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該課題是關于“金融產業經濟學研究”。課題于2011年12月立項。該項目的階段計劃如下:1.2011.12-2012.3.立項后開題階段。該階段主要目標是通過成功召開開題論證會,形成清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該階段需要做的工作是聘請開題論證專家,做好開題前的各項資料、會務準備工作。2.2012.4-2012.9. 調查研究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目標是通過選擇典型地區的實地調查,收集課題所必須的第一手資料,獲得重要的感性認識。這一階段需要做的工作是調動校友等各方面的資源,廣泛聯系調查單位,擬定調查提綱,設計調查方案,展開具體的調查。3.2012.10-2012.12. 資料整理論證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梳理,進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需要做的研究工作是,整理和分析收集的資料,論證研究方案。4.2013.1-2013.8.階段性成果研究和參加學術交流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就前期的研究形成一系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包括調研報告、學術論文、成果要報、教材等),并將這些成果進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的交流,然后向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提交系列項目“成果要報”。基本工作包括階段性成果研究、參加學術會議、調研報告和成果要報的寫作。5.2013.8-2013.12. 研究總報告的研究。該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成功撰寫研究總報告。具體工作包括總報告的撰寫、總報告的論證、總報告的修改與定稿,總報告結題。研究的最終成果將包括研究總報告、專著、政策建議文本。
項目進展情況。 該課題截止2013年7月已完成的研究工作的前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開題論證階段。課題組總結匯總了專家學者的建議,進一步對研究提綱、研究方案、研究方法進行了修改,完善了研究框架。最后進行了資料搜集的分工,廣泛地搜集課題所需的資料;第二階段的調查研究,了解金融機構的運行狀況,分析金融供需缺口及其原因,獲得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課題的順利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感性認識基礎和豐富的支撐材料。第三階段的資料整理和研究分工。課題組對收集到的研究資料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在此基礎上對研究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在詳細分析資料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研究提綱的修改、研究內容的篩選和創新,建立了相關的理論模型,以及一些圖表數據的處理工作;在完善研究提綱基礎上,首席專家冉光和進行了總報告的寫作分工,并對研究目標、研究要求、研究進度、研究質量保證等問題進行了說明和分解。
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子課題1 金融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框架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2金融產業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3 金融產業的形成機理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4 金融產業的組織理論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5 金融產業的結構理論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6 金融產業的產品供求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7 金融產業的生產要素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8 金融產業的市場競爭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9 金融產業的產品定價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0 金融產業集聚與擴張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1 金融產業的資本循環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2 金融產業的運行績效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3 金融產業的風險控制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4 金融產業的運行規制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5 金融產業的發展戰略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6 金融產業的空間布局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7 金融產業發展國際化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8 金融產業的有效監管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19 金融產業的宏觀調控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子課題20 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 |
已完成研究內容,正在做進一步修改 |
