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跟蹤管理,提高項目完成質量和基金使用效益,不斷推出代表國家水準的優秀成果,全國社科規劃辦對2010年度和2012年度立項的273個基礎研究類重大項目進行中期檢查和評估。結果表明,這批項目總體進展順利,階段性成果豐碩,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初步統計,自立項以來,這批重大項目共推出著作類成果50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4500多篇,在《中國社會科學》等頂級刊物上發文100多篇,被SCI、EI、SSCI國際三大引文索引收錄40余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轉引600多次,有30多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9項成果成功申請國家專利,3部專著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F摘錄編發部分集成式成果、大型叢書及代表性論文目錄。
國家社科基金在研重大項目推出的部分代表性成果目錄
序號 | 項目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期刊 |
1 | 10&ZD057 | 中國共產黨口述史料叢書 | 陳夕等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2 | 10&ZD057 | 中國共產黨歷史日志 | 陳夕等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3 | 10&ZD069 | 南京通史·清代卷 | 夏維中主編 | 南京出版社 |
4 | 10&ZD069 | 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江蘇卷 | 夏維中等 | 中華書局 |
5 | 10&ZD074 | 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 | 劉克祥等 | 人民出版社 |
6 | 10&ZD075 |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1842-1991)(上、下卷) | 趙德馨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7 | 10&ZD080 |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第8、9、10卷) | 郝春文等 | 社科文獻出版社 |
8 | 10&ZD088 | 蒙元史研究導論 | 陳得芝 | 南京大學出版社 |
9 | 10&ZD089 | 楚國銅器與竹簡文字研究 | 李天虹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0 | 10&ZD090 | 北京大學藏秦代簡牘選粹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 | 人民美術出版社 |
11 | 10&ZD091 | 初識清華簡 | 李學勤 | 中西書局 |
12 | 10&ZD093 | 近代中國老莊學研究 | 劉固盛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3 | 10&ZD099 |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初版本經典(叢書) | 吳義勤等 | 文化藝術出版社 |
14 | 10&ZD103 | 巴蜀兩漢思想家全集 | 鐘桂玲等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5 | 10&ZD103 | 全北魏東魏西魏文補遺 | 韓理洲等 | 三秦出版社 |
16 | 10&ZD103 | 全三國兩晉南朝文補遺 | 韓理洲等 | 三秦出版社 |
17 | 10&ZD103 | 古典文獻論叢(增訂本) | 趙逵夫 | 中華書局 |
18 | 10&ZD104 | 全宋筆記第六編(第一、二、三、四、五冊) | 燕永成等 | 大象出版社 |
19 | 10&ZD109 |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 | 安平秋主編 | 鳳凰出版社 |
20 | 10&ZD109 | 日本國會圖書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 | 安平秋主編 | 鳳凰出版社 |
21 | 10&ZD110 | 交融與互動:藏彝走廊的民族、歷史與文化 | 石碩等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2 | 10&ZD116 | 《元朝秘史》校勘本 | 烏蘭 | 中華書局 |
23 | 10&ZD120 |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 | 裘錫圭主編 | 中華書局 |
24 | 10&ZD123 | 納木依卷 | 趙麗明等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25 | 10&ZD123 | 中國西南瀕危文字圖集 | 趙麗明等 | 學苑出版社 |
