,并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主動設置國際議題和發揮多主體聯動力量等對策。該文發表被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十多家網站轉載,并全文收錄到《新華文摘》。胡教授還與張磊副研究員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了《傳播研究:互聯互通時代的路徑重組》,探討了新時代傳播學研究重構和轉型問題。

    此外,課題組成員姬德強博士在《中國社會科學報》和《現代傳播》發表了《“中國夢”國際化傳播的支點》《探索中國國際傳播的話語創新與能力建設:2014“中國傳播論壇”綜述》,聞迪生在《現代傳播》發表了“《環球時報》社評:主流話題與民間表達”一文。

    三、關注傳媒全面轉型,出版2014年度“全球傳媒藍皮書”、“新媒體前沿”

    全球傳媒已步入數字常態時期,世界傳媒業也開啟了全面戰略轉型,內容生產、商業模式等均在重構,這深刻地影響著國際傳播發展模式,也促使現代傳播體系的構建,為此,2014年度兩書聚焦這一趨勢,分析了全球數字內容產業和全媒體轉型。

    《全球傳媒發展報告(2014)》(全球傳媒藍皮書)圍繞數字內容產業這一主題,共分總報告、國家篇和專題篇三大板塊梳理和分析2013年-2014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傳媒發展態勢。總報告從發展總貌、行業和市場變化三個層次分析了2013年-2014年全球傳媒發展情況,特別是數字內容。國家篇從總體發展概況、行業與市場結構和發展趨勢三個層次分別梳理和分析了2013年-2014年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和俄羅斯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傳媒數字內容產業發展;專題篇則從數字內容生產、流通和視營銷討論了全球電視節目、北歐數字內容產業、信息產業內容、Netflix 轉型和移動社交APP等9個專題。全書認為,2013年起全球傳媒步入數字常態時代的全面戰略轉型期,數字理念已經深入到傳媒業產銷的各個環節,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數字文化,由此,全球傳媒消費行為和內容生產方式開始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傳媒企業戰略由過去數字化轉型向基于數字社會的全面轉型轉變。

    《新媒體前沿2014》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從電子商務到社交媒體,新媒體形態和新媒體業務的快速拓展,在給傳統媒體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新思維和新業態。國內傳統媒體全媒體轉型的經驗表明:全媒體轉型不是空談概念、也不是脫離傳統業務另起爐灶,而是依托原有核心業務、引入互聯網思維、創新商業模式、整合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競爭力再造。本書結合中國、日本、韓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等國家的新媒體發展概況,對深圳廣電集團、世界三大通訊社、《赫芬頓郵報》、斯普林格出版集團、南都、澎湃新聞、鳳凰新媒體等機構的全媒體發展軌跡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本書還圍繞傳統媒體轉型路徑、社交網絡音樂集成傳播、OTT TV、傳統出版商APP應用、年度新媒體技術動態、美國政府互聯網管制、中國信息傳播產業國家戰略和產業格局等專題展開研究。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91|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xxxxbbbb国产精品|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