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依照“以理論基礎梳理為基礎,以中外經驗作借鑒,以構建指標體系為重點,以國家標準設計與績效評估為核心,以政策創新為目標”的總體框架,根據所制定課題總體計劃和各階段分計劃,積極展開了課題研究。
自立項一年多以來,課題組對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相關理論基礎進行了仔細的梳理,并開展了項目初期調研工作,并且根據前期的這些工作,以研究報告、學位論文的形式對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等內容進行了梳理和研究,為課題組的后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本課題自立項以來所作的工作有:
第一,2012年6月進行開題論證,國內知名的專家、教授以及文化部、省文化廳的相關領導出席論證會,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課題組認真思考了專家給出的意見,對課題總體研究計劃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第二,2012年10月,課題組人員參與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東部地區)的總結研究,進行子課題成果梳理并撰寫了總結報告,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礎。11月參加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成果驗收匯報會議,獲得了專家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第三,2012年9月至12月,在浙江省內進行了一些調研,如對寧波鄞州區的調研,此外也在蘭州、廣州、北京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并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資料。
第四,2012年11月進行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上對課題經費與工作安排進行了討論,并對研究計劃進行了細化分工并討論了重點與下一步設想,擬定本階段的任務是從理論上思考公共文化內容和績效評估指標設計框架的問題。
第五,2013年3月,舉行了一次電話會議,會上交流了目前理論研究的進展與本階段研究成果的計劃,再次討論了下半年的調研任務。
第六,2013年6月,課題組人員以學位論文的形式對公共文化服務相關問題、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及指標體系構建進行了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先鋒,為本課題的后續研究完善了理論基礎,并且在對研究方法與研究難點的認識上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第七,2013年7月,課題組人員擬定了項目初期調研階段中“展開調查研究”的計劃,將對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山西、云南、江西等省市的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公眾展開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研究。
各子課題研究進展如下:
1、子課題之一: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構建與績效評估的理論基礎研究
該子課題主要是對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文化服務的范圍、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理論梳理與研究,其成果將是整個課題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目前進展良好,對上述各方面都展開了一些研究,在此基礎上也形成了一些研究報告和論文,下一步擴大資料搜集范圍、增進學術交流,繼續深入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形成獨立的理論研究報告。
2、子課題之二:國內外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構建與績效評估的實踐與經驗研究
該子課題著重對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構建和績效評估的國際和國內經驗進行梳理,通過對國外發達國家和我國典型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評估實踐的各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為我國構建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評估提供實踐經驗方面的依據。目前進展良好,著重分析了代表性國家(美國、英國等)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背景與所采用工具、方法,包括公共文化服務的指標體系構建和績效評估的實踐和經驗;同時對國內具有代表性地區的實踐情況做了較多調查研究,目前主要對東部地區尤其是浙江省內的情況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對其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實踐模式的創新意義和局限性進行了分析。國外研究下一步將繼續深入研究代表性國家的實踐并追蹤最新動態,一方面展開更多的國際交流與調查,另一方面深入地開展比較研究與分析總結;國內研究下一步將在繼續深入研究浙江省實踐情況的同時,重點研究廣東省的創新實踐,并搜集國內其它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案例,進行對比分析與總結。
3、子課題之三: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的指標篩選與體系構建研究
該子課題是在理論分析與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通過多輪專家會議法和頭腦風暴法產生初步的公共文化服務指標,然后運用隸屬度分析、相關分析、辨別力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對初步指標進行多重的實證篩選,最終建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包括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四大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目前進展主要是對公共文化機構、文化行政部門等幾個方面展開了初步的指標體系構建與績效評估研究,為后期正式研究做了一次預演,同時對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和指標設計的內容、方法等進行了理論研究。下一步研究將緊跟子課題一和子課題二的研究成果,明確指標設計所需要關注的一系列問題,做好方法和工具使用訓練與準備,繼而再展開具體的設計過程。
4、子課題之四: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評估與動態監測研究
該子課題主要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進行績效評估與動態監測,是結合理論研究與未來公共文化政策制定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理論研究設計要轉化為現實可操作的政策的前提條件之一。 目前進展主要是對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與動態監測相關理論與基礎的研究,做好理論與方法的準備,下一步隨時跟進前幾個子課題的研究進展,要在指標體系構建完成后進行指標權重賦值與具體的績效評估,再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動態監測。
5、子課題之五: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國家標準設計研究
該子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制定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共文化服務國家標準,為我國的標準化理論開辟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推動和豐富我國標準化理論研究的發展,同時可以將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過程納入制度化和規范化的框架之內,實現規范化操作,也是各部門工作的一個可測量和可評估的依據。目前進展主要是對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的內涵及其特點、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內容進行了理論準備與研究, 具體的國家標準設計研究需要以前面幾個子課題為基礎,尚未能開展,下一步也是繼續理論與方法的準備,隨時跟進研究動態。