26 | 10&ZD131 | 新編宋濂全集 | 黃靈庚編校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7 | 10&ZD131 | 重修金華叢書 | 黃靈庚主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8 | 10&ZD131 | 金華宗譜文獻集成 | 黃靈庚主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9 | 10ZD&128 | 海峽兩岸語言及詞書研究 | 馬重奇等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30 | 12&ZD115 | 簡帛醫藥文獻校釋 | 周祖亮 | 學苑出版社 |
31 | 12&ZD122 | 當代哲學經典——倫理學卷 | 鄧安慶主編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32 | 12&ZD123 |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5卷) | 劉放桐 | 華東師大出版社 |
33 | 12&ZD123 |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15卷) | 劉放桐 | 華東師大出版社 |
34 | 12&ZD125 | 存在與超越——海德格爾與西哲漢譯問題 | 孫周興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35 | 12&ZD128 | 中國基督教史研究 | 陶飛亞等 | 上海大學出版社 |
36 | 12&ZD128 | 英斂之集(上、下) | 周萍萍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37 | 12&ZD137 | 新中國出土墓志·陜西[叁] | 故宮博物院 | 文物出版社 |
38 | 12&ZD137 | 新中國出土墓志·江蘇[貳] | 故宮博物院 | 文物出版社 |
39 | 12&ZD143 | 元典章(點校本) | 陳高華等 | 中華書局 |
40 | 12&ZD151 | 冶金考古Ⅲ:中國古代金屬冶鑄文明新探 | 陳建立 | 科學出版社 |
41 | 12&ZD154 | 羅隱集系年校箋 | 李定廣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42 | 12&ZD154 | 張說集校注 | 熊飛 | 中華書局 |
43 | 12&ZD156 | 唐詩選注評鑒(上、下冊) | 劉學鍇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44 | 12&ZD160 | 清詩話三編 | 張寅彭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45 | 12&ZD160 | 校輯近代詩話九種 | 王培軍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46 | 12&ZD167 | 魯迅藏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版) | 北京魯迅博物館主編 | 中央編譯出版社 |
47 | 12&ZD177 | 甘肅合水太白方言自然口語語料類編 | 陳立中 | 南京大學出版社 |
48 | 12&ZD179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 | 段晴 | 上海中西書局 |
49 | 12&ZD179 | 于闐·佛教·古卷 | 段晴 | 上海中西書局 |
50 | 12&ZD233 | 漢畫總錄——南陽卷 | 凌皆兵等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51 | 12&ZD234 | 西藏薩迦寺系列叢書吉祥薩迦、薩迦普巴金、薩迦大黑天 | 曹立君 | 中西書局出版 |
52 | 10&ZD057 | 論傳統文化在近代中國的命運 | 金沖及 | 中國社會科學 |
53 | 10&ZD062 | 西學東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 汪信硯 | 中國社會科學 |
54 | 10&ZD064 | 以人觀之、以道觀之與以類觀之——以先秦為中心看中國文化的認知取向 | 楊國榮 | 中國社會科學 |
55 | 10&ZD072 | 《論語》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形態 | 樊和平 | 中國社會科學 |
56 | 10&ZD072 | 現代中國社會價值共識的意識形態期待 | 樊和平 | 中國社會科學 |
57 | 10&ZD073 | 面向語言處理的計算與認知取向 | 周建設 | 中國社會科學 |
58 | 10&ZD078 | 典與清代地權交易體系 | 龍登高 | 中國社會科學 |
林展 | ||||
59 | 10&ZD126 | 漢語話題句中語跡的神經機制研究 | 楊亦鳴 | 中國社會科學 |
劉濤 | ||||
60 | 12&ZD108 | 系統創新 全面發展 走向世界:關于十二五時期中國哲學社會創新體系建設的思考 | 任平 | 中國社會科學 |
61 | 12&ZD109 | 《詩》學與心性學的開展 | 王博 | 中國社會科學 |
62 | 12&ZD123 | 古典實用主義的分野及其當代效用 | 陳亞軍 | 中國社會科學 |
63 | 12&ZD133 | 從復合制國家結構看華夏民族的形成 | 王震中 | 中國社會科學 |
64 | 12&ZD134 | 皇帝“私”禮與國家公制:“開元后禮”的分期及流變 | 吳麗娛 | 中國社會科學 |
65 | 12&ZD162 | 高麗俗樂的中國淵源 | 王小盾 | 中國社會科學 |
66 | 12&ZD173 | 當代中國語言生活中的問題 | 李宇明 | 中國社會科學 |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