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在2014年度根據該項目各子項目的內容設計,對研究內容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發表不少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為主題發言和一般發言內容得以宣讀,有些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期刊和論集中得以發表,課題的研究得到較大進展。下面為首席專家和各子課題主要階段性成果:
1. 首席專家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A.發表以下6篇學術論文
1. The Khotan varieties of Uyghur as seen in Jarring’s transcription. In. Ildikó Bellér-Hann, Birgit N. Schlyter and Jun Sugawara (eds.), Kashgar revisited. Uyghur studies in memory of Ambassador Gunnar Jarring. Istanbul: Swedish Research Institute in Istanbul, 61-69.
2. A Chinese-Uyghur bilingual fragment of the Altun Yaruk Sudur. In: Elisabetta Ragagnin Jens Wilkens (eds.), Kutadgu Nom Bitig, Festschrift für Jens Peter Laut zum 60.Geburtstag.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611-619.
3. An Old Uyghur fragment from the Berlin Turfan collection on the three unwholesome actions of the body. In: Hatice ?irin User, Bülent Gül (eds.), Yal?m Kaya Bitigi. Osman Fikri Sertkaya Arma?an?. Ankara: ?ncü Bas?mevi, 639-644. (Türk Kültürü Ara?t?rmalar? Arma?an Dizisi 10.)
4. Two different mu in Modern Uyghur. In: Nurettind Demir, Bisel Karako?, Astrid Menz (eds.), Turcology and linguistics, ?va ?gnes Csató Festschrift, Ankara: Hacettepe ?niversitesi Yay?nlar?, 461-467 (ISBN: 978-975-491-367-5).
5. Berlin and St. Petersburg Fragments of the Praise of Dharmaprabhāsa. In: Yarmakan, Semih Tezcan’a Arma?an. Abant ?zzet Baysal ?niversitesi Sosyal Bilimler Enstitüsü Dergisi, Cilt:13, Y?l:13, 13:431-441 (ISSN: 1303-0035)
6. On the Old Uyghur translations of the Buddhāvata?saka-Sūtra, In: T. Ikeda ed., East Asian Studies: Collection of Articles in Honour of Retirement of Professor Takata Tokio, Kyoto: Rinsen Book Company.
B.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情況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5次,其中國外舉辦的國際會議3次,國內舉辦的國際會議2次,作主旨發言1次,一般發言4次。參加國內會議2次,發表主旨發言2次,一般發言1次。
2. 子課題1 :《維吾爾語中的早期漢語借詞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從《中國突厥語言詞源學研究學術研討會》重大課題中本人承擔的子課題《維吾爾語中的早期漢語借詞和蒙古語來源詞語研究》現在搜集第一手材料告一段落。主要是Rybatsky用英文撰寫蒙古語借詞,由努日亞和迪拉熱木譯成了漢語。
子課題負責人力提甫·托乎提教授在2014年發表了以下相關論文:
1、 <Balilarni? Til ?zl??türü?idiki A?qu?luq M?zgil W? Ata-Anilarni? M?jburiyiti>, <?inja? Pidagogika Universiteti Ilmiy ?ornili>(ISSN1007-8908; CN65-1039/G4-W; 字數:3.1萬), 2014-yil, 1-san, 21-30-b?tl?r. (<兒童習得語言的關鍵期與父母親的義務>,<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21-30頁。)
2、 《論現代維吾爾語人稱語綴與主語和語氣力度間的一致關系》,《語言科學》(ISSN 1671-9484/CN32-1687/G),第13卷第四期(總71期),2014年7月,第337—354頁,科學出版社。(字數:2.2萬)
3、 A Historical Survey on Vowel Raising in Uyghur, Aktualniye Woprosi Tyurkologi?eskix Issledowaxiy (sbornik statey k 75-letiyu B.G.Guzewa), (Izdatelstwo PXGA, Sant-Peterburg, 2014,Pp.300—309, (ISBN 978—5-88812-675-2)(《對維吾爾語元音提升的歷時探索》,收錄在A. W. 奧布拉佐夫主編《突厥學研究中的現實問題》——紀念W. G. 古則瓦教授誕辰75周年論文集, 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學系論叢,科學出版社,2014。)(字數:1.5萬)
3. 子課題2:《維吾爾語中固有突厥語詞語的詞源學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1. 主要是選擇200多條詞匯和20多條詞綴以詞源學的角度描寫。
2. 作為課題組成員本人最近研究成果即本人發表的論文有:
[1] 《玄奘》研究中的疑難問題”
[2] “《金光明經》修改的內容”
[3] “論古文獻轉寫”《維吾爾歷史文化研究論文集
著作1部:《現代維吾爾語與現代土耳其語語法比較研究》80萬字,民族出版社,2014年。
主要參加會議和科研
2014年06月20-23在烏魯木齊參加新疆大學姆艾利木古文獻與術語學研討會
2014年10月7-9日參加維吾爾語言文學系慶學術研討會
