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立項半年多來,認真執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管理的相關規定,積極把握工作進度,整個項目的實施正按預定計劃推進。本重大招標項目在首席專家的直接領導下,經過課題組成員不懈努力,研究計劃穩步、有序推進,在文獻整理和研究方面都有所突破。各子課題也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研究。
(一)黑水城文獻整理方面
1、2012年7月完成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的錄文、標點、題解等工作,并對全部錄文進行了初步校訂。
2、2012年9月完成英藏黑水城文獻、日藏黑水城文獻以及混入敦煌文獻中的俄藏黑水城文獻進行了全面的甄別清理工作,并完成這些文獻的錄文、擬題等工作。
3.2013年3月,完成上述黑水城漢文文獻的初校,對文獻錄文及題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清理。
4.2013年7月,完成上述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部分的二校,使文書錄文更加準確,題解更為精煉。
(二)各子課題的研究情況
1、陳瑞青負責的子課題“黑水城宋代文獻整理與研究”主要對俄藏黑水城文獻中的“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研究,目前已完成初稿,正在進一步修改中,全書約20萬字。
2、杜立暉負責的子課題“黑水城元代軍政文書研究”,對俄藏、英藏和中國藏黑水城文獻中的軍政類文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包括錄文、擬題和題解等,同時還對一些重要文書進行了研究,目前已經初步完稿,約30萬字。
3、張國旺、楊淑紅負責的子課題“黑水城元代財政類文書整理與研究”,目前已經完成文書的整理工作,對于文書的研究正在穩步推進。
4、張春蘭、宋坤負責的子課題“黑水城宋夏金元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目前已經完成對佛教文獻的錄文、擬題等工作,對于佛教文獻的整理已完成初稿。全書約35萬字。
②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一、召開學術會議五次
(一)項目開題報告會
2011年12月3日下午,重大項目“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在河北省社科院陽光廳舉行。會議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院長方志遠教授主持,《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了會議,參加“出土文獻與華北中古經濟史研討會”的代表列席了會議。《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由四個子課題組成,分別是院歷史所陳瑞青的《黑水城宋、夏、金時期漢文世俗文獻整理與研究》、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張春蘭的《黑水城所出漢文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的張國旺的《黑水城所出元代漢文經濟類文獻整理與研究》(張國旺出差請假,由朱建路代為報告)、濱州學院黃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杜立暉的《黑水城所出元代漢文軍政文書整理與研究》。在開題報告會上,課題組首席專家孫繼民就總課題的主要內容、總體設想、實施步驟和原則要求做了說明,四個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報告了各自子開題的具體設計和實施計劃,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魏明孔研究員、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劉進寶教授、安陽師范學院院長助理李雪山教授、天津古籍出版社副編審楊蓮霞女士、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院長方志遠教授對開題報告進行了評議,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專家們認為:黑水城文獻的發現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中國古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缺乏大宗文獻出土的空白;近年以來,黑水城文獻研究逐漸成為我國乃至國際學術界一個新的學術增長點,河北的黑城學研究尤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形成了以黑水城出土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河北社科院孫繼民先生為學術帶頭人,包括一批青年科研人員在內的學術新團隊,申請到了一批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青年項目在內的系列社科基金項目,出版了以《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整理與研究》為代表的科研專著和一批高質量的研究論文,使河北成為全國黑城學研究領域一支重要力量。這次會議的開題報告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計劃周密,責任分明,操作性強,是一個比較可行的科研計劃實施大綱。希望課題組全體成員再接再厲,刻苦鉆研,按時完成,力爭使本課題成為高質量的學術精品。專家還就開題報告書的內容、結構的完善和調整以及項目實施的注意問題等發表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二)“出土文獻與華北中古經濟史研討會”