6、子課題之六: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制度建設與政策創新研究
該子課題主要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明確制約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體制和機制障礙,進而提出促進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制度建設和路徑選擇的政策建議。目前進展主要是對我國部分省市尤其是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現狀與制度進行了調查研究,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體制與機制障礙與建設方向進行了部分的思考討論與研究,下一步隨時跟進前面五個子課題的研究進展再進行深入研究。
二、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目前大范圍的全國展開調查研究計劃已擬定,尚未開展。在前期調研階段中只對個別的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點進行了調研,以浙江省內調研為主,此外也對其它部分省市進行初步調研,如:2012年9月去往蘭州進行實地調研并搜集了甘肅省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資料,2012年12月去往北京調研并搜集資料,2012年12月去往廣州調研并搜集廣東省資料等。調研形成的調研報告以及最終的綜合性報告中對調研內容和調研材料進行了良好的記錄和梳理,調研中所獲得的材料以及調研后形成的報告材料都進行了整理和有序保存。
學術交流方面,目前主要通過專家研討會的形式進行:2012年6月舉行本課題的開題論證會,同月也參與了另外兩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加快公共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設法制化水平研究”和“包容性公民文化權利視角下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研究”的開題論證會,在這些開題論證會上與各位專家在公共文化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相關領域進行了充分的學術交流;2012年10月初,參與蘭州大學與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價中心主辦的“公共績效治理:國際學術前沿與全球實踐經驗高端論壇”,會上與國內外專家交流了政府績效管理的學術思想;2012年10月底參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制度設計(東部)”課題的結題評審會,會上充分了解了浙江省內各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務狀況,并與國內知名的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專家進行了充分的交流;2012年11月,參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共同舉辦的“公共服務、地方治理與政府績效”學術研討會,與國內外專家進行了有關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以及績效管理方面的交流;2012年12月,參加了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首屆學習與創新城市論壇,與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了公共服務等有關問題。各種學術研討會議的會議記錄和結果也都得到了良好的保存,作為后續研究的基礎資料。
三、代表性成果簡介
1、“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浙江省綜合性課題研究報告”
該報告基于該課題下20個子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對群眾文化需求與基本文化權益、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地位、公共文化單位免費開放與公益性服務、公共文化資源供給體系、社會文化活動機制、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參與機制、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以及公共文化服務評價考核機制等九大方面進行了研究,總結了浙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的創新成果和實踐經驗,并提出了東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與標準。
該研究由于以大量的實踐研究為基礎,對浙江公共文化服務的現狀進行了良好的梳理、總結與創新研究,這對于推進浙江、東部地區甚至全國范圍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具有較大的影響,當然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更好地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也是具有較大的意義的。同時在研究過程中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相關領域的理論發展也有一個推進作用。
2、“公民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寧波市鄞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實踐與創新”研究報告
該報告主要展示了寧波市鄞州區在公民導向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相關情況,首先明確了以人為本、公民增權、公民參與、合作治理、公平正義等公民導向的理念,隨后介紹了“天天系列”、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央地合作聯辦文化等實踐探索,之后對公共文化設施、活動、服務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等制度進行了設計,同時在組織、人才、資金、技術四大方面進行保障機制建設,最后對公民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在各方面的成效以及所帶來的啟示進行了總結與研究。
該研究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理論提供了一些理論參考;同時,公民導向理念與社會力量參與模式、文化志愿者隊伍模式、央地合作聯辦文化模式等富有特色的創新實踐給其它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創新研究——以浙江省為例”研究報告
該報告主要研究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重點以浙江省作為個案進行分析。在理論層面,梳理公共文化服務及標準化相關的概念內涵,總結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相關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觀點;在實踐層面,整理國外的發展現狀,理清我國的發展歷程,并通過SWOT分析、指標評估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浙江省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層面的現狀,從而指出其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完善建議。
本研究對公共文化服務和標準化相關理論進行了探索和拓展;同時在實踐層面,本研究有助于促進現有公共文化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和均等化,有助于政府績效評估內容的定位,形成公民需求導向的政府公共服務模式,當然更重要的是在建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和實現公民的文化權益方面具有一定的影響和作用。