將要做的工作
明年繼續以詞源學角度詳細注釋500多條詞匯和100多條詞綴。過去的一年我們是嘗試性的描寫,今后,以正式的、認真的、以詞源學的角度加以描寫維吾爾語中固有突厥語詞和詞綴。
成員熱孜婭·努日發表的論文
1、論《常啼菩薩求法故事求法故事》編寫年代,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2、《回鶻文常啼菩薩的求法故事》維文解析,《源泉》,2014年2,4,5,6期(連載)
3、淺談維吾爾語網絡新聞翻譯存在的問題,《當代傳播》(維文),2014年第3期
4、淺析維吾爾語親屬稱謂的詞源問題,《語言與翻譯》,2014年第4期
4. 子課題3:子課題《維吾爾語中的阿拉伯語,波斯語來源詞語的語源學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子課題負責人阿布都魯甫負責撰寫《第一章 維吾爾語中的阿拉伯語,波斯語來源詞匯成分的語義類別》(七萬字)并把關全部章節的定稿;西北民大阿依努爾博士負責《第二章 維吾爾語中的阿拉伯語,波斯語來源詞語的借入時期及其特點》(六萬字);012屆博士生馬合素德同學負責《第三章 維吾爾語中的阿拉伯語,波斯語來源詞語語義演變的特點》(六萬字);012屆博士生古麗阿依木同學負責《第四章 維吾爾語中的阿拉伯語,波斯語來源詞語的語言學考釋》(六萬字))。
在2014年里,作為階段性成果,阿布都魯甫在《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第二期上發表了《文獻<伊米德史>的研究狀況及其前景》為題論文一篇。6月19日在烏魯木齊召開的《維吾爾文獻與術語研究全國研討會》上宣讀了《文獻伊米德史對現代維吾爾文正字法以及術語研究的啟示》的論文。在10月23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維吾爾語研究全國研討會》上宣讀了《論維吾爾語中的派生現象》的論文。
總的來講,本課題組2014年的工作進度緩慢。原因是阿依努爾博士畢業被分配到西北民大上班;馬合素德(在蘭州)和古麗阿依木(在德國)正在寫博士畢業論著。
此外,正在敦促各成員在各自負責的子課題工作范圍內也要抓緊,盡快跟上來。
5. 子課題4: 哈薩克語詞源研究
1 整體進展情況
1.1 只做了分散的零星研究,發表的一些論文,參加學術會議
1.2 整體的研究設計于2015年春季召開分工會議,在分散研究的基本上,具體落實章節
1.3 包拉什完成其《哈薩克語詞源學研究》三分之一的任務。同時,指導一名本科生相關詞源學的畢業論文。
2 發表論文
2.1 阿力肯
1) 合著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篇
2) 參加哈薩克斯坦阿勒法拉比國立大學舉辦“哈薩克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并已發表于會議論文集;
2.2 阿依達爾
1) 《回鶻僧人如何學習漢語》(漢),——《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1);
2) 《阿布賚汗成汗年代考》(哈),——《新疆社會科學》2014(2);
3) 《阿布賚汗后的汗位繼承》(哈),——《新疆社會科學》2014(4);
2.3 木合亞提
1)《哈薩克諺語的歷時研究》(哈),——《新疆社會科學》2014(3);
另提交新疆社會科學一般項目《文化語言學視野下的哈薩克語詞匯研究》,正在接受審定
2.4 包拉什
1) 哈薩克斯坦法拉比國立大學論文集發表題為《畜牧用語詞語之考》
3 參加學術會議
3.1 阿力肯
1) 參加哈薩克斯坦阿勒法拉比國立大學舉辦“哈薩克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并已發表于會議論文集;
2) 參加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語言文學系召開的“第二屆全國維吾爾語言文學學術研討會”,并提交論文1篇;
3) 參加中央民族大學哈薩克語言文學系召開的“全國哈薩克語言文學教材學術研討會”,并宣讀論文1篇;
3.2 張定京
1) 2014-11-15—16:主辦并參加《2014全國高校哈薩克語教材建設研討會》,宣讀《高校哈薩克語系列教材編寫進展情況》論文。
2) 2014.10.11-12日參加北京語言大學、日本金澤大學主辦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語言資源研究所承辦的《首屆中國語言資源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新疆多民族語言有聲調查與數據庫建設”項目實施思路》論文
3) 參加2014.10.24-25《中央民族大學第二屆全國維吾爾語言文學學術研討會》,宣讀《突厥描寫語言學方法論述略》論文。
4) 2014.10.26-28《北京市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與國際接軌學術研究會》宣讀論文《中央民族大學哈薩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與國際接軌情況匯報》。
5) 2014.11.22-23日參加北京語言大學主辦的“第三屆類型學視野下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高峰論壇”,宣讀論文:《論語法單位:以哈薩克語為例》。
6) 2014.12.5-6日:參加“中國周邊國家語言文化論壇”,宣讀論文《國內哈薩克語使用情況》。
6. 子課題5:《西部裕固語詞源研究》
該子課題負責人提出退出項目組的書面申請,本年度沒有科研成果。子課題負責人及其成員有變更,請見變更表。
7. 子課題6:《撒拉語詞源研究》
1. 完成了階段性研究成果,論文“撒拉語與土庫曼語的共同詞源詞匯成分”
2. 擬完成的課題主要成果:專著 《撒拉語詞源研究》的第一章“撒拉語中的古代突厥語詞語”,由碩士研究生哈提木汗?阿不力提甫承擔,她將作為學位論文完成這一章。
3. 第四章 “撒拉語固有突厥語詞語語義演變的類型和特點”由碩士研究生阿布都外力?卡迪爾承擔,他將作為學位論文完成這一章。
4. 第五章 “撒拉語常用詞匯的語源學考釋 ”將由子課題負責人本人完成。
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如研究所需要的主要參考資料已經發送到位,研究的大致框架和要求已經布置完畢。元旦后,開始著手撰寫。計劃2015年12月完成初稿。
5. 第二章 “撒拉語中漢語借詞的分類和特點”和 第三章 “撒拉語中藏語借詞的語源學分析”由本課題成員馬偉教授承擔。2015年3月之前,確認是否能完成。視具體情況進一步落實。
2015年度本課題將嚴格按照課題設計內容,對研究內容進行逐個研究,力求爭取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為該課題的順利完成做關鍵性研究工作。以目前為止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為明年《中國突厥語族語言詞源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功召開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