2011年12月2日至4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出土文獻與華北中古經濟史研討會”在河北省社科院召開,來自北京、天津、山東、江蘇、江西、河南與河北省石家莊、邯鄲、保定等地科研部門、高等院校、文博部門的學者近3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孫繼民與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主任魏明孔主持。會議圍繞出土文獻整理、出土文獻涉及經濟史資料、黑水城文獻與宋夏金元經濟史研究、碑刻資料與華北中古經濟史研究等問題,通過會議發言、專家點評等方式,進行了積極熱烈的研討,在有關出土文獻資料價值、碑刻內容解讀,經濟史研究領域中的具體問題認識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推動了相關問題研究的深入。本次會議提交的論文有20余篇,內容涉及兩大主題,一是黑城學研究,一是河北出土碑刻研究,此外還有涉及漢簡及考古等方面的論文。本次會議規模雖然不大,但議題集中,新材料豐富,論文質量較高,充分體現了近幾年來河北省出土文獻研究的最新發展趨勢。
(三)“公文紙本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研討會”
2012年6月27日至29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公文紙本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來自國家圖書館、首都師范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天津古籍出版社和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市圖書館、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學者共2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孫繼民副院長主持,通過會議發言、專家點評等方式,進行了積極熱烈的研討。本次會議提交的論文有17篇,內容涉及三大主題,一是公文紙本的內涵和價值研究,二是黑水城出土《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研究,三是《宋人佚簡》研究,此外還有涉及黑城學及漢簡研究等方面的論文。本次召開以“公文紙本”文獻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學術會議,在國內尚屬首次。在會上,有的學者提出了建立紙背文獻學的必要性,對以后公文紙本的發展情況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此次會議的召開,必將極大地推動國內公文紙本研究的發展。
(四)“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研討會”
2012年7月30—8月4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在山東煙臺召開了“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湖北、山東與我省石家莊、保定、邯鄲的學者共2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我院孫繼民副院長主持,通過會議發言、專家點評等方式,對參會論文進行了積極熱烈的研討。本次會議提交的論文有13篇,內容涉及兩大主題,一是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一是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此外還有涉及《宋人佚簡》、遼代石刻文獻等方面的論文。本次會議規模雖然不大,但議題集中,材料豐富,專題性研究較強,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河北省黑城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五)“黑水城民族文獻研究學術研討會”
2013年7月11—13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聯合舉辦了“黑水城民族文獻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河北、山東、陜西、甘肅、寧夏以及日本的三十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黑水城文獻發現的意義、西夏史以及黑水城文獻的研究趨勢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會上,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對黑水城文獻,尤其是西夏文文獻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熱烈討論,認為黑水城的研究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期,未來的方向可以向縱深和橫向推進發展。與會者強調,在加強歷史專業學習和學術研究的同時,還要加強對西夏文、藏文和蒙文等語言文字的學習,將歷史學研究和語言文字研究結合起來。
二、參加國內學術交流
(一)2012年5月5日至6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舉辦了“黑水城出土律令與詞訟文書整理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課題組成員全部與會,并在會上發言。
(二)2012年8月25日至27日,由中國元史研究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和張北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元代國家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隆重舉行。本課題孫繼民、陳瑞青、杜立暉、張重艷、郭兆斌等參加會議,并在會上發言。
(三)2012年10月11日,西夏學學術研討會暨李范文先生治史60周年志慶活動在銀川舉行。本課題孫繼民、陳瑞青、張重艷等參加會議,并在會上發言。
③代表性成果簡介
(一)黑水城文獻整理與研究情況
在黑水城文獻整理方面,本課題組成員將敦煌文獻整理范式引入黑水城文獻領域,對黑水城文獻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包括文書的錄文、標點、擬題、題解、參考文獻以及校記等,力爭為學術界提供可供直接利用的資料文獻全集。
在黑水城文獻研究方面,課題組成員將傳世典籍資料與出土文獻相結合,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極大地推動了宋、夏、金、元史的研究。本課題首席專家孫繼民在《歷史研究》2011年第4期發表的《西夏漢文“南邊榷場使文書”再研究》一文,對俄藏、英藏黑水城文獻中的17件西夏榷場使文書進行了研究,認為文書是榷場使向上級機構匯報榷場業務,主要是“依例扭算”進口總值、應稅額特別是各種進口商品具體種類、具體數量和具體價值量,對收稅情況進行統計的報告。文書提供了西夏南邊榷場使漢文文書的實物樣本,反映了西夏官方漢文公文制度、外貿統計制度和扭算制度、外貿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等。