2、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至去年7月以來課題組做了這些工作。(1)做了專題調研。課題組就“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和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發現農村金融空心化問題非常嚴重,就此做了《成果要報》“關于鎮鄉農村金融發展空心化治理的政策建議”報送國家社科規劃辦;(2)召開專題學術研討會。舉行了“金融產業經濟學學科定位與發展”的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認為金融產業化發展是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金融產業經濟學應該成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學科。(3)進行了專家咨詢進一步修改研究提綱。結合學術研討會和專家咨詢會的成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課題組的研究提綱。(4)各子課題專家完成子課題任務。課題組在完成任務中做了《成果要報》“關于實施中國金融產業化國際化戰略的政策建議”。目前各個專題組正在完成各自的任務,同時已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見成果表),力爭今年12月完成總報告和課題結題。
課題組積極參加學術交流。課題組主持召開“金融產業經濟學學科定位與發展研討會”,課題組成員參加2012年9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經濟論壇,參加在北京舉辦的2013年金融工程、金融統計與高頻交易策略與監管國際論壇,參加2013在哈爾濱召開的農村金融發展論壇。
3、代表性成果簡介
立項以來課題組已經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軟科學》等學術刊物公開發表論文25篇,報送《成果要報》2份,課題組在專題調研《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以《領導參閱》報送給重慶市委市府2份,“關于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空心化治理的政策建議”獲得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正才批示。
《成果要報》《關于鎮鄉農村金融發展空心化治理的政策建議》由農村金融發展空心化導致的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問題是當前經濟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總體上取得了巨大進步,并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但是,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加劇,鎮鄉農村金融退化也成為廣大農村地區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致使鎮鄉農村金融發展空心化現象不斷嚴重,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農村金融發展空心化,勢必會影響 “三農”問題的解決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本期《要報》就此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對策建議。
《成果要報》《關于實施中國金融產業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對策建議》金融資本實力雄厚的強大金融產業是國家國力強大的核心標志。在和平環境下金融資本實力更加重要,雄厚的金融資本實力是國家實體產業發展的基礎。要聚集強大的金融資本實力必須走中國金融產業化發展道路,實施金融產業化國際化戰略。要有效開發利用國際國內金融資源,應盡快制定中國金融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目標和規劃。切莫錯過當前最佳機遇期。本期《成果要報》就此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對策建議。
研究報告《區域金融產業資本聚集差距問題及實證研究》。本課題是關于區域金融產業資本聚集差距理論與實證的研究。該項研究是在深入考察我國金融產業資本集聚發展歷程和現實狀況的基礎上,借鑒吸收國內外學者關于金融產業、金融資本、金融發展、均衡增長等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構建了區域金融產業資本集聚的理論研究框架。綜合運用理論分析、實證分析、制度分析、比較分析、動態分析、靜態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進一步揭示區域金融產業資本集聚差距的形成原因與影響效應。基于區域經濟與區域金融均衡發展以及區域金融服務均等化的理論依據,開創性提出區域金融產業資本集聚均衡化發展理論設想。進而深入探尋區域金融產業資本集聚均衡化發展的思路、模式、指導思想、機制和戰略以及配套的政策框架。
論文《金融集聚與實體經濟增長關系的區域差異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3第5期,研究成果認為要實現以金融發展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弄清金融集聚與實體經濟增長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論文運用C-D生產函數模型實證研究了全國以及東中西部三大區域金融集聚與實體經濟增長的關系,并對不同區域金融集聚的經濟效應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金融集聚顯著地促進了實體經濟增長,且東部地區金融集聚的經濟效應遠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不同區域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論文認為區域在發展實體經濟的時候應充分重視并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區域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增長能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論文《金融發展、外商直接投資與企業研發投入——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經濟經緯》2013第3期,研究成果認為在東道國FDI成本較低時,金融發展能促進內資企業增大研發投入,而FDI會抑制內資企業的研發行為;在東道國FDI成本高于進出口貿易成本時,二者是促進或抑制內資企業研發投入需視實際情況而定。基于1998~2010年各省份大中型工業企業面板數據進行的實證檢驗結果表明,金融發展和FDI都能有效地提高內資企業的研發投入水平,但二者也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在金融發展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其金融發展環境的改善對內資企業研發投入的促進作用比東部更為顯著,而FDI流入量較大的東中部地區對內資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比FDI流入較少的西部地區更具促進作用。基于此,提出了促進我國內資企業研發投入增長的相關政策建議。論文認為要高度重視區域金融發展和外商直接投資對于增大內資企業研發投入的功能和作用。
