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如何邁向文化強國

    花建2014年06月09日09:34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如何邁向文化強國

      在邁向文化強國的征程中,諸多國內優秀文化企業通過文博會將文化產品與項目推向海外。圖為第十屆深圳文博會現場。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世界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全球意義上的強國,這體現在它們具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能夠強有力地捍衛國家利益,在跨區域甚至世界范圍內顯示自己的影響,并且能夠率先提出和實踐全球性的議題。而所有這些都需要富有創造性和遠見卓識的大戰略。這個大戰略是體現國家使命和人類福祉、歷史規定性和主動創造性相統一的愿景、制度、路徑和步驟的總和,是歷史視野、科學頭腦、實踐理性、操作智慧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大國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文化實力的精髓。

      在闊步走向世界的歷史征程中,我們莊嚴承諾:中國邁向世界強國之路,是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這與歷史上憑借工業、科技和軍事優勢,建立跨區域乃至全球霸權,從而獲得巨額資源和財富的羅馬帝國、大英帝國等強國發展道路都不相同,也與源于基督教、希臘—羅馬文明的西方國家的文化主流理念不同。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既有“中國特色”,又有“世界意義”;既突出自主的改革與創新,又強調各國的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既傳承5000年中華文明所積淀的深刻智慧,又吸取近代以來大國興衰的歷史教訓。其偉大戰略意義在于,中國以及其他非西方大國的整體和平發展,可以不同于傳統西方大國的發展模式,可以超越傳統的不同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差異。因此,中國的大國發展之路,就需要有更堅定的文化自覺性,更強大的文化感染力,這樣才能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更廣泛的認同,才能為全人類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中國發展,決勝于文化自覺,決定于文化實力。

      

      今天,當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之時,我國新一代領導人順應時勢,提出了振奮人心的“中國夢”。可以說,這是一種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強烈的文化自信。中國夢根植于全體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是在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進程中形成的,它能凝聚每一個公民的理想、智慧和創造,并且讓它們充分涌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夢這一概念便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軟實力。

      當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還遠未完成。我國自2010年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沒有塑造出為全世界所公認的強國形象。澳大利亞報紙曾經對我國的未來發展提出過三個疑問:什么時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國來留學?什么時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更多地看中國電影、聽中國音樂、讀中國書籍?什么時候全球的消費者選購產品時,更多地選擇中國品牌?這三個問題雖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發人深省。的確,當全人類面對著一系列政治、經濟、生態方面的巨大挑戰時,當代中國所創造的文化內容還無法在科技與創新、戰爭與和平、全球治理、金融危機、宗教沖突、生態平衡等全球性主題上,給本國和世界以強大的引領,還做不到為全人類特別是青年一代提供走向未來的思想制高點和人生的理想之光。而這正是我們需要為之長期奮斗的艱巨任務。

      

      從建設文化強國的角度看,國家整體文化實力是一種基于核心價值觀念并通過文化創造、文化生產、文化貿易、文化服務而實現的感召力、吸引力、影響力體系。要構建這樣一個復合型的動態系統,必須形成強大的共同價值觀、澎湃的文化創造力、廣泛的文化輻射力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國家對整個文化體系的戰略設計、總體動員和管理能力。

      環顧全球、反觀自身,增強我國整體文化實力還有一系列薄弱環節亟待突破。以國產電視動畫片為例,已由1990年的4000多分鐘猛增至2012年的22.29萬分鐘,然而,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的精品力作卻寥寥無幾。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斷言:“中國人之所以與眾不同,有強烈的自豪感,其根源并不在于近代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的經歷,而在于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所擁有的悠久歷史。”但遺憾的是,中華文明的豐厚遺產還遠未轉化成當代的文化精品。一組數據很能說明我們面臨的問題:我國缺少以10種以上語言在全球發行1億冊以上的單部文學作品;缺少在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的電影和動畫;缺少連續演出超過10年的優秀演出劇目;缺少在全球具有偶像意義的音樂、電影和演藝明星。全球具有標志性的20多個文化獎項和文化評選,如諾貝爾獎、普利策獎、艾美獎、奧斯卡獎、金球獎、普利茲克建筑獎等,我國所占的比重很少,與世界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黨的十八大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我以為,這正是夯實我國文化整體實力的戰略重點。文化強國的重要標志是創新力,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文化創新力是全球公認的文化硬通貨,具有全球權威的影視、音樂、新聞、游戲、視覺藝術、工業、時尚、建筑設計等獎項,都以創新和創意作為首要標準。而激發全民的文化創造活力,必須在一個寬松自由、和諧開放、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保護知識產權的環境下才能實現,必須在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基礎設施和充足投入的交匯融通中才能形成,必須有工商、科技、金融、教育、貿易等領域的制度協同創新和要素優化組合。因此,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我國必須以文化體制的改革和文化機制的創新為突破口,緊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潮流,結合各地的區域發展戰略,不斷探索更加有利于文化創新的政策、路徑和方法,進一步釋放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的“紅利”。如此,中國邁向文化強國就會大有希望。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增強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研究”首席專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員)

    (責編:張湘憶)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99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2021国产精品自拍| 成人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国产精品91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