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題進展情況
按照原定計劃,本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分為四段進行:第一階段,在對國內外近年來關于文化發展問題研究狀況加以基本清理和概括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整體框架和各個子課題的具體研究內容。第二階段,各子課題收集材料和調研。第三階段,按專題進行研究,形成系列性的論文、編譯資料等階段性成果,陸續發表。第四階段,按照計劃和要求撰寫書稿,形成最終研究成果。
目前,研究工作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正在進入第二階段。自去年立項以來,我們在原有課題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專家評審組提出的意見,經過多次討論和聽取意見,對原有的課題提綱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新的研究框架,并形成了近2萬字的提綱說明。目前各課題組正在按照新的提綱進行收集材料和調研的工作。
2、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各課題組對與各自研究課題相關的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的主要成果拉出清單,并對研究狀況作出綜述。
先后開過6次討論會,其中1次是開題論證會;1次是小型理論研討會,主要討論和概括當今時代文化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4次是課題組討論會,主要討論研究提綱和研究內容。
課題組成員豐子義、宇文利等隨學校學術考察組于2012年底到歐洲一些國家院校進行文化考察,了解和掌握了國外一些研究的動態。課題組與美國學者Rockmore(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多次進行關于文化方面的交流等。
與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有關學者進行經常性的交流。
3、研究成果
本課題前期研究成果較多。自立項以來,因時間較短,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收集材料、提綱設計和研究內容的討論上,故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還不多。目前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已形成了一些階段性的研究成果,涉及當今時代或全球化問題、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發展道路問題、文化強國問題、儒學的當代發展問題、大眾文化發展問題等。還有一些文章即將發表。
代表性成果簡要介紹:1、“全球化與當代社會發展新變化”一文,主要探討了全球化對當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以至整個社會生活的重大影響。其影響主要是引起了發展的內外因關系、時空關系、順序性與跨越性關系、虛擬與現實關系、分化與融合關系的深刻變化。要在全球化進程中尋求健康的發展,必須注意全球化的合理引導,堅持發展的自主性,正確選擇發展的路徑。2、“打造與中國道路相適應的話語體系”一文,提出中國話語體系建構的問題。認為中國道路舉世矚目,但是中國話語體系構建卻沒有相應跟上,因而打造中國話語體系成為一項緊迫的課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主流話語。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處理好中、西、馬的關系并打造中國話語體系;中國話語體系要具有國際視野,立足時代前沿,強化問題意識,突出中國視角,體現學術話語;實現國際視野、中國視角、學術視閾的統一。
階段性成果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全球化與當代社會發展新變化 |
豐子義 |
論文 |
《高校理論戰線》2012年第8期 |
12000 |
|
2 |
打造與中國道路相適應的話語體系 |
郭建寧 |
論文 |
《人民論壇》2012年第11期 |
9000 |
|
3 |
文化強國的戰略意義與實現路徑 |
郭建寧 |
論文 |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年第7期 |
4500 |
|
4 |
媒介、大眾與政治:一種哲學的審視 |
仰海峰 |
論文 |
《吉林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
13000 |
|
5 |
問題研究與路徑選擇 |
豐子義 |
論文 |
《哲學動態》2013年第3期 |
4500 |
|
6 |
當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思潮評析 |
李翔海 |
論文 |
《江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
20000 |
|
7 |
儒學的當代發展應當積極面對的三個問題 |
李翔海 |
論文 |
《孔子研究》2013年第2期 |
9000 |
|
8 |
中國特色現代性與馬克思現代性思想的當代價值 |
郗戈 |
論文 |
《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10期 |
11000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