論文《中國商業銀行市場勢力及其社會福利損失研究》,《統計與信息論壇》2013第1期,研究成果認為當前中國商業銀行具有一定的市場勢力,進而實證測算中國商業銀行市場勢力的大小及其造成的社會福利損失十分必要。論文運用超越對數前沿函數模型測算了中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市場勢力并估計了市場勢力導致的社會福利損失,結果顯示,中國商業銀行在存款和貸款市場都具有一定的市場勢力,在存款市場上國有銀行的市場勢力高于股份制銀行,在貸款市場上國有銀行的市場勢力低于股份制銀行,且中國銀行業由市場勢力導致的社會福利損失顯著為正值。最后,論文提出要加快中國銀行業改革、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證券市場改革等相關的政策建議。
4、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完成《成果要報》2份,已經報送社科規劃辦,報送《工作簡報》2份。報送《領導參閱》2份。
階段性成果
名 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金融集聚與實體經濟增長關系的區域差異研究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經濟問題探索》2013第5期 |
9000 |
引用4次 |
金融發展、外商直接投資與企業研發投入——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經濟經緯》2013年第2期 |
9000 |
引用3次 |
中國商業銀行市場勢力及其社會福利損失研究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統計與信息論壇》2013第1期 |
8000 |
引用4次 |
金融產業集聚與企業研發投入增長——基于金融功能視角的實證分析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經濟問題探索》2012年第11期 |
10000 |
引用4次 |
三次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以重慶市為例 |
冉光和等 |
論文 |
《軟科學》2013第5期 |
6000 |
引用3次 |
財政分權、農業經濟增長與城鄉收入差距 |
冉光和等 |
論文 |
《農業技術經濟》2013年第1期 |
10000 |
引用2次 |
植入BPO服務外包的農戶聯合與合作經營研究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12期 |
11000 |
|
民生財政支出對居民消費影響效應研究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第11期 |
10000 |
|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吸引力及公平性研究 |
冉光和等 |
論文 |
《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年第10期 |
11000 |
|
資本投資行業分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與政策建議 |
冉光和等 |
論文 |
《財政研究》2012年第9期 |
5000 |
|
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對中國通貨膨脹的沖擊效應研究——基于凱恩斯AD-AS視角 |
溫濤等 |
論文 |
《財貿研究》2013年第2期 |
11000 |
引用4次 |
農民收入結構對消費結構的總體影響與區域差異研究 |
溫濤等 |
論文 |
《中國軟科學》2013年第3期 |
12000 |
引用10次 |
政府教育資源配置的績效評價與改進路徑——以重慶市為例 |
溫濤等 |
論文 |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
10000 |
|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時空演化與區域差異——基于收入結構的視角 |
溫濤等 |
論文 |
《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11期 |
9000 |
|
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基于我國部分省市的面板數據檢驗 |
溫濤等 |
論文 |
《金融發展研究》2012年第8期 |
9000 |
|
中國金融發展促進“三化”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 |
溫濤等 |
論文 |
《區域金融研究》2012年第8期 |
9000 |
|
政府行為、金融結構與地區全要素生產率 |
王定祥等 |
論文 |
《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
13000 |
|
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村金融發展 |
王定祥等 |
論文 |
《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
11000 |
|
碳金融理論研究評述與展望 |
王定祥等 |
論文 |
《西部論壇》2013年第1期 |
11000 |
|
山東省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 |
王定祥等 |
論文 |
《經濟與管理評論》2013年第1期 |
9000 |
|
金融資本跨境流動及其效應研究 |
王定祥等 |
論文 |
《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年第1期 |
9000 |
引用4次 |
西部地區農業信貸投入的產出效應及其比較研究 |
高云峰等 |
論文 |
《農業技術經濟》2012年第9期 |
10000 |
|
區域制度環境、上市公司聚集與績效 |
熊德平等 |
論文 |
《經濟地理》2013年第1期 |
8000 |
引用6次 |
中國農村金融產業組織問題研究述評與展望 |
熊德平 |
論文 |
《金融發展研究》2013年第1期 |
9000 |
引用4次 |
海洋經濟區域差異的泰爾指數及形成因素分析——基于1996—2011年沿海各省面板數據 |
熊德平等 |
論文 |
《科技與管理》2013年第1期 |
9000 |
|
農民工個體特征對購買保險意愿的影響分析——基于浙江省寧波市的調查數據 |
熊德平等 |
論文 |
《農村經濟》2012年第12期 |
8000 |
|
金融規模、金融調控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證研究 |
熊德平等 |
論文 |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第8期 |
11000 |
引用5次 |
農村信用社運行績效與影響因素:西部地區311個樣本 |
李敬等 |
論文 |
《改革》2012年第8期 |
8000 |
引用6次 |
農村勞動力轉移對我國糧食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 |
李敬等 |
論文 |
《農村經濟》2012年第7期 |
10000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