在元代刷案制度方面,孫繼民、郭兆斌《從黑水城出文書看元代的肅政廉訪司刷案制度》一文利用黑水城出土的7件廉訪司刷尾文書,結合典籍研究后發現廉訪司在照刷過程中是要依據各個官府所上呈的朱銷簿進行照刷,其照刷范圍涉及元代大多數地方機構,卻不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的。元代的照刷制度雖直接承襲自金代,但在宋代已經有了其基本雛形。嗣后,孫繼民先生又發表了《黑水城文獻所見元代肅政廉訪司“刷尾”工作流程》一文,對黑水城文獻中的“刷尾”文書進行了分類,指出完整的“刷尾”文書主要包括結語、批語和印章三大部分組成,其中結語至少包括被照刷文卷的立案狀態及其數量、被照刷文卷的立案事由、被照刷文卷的行文起止時間、用紙數量和被照刷文卷刷尾結語四個要素。刷案文書流程包括:由司吏撰擬“結語”;廉訪司司吏加蓋工作人員簽章;書吏加蓋“河西隴北道肅政廉訪司刷訖”墨印;分司主管官員加蓋八思巴文“河西隴北道肅政廉訪分司”朱文方印。
在黑水城文獻價值方面,孫繼民先生《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獻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一文,認為俄藏黑水城文獻中至少應有20個編號的金代文獻。這些文獻對研究金代的歷史、文化、宗教具有重要價值。同時文章著重介紹了幾件社會文書對研究金代猛安謀克制度、兵役制度和軍事制度等一些細節問題所蘊涵的獨特資料價值。杜立暉《黑水城元代漢文軍政文書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一文詳細介紹了黑水城元代漢文軍政文書的數量構成及其研究狀況,指出這些文書是原生態的元代公文檔案,對認識、研究相關行政制度、軍事事件等提供新的視角與重要的資料。張重艷《中國藏黑水城所出元代律令與詞訟文書的史學價值》一文認為,黑水城出土的元代詞訟文書對元代訴狀文書格式進行了驗證,同時提供了民事案件審理中的心得狀式,為我們了解元代多民族交匯地區的生活提供了鮮活的材料,為研究元代審判程序提供了材料。陳瑞青《黑水城文獻:敦煌學向下延伸的承接點》一文論述了敦煌文獻與黑水城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認為這兩大出土文獻主體都是佛教文獻,都存在大量的西夏文獻和其他少數民族文獻,這為兩大文獻的對接提供了可能。敦煌學研究者直接參與黑水城文獻的研究是黑水城文獻迅速走向縱深的一條捷徑。敦煌學向黑水城文獻延伸,不僅存在可能,而且十分必要。
在元代軍政文書研究方面,陳瑞青《黑水城所出元代甘肅行省豐備庫錢糧文書考釋》一文對黑水城出土的元代F116:W21號文書進行了考釋,認為這件文書是甘肅行省豐備庫給亦集乃路總管府的牒文。該文書對于研究元代財政制度的運作、萬億寶源庫的職能以及地方財政支出來源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陳瑞青《黑水城元代文獻中的“安定王”及其部隊》一文對黑水城文獻中出現的“安定王朵立只巴”的世襲、駐地以及在元代末期的活動進行了研究,指出黑水城文獻中出現的“朵立只罕翼軍人”就是安定王在亦集乃路總管府的駐軍,這支部隊的給養由總管府負責提供。杜立暉《黑水城文書與元代錢糧考較制度》一文將黑水城文書與傳世文獻資料相結合,認為元代錢糧考較開始時間為歲終,完成于第二年上半年;其程序是先認定需辦錢糧總數,再下達公文要求委官提調,后在行省展開并逐級上報甘結及相關信息;其內容為錢帛與糧斛專項考較;其要求是不同物品考較完成時限不同,另有責任和獎懲規定。錢糧房為亦集乃路錢糧考較的實際組織者。朱建路《黑水城所出〈亦集乃分省元出放規運官本牒〉考釋》一文對《亦集乃分省元出放規運官本牒》進行了考釋,認為該文書為北元初期的文書,文書中的"總兵官"指擴廓鐵木兒。該文書反映出北元初期擴廓帖木兒與明軍在甘肅地區對峙情況及亦集乃分省為恢復經濟所作努力,對了解北元初期的軍事形勢及亦集乃路的經濟狀況具有重要價值。
④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自本重大招標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孫繼民先生在《歷史研究》2011年4期上發表的《西夏漢文“南邊榷場使文書”再研究》和《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獻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兩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復印轉載,《黑水城文獻所見元代肅政廉訪司“刷尾”工作流程》一文被人大復印資料《歷史學文摘》摘要刊發,擴大了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在學術界的影響。
2012年本課題組在《寧夏社會科學》、《敦煌研究》和《南京師范大學學報》上組了三組關于黑水城文獻研究的稿子,其中《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發表了本課題組五篇關于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的論文,分別是孫繼民、郭兆斌的《從黑水城出文書看元代的肅政廉訪司刷案制度》、陳瑞青的《黑水城所出元代甘肅行省豐備庫錢糧文書考釋》、杜立暉的《黑水城元代漢文軍政文書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朱建路的《黑水城所出〈亦集乃分省元出放規運官本牒〉考釋》、張重艷的《黑水城出土文書與絲綢之路》等論文。
在《敦煌研究》2012年第2期發表兩篇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論文,分別是孫繼民的《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獻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和陳瑞青的《黑水城文獻:敦煌學向下延伸的承接點》。
在《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發表三篇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論文,分別是孫繼民的《黑水城文獻所見元代肅政廉訪司“刷尾”工作流程》、陳瑞青的《黑水城元代文獻中的“安定王”及其部隊》和張重艷的《中國藏黑水城所出元代律令與詞訟文書的史學價值》。