4、“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研究:體系構建與實證應用”學位論文
該論文首先通過梳理公共文化服務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料提出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理論基礎。隨后,依據“投入—產出”模型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邏輯框架和具體指標。借鑒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設計原理,進一步設計了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指標體系,據此合成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指數以測量2010-2011年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水平。最后,利用2010-2011年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指數數據,應用基于4E原則的客觀績效評價模型和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分別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績效評估。
該研究為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測評和績效評估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新穎的研究視角,對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基礎理論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意義。同時,運用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研究了2010-2011年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水平情況,并將各省按照服務能力和服務效果高低分別歸類分析。最后,采用多種績效評估模型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績效評估,綜合測評結果展示各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整體績效情況,并對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水平與服務績效之間的理論關系進行了初步探究。
5、“省城視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務問題研究——以浙江省為例”學位論文
該論文主要透過省城的角度,研究公共服務的發展問題,提出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規范化管理、均等化服務,有助于提升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專業化和精品化程度。浙江省在經濟建設、社會管理、生態發展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道路上也大膽嘗試、勇敢創新。通過研究浙江省的個案,分析其成功的經驗、失敗的不足,對今后深一步推進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工作具有現實的參考意義,對今后全國模式推廣更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該研究對現有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并展開相應拓展,對豐富國內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體系具有一定意義,同時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公民文化權利、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內在本質。該研究有助于政府職能內容的定位,形成公民需求導向的政府公共服務模式,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和實現公民的文化權益。
6、“我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學位論文
該論文主要通過現有理論和國內外實踐經驗的分析,總結我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構建的影響因素和價值取向,并在此指導之下,完成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初步理論構建,進而對該指標體系進行隸屬度分析、相關性分析、鑒別力分析共三個輪次的指標篩選,形成最終的我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體系,最后對31個省市自治區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績效值進行了測評排序,并研究了6個重點指標,以發現各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中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該研究對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理論的深化具有一定意義,同時通過總結公共文化服務指標設計與績效評估的實踐經驗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也能起到一個推進作用,并且通過對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評估,實現動態監測,有效配置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對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也具有良好的意義,最后通過對保障公民文化權利、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強調也能表現出良好的社會影響。
四、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2012年12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浙江省綜合性課題研究報告”作為東部地區綜合性課題的研究成果,在北京由文化部召開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2010-2012年課題評審和驗收工作會議”上進行了展示、宣傳與交流,并最終被評定為優秀,獲得了充分肯定。
階段性成果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浙江省綜合性課題研究報告” |
胡稅根,錢勇晨,王振,鞏家興等 |
研究報告 |
2012年10月報浙江省文化廳,2012年11月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 |
9萬 |
2012年11月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2010-2012年課題評審和驗收工作會議”上獲評“優秀” |
2 |
“公民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寧波市鄞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實踐與創新” |
胡稅根,翁列恩,錢勇晨,王振,鞏家興等 |
研究報告 |
2013年5月報寧波市鄞州區文廣新局 |
6萬 |
|
3 |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創新研究——以浙江省為例” |
胡稅根、吳蕓蕓、李幼蕓等 |
研究報告 |
2013年9月擬報浙江省文化廳 |
6萬 |
|
4 |
“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研究:體系構建與實證應用” |
曹天龍 |
學位論文 |
2013年5月 |
10萬 |
|
5 |
“省域視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務問題研究——以浙江省為例” |
吳蕓蕓 |
學位論文 |
2013年5月 |
5萬 |
|
6 |
“我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
盛禹正 |
學位論文 |
2013年5月 |
6萬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