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3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 “2014·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在拉薩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致信表示祝賀。
與會學者認為,作為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多年來,西藏堅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努力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瑞士洛桑大學研究員奧托·考波建議借鑒瑞士山區旅游業模式,促進中國藏區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今天的西藏,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哥斯達黎加 《共和國報》副總裁路易斯·阿爾貝托·穆尼奧斯表示,西藏正經歷著與1950年之前完全不同的發展。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西藏自治區的民眾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中享有了更多的平等。尼日利亞《人民報》編委會委員、外事部主任查爾斯·奧努奈朱告訴記者,西藏的發展經驗給非洲提供了有益借鑒。西藏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措施得當,少數民族較多的地區在改善環境的同時,經濟社會也能得到穩健發展。
西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與會者關注的焦點。“一味保守,只會停滯不前;為了發展不顧保護文化精華,則意味著背棄過去。保護和發展互補,才能使西藏所面臨的挑戰轉化為機遇。這同樣也適用于其他地區。”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李夏德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藏族文學研究室研究員諾布旺丹對此表示贊同,并以當代語境下的格薩爾史詩傳統及其多重保護實踐研究為例進行了深入闡釋。
會上,來自中、美、英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各界代表就 “西藏發展的機遇與選擇”的主題,以“西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西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和“西藏的生態與環境保護”為議題進行交流,并最終達成《拉薩共識》。(記者陸航 通訊員郝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