另外,本課題組成員還在積極在核心期刊上投稿,如朱建路《元代唐兀人李愛魯墓志考釋》一文發表在《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杜立暉《黑水城文書與元代錢糧考較制度》一文發表在《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階段性成果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 |
孫繼民、陳瑞青、宋坤 |
專著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
135萬 |
2012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優秀項目一等獎。 |
2 |
《元代西夏遺民蹤跡的新發現》 |
孫繼民、宋坤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1年2期。 |
1.1萬 |
|
3 |
《西夏榷場使文書所見西夏尺度關系研究》 |
孫繼民、許會玲 |
論文 |
《西夏研究》2011年第2期。 |
1萬 |
|
4 |
《從黑水城出土文書看元代的肅政廉訪司刷案制度》 |
孫繼民、郭兆斌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
1.5萬 |
|
5 |
《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獻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 |
孫繼民 |
論文 |
《敦煌研究》2012年第2期。 |
1.3萬 |
人大復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13年第1期。 |
6 |
《西夏漢文“南邊榷場使文書”再研究》 |
孫繼民 |
論文 |
《歷史研究》2011年4期。 |
3.1萬 |
人大復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11年 |
7 |
《南邊榷場使文書所見西夏出口商品邊檢制度試探》 |
孫繼民 |
論文 |
《薪火相傳——史金波先生70壽辰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
1.2萬 |
|
8 |
《關于俄藏TK225號文書的朝代歸屬問題》 |
孫繼民 |
論文 |
《西夏學》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
1萬 |
|
9 |
《黑水城文獻所見元代肅政廉訪司“刷尾”工作流程》 |
孫繼民 |
論文 |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
1.8萬 |
人大復印資料《歷史學文摘》2013年1期, |
10 |
《黑水城所出元代甘肅行省豐備庫錢糧文書考釋》 |
陳瑞青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
0.9萬 |
|
11 |
《黑水城元代文獻中的“安定王”及其部隊》 |
陳瑞青 |
論文 |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
1.2萬 |
|
12 |
《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印本古籍殘片題名辨正》 |
陳瑞青 |
論文 |
《薪火相傳——史金波先生70壽辰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
1萬 |
|
13 |
《黑水城所出南宋初年施行赦書文書考釋》 |
陳瑞青 |
論文 |
《西夏學》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
1萬 |
|
14 |
《黑水城文獻:敦煌學向下延伸的承接點》 |
陳瑞青 |
論文 |
《敦煌研究》2012年第2期。 |
1.2萬 |
|
15 |
《黑水城文書與元代錢糧考較制度》 |
杜立暉 |
論文 |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
1.6萬 |
人大復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13年第2期。 |
16
|
《關于兩件黑水城西夏漢文文書的初步研究》 |
杜立暉 |
論文 |
《西夏學》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
1.1萬 |
|
17 |
《黑水城元代漢文軍政文書的數量構成及其價值》 |
杜立暉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
1.3萬 |
|
18 |
《元代的保人擔保——以黑水城所出民間借貸契約文書為中心》 |
楊淑紅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
2萬字 |
|
19 |
《淺談幾件中國藏黑水城文書所反映的元代用紙》 |
魏琳 |
論文 |
《西夏學》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
0.8萬 |
|
20 |
《黑水城出土文書與絲綢之路》 |
張重艷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
0.7萬 |
|
21 |
《中國藏黑水城所出元代律令與詞訟文書的史學價值》 |
張重艷 |
論文 |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
1萬 |
|
22 |
《北宋對遼榷場置廢及位置考》 |
張重艷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
1萬 |
|
23 |
《黑城出土漢文文書量詞初探》 |
張重艷 |
論文 |
《西夏學》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
0.9萬 |
|
24 |
《黑水城所出〈亦集乃分省元出放規運官本牒〉考釋》 |
朱建路 |
論文 |
《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
1萬 |
|
25 |
《元代唐兀人李愛魯墓志考釋》 |
朱建路 |
論文 |
《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
1.3萬 |
|
26 |
《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整理與研究讀后》 |
朱建路 |
論文 |
《中國史研究動態》2011年2期。 |
0.5萬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