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楚人后裔的天府之殤:生物考古視角下的老官山墓

    原海兵2014年09月18日15:2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展開,西南地區先后積累了營盤山、紅橋村、新一村等一大批人骨資料,大大推動了西南地區生物考古研究的發展。比如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的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就是其中的代表。

    老官山漢墓發現展示先民遷移流變

    老官山漢墓位于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土門社區衛生站東側,于2012年7月開始由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隊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考古隊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西漢時期土坑木槨墓4座,出土大量漆木器、陶器、少量銅器和鐵器等珍貴遺物。經研究推定M1為西漢武帝時期,M2、M3、M4三座年代為景、武時期。從墓葬形制和出土遺物分析,應是一處有較高身份地位的西漢木槨墓墓地。4座漢墓埋葬的6位墓主遺骸保存均較好,尤以M1保存人骨最佳。

    考古學中常通過墓葬形制、規模、隨葬器物等來推測研究墓主人的身份。如果隨葬品中出土有竹木簡、璽印封泥抑或器物銘文,則被普遍認為是推測墓主人具體身份最直接有效的證據。

    在M1出土的漆器上有 “景氏”銘文。據文獻記載景氏曾為楚之望族,如《楚辭補注》載“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在以往湖北地區的考古發現中,如當陽季家湖楚城遺址出土“秦王鐘”,包山楚簡、江陵九店東周楚墓璽印、楚國銅器等上均有“競”字銘文發現,據學者考證“競”即為“景”。景氏是楚國最為顯貴的家族之一,族人多擔任楚國要職。也有學者認為景氏為楚項氏。

    西漢初年景氏貴族遷至關中一帶,“攘竟(境)蕃蘅(衛)”,具體位置可能在今咸陽市渭城區的長陵故城遺址附近。在西漢時期,還有一支景氏入遷蜀地。發掘者據“景氏”銘文、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推測老官山墓主應與入遷蜀地的 “景氏”貴族有關。如果歷史果真如此,我們可以視老官山墓主為楚人后裔,抑或與楚人后裔有密切關系。

    生物考古揭示古人體態發展

    根據人骨鑒定方法可知M1包含兩例個體,男女各一例,男性死亡年齡大致在45歲左右,女性大致在40歲左右。M1為一男一女合葬,當屬夫妻合葬。

    西南地區以往的考古也曾發現過雙人或多人合葬,但由于骨骼保存狀況普遍較差,除了判定個體數外,無法給予具體的性別、年齡等信息的判定,故長期以來考古工作者未能確定這些雙人或多人合葬墓到底是同性合葬還是異性合葬,人骨間的關系如何也無法肯定。囿于西南地區文獻資料的缺乏,目前尚不能推定這一地區何時開始實行夫妻合葬的葬制,但從老官山M1的情況來看,其一男一女兩位成年人,當屬夫妻合葬在西南地區的具體反映。據此我們認為,漢代不僅是中原地區夫妻合葬廣為普及的時期,同時也是巴蜀地區夫妻合葬開始、葬制逐步漢化、喪葬文化廣泛融入漢文化的重要歷史階段。

    身體發育、疾病狀況是反映古人生活狀態的重要指標。在生物考古研究中通常稱之為古病理學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古人的疾病、創傷和人工畸形等。

    通過觀察發現M1男性墓主全身骨骼發育均較為強壯,尤其是上肢左側肘關節和右側肩關節周圍肌嵴發育最為顯著,這些肌嵴可能與兩側上肢長期用力內翻,上肢肌肉群不斷內收與拉伸活動有關,結合歷史材料我們認為可能與墓主日常的張弓射箭活動相關。另外,墓主的兩側股骨頸處(兩側髖關節)可見所謂的“騎馬人小平面”發育,這預示著墓主可能有長期的騎乘行為。此外,墓主下肢膝關節、踝關節周圍均有發育的肌嵴,尤其是骨骼兩端表現明顯。綜合分析,M1男性墓主生前可能有長期的騎馬、張弓射箭等行為,可能曾有一段戎馬生涯或者在生活中是一個尚武、愛好騎射的游獵者。目前在山東、河南、四川等地發現的漢代畫像石中常見到人物于馬背上張弓射箭的場景,如河南禹縣出土的漢代獵虎像磚等。M1男性墓主骨骼發育情況,也許印證了畫像石描繪的生活圖景,反映出當時人們的一種真實的生活狀態。

    此外,M1男性墓主身高約169.91厘米,女性墓主身高約160.22厘米,與同時同地人群相比,身材均較為高大健碩。尤其是男性墓主表現尤為突出,其身體整體發育狀況不僅遠超西南地區的古代人群,同時也超過西南地區現代人群的平均水平,甚至超過我國北方地區很多地點的古代人群。

    從生物考古角度來看,我們通常用人群顱面特征相似度的方法來考察人群之間遺傳特征的相關性,雖有局限性,但不失為一種有效嘗試的方法。通過研究可知,老官山M1男性墓主的顱面形態既區別于成都平原以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古蜀開明王朝晚期 (約相當于戰國早期偏晚)為代表的古蜀地人群,亦有別于湖北江陵九店東周時期和左冢楚墓所代表的楚人。其主要面部特征與楚人等南方人群相似性較多,其主要顱部形態則更多接近北方人群,是故我們推測該家族有可能在不斷遷徙流轉過程中接受了來自北方人群基因的注入。

    此外,M1墓主男女兩性身材均相對高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與北方人群相關的信息。眾所周知,北方人群身材普遍高于南方人群。有數據表明近現代人群普遍高于古代人群,人群身高有隨著時代變化逐步增高的趨勢。科學研究表明身高發育與遺傳關系最密切,后天營養與鍛煉也會對身高發育產生積極作用。從這點來看,M1墓主身高明顯高于本地的漢代人群,或許暗示其可能有北方人群基因的傳承。

    古人已經逝去,歷史的真實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得知,考古學家總是試圖通過點滴的細節來勾勒那波瀾歷史的每一頁。從生物考古的視角來觀察老官山M1墓主,只是從人體骨骼的生物學角度給予了一定的關注,是片面的,難窺全貌。要了解老官山M1墓主的詳細信息,還要結合墓葬形制、規模、出土隨葬品以及器物組合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基礎研究,再結合歷史學、文獻學、民族學等進行綜合考察才能較為全面地窺探老官山M1墓主的生平。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CKG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考古學系)

    (責編:趙晶)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福利资源国产精品999|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91精品在线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