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四大危險”中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四風”是脫離群眾的集中表現。只有狠剎“四風”、逐步掃除“四風”,才能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四風”問題的突出表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新時期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但不可回避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一些黨員干部把黨的宗旨拋之腦后,崇尚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傾向,突出表現為十一個方面:
一是官本位現象嚴重。不是將官看成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把權當做為人民謀利益的工具,而是將官職看成人生價值的標準,把權力看成謀取私利的資本;少數干部終日謀人不謀事,把個人出名獲利升官作為出發點,為了升遷,借抬高他人抬高自己,千方百計制造“典型”,對所謂“典型”進行“包裝”,只圖領導歡心,不怕群眾埋怨,趕浪頭、出風頭、爭彩頭,甚至“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搶官騙官,投機鉆營。
二是高高在上,官氣十足。會上稱官銜,會下稱“老板”,不是把人民當主人,做人民的公仆,而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的“父母官”,視群眾為“草民”;對群眾感情淡漠,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遇事推諉,不負責任。
三是主觀武斷,強迫命令。房屋拆遷、土地征用等重大事項,既不同群眾商量,也不搞咨詢論證,而是通過“拍腦袋”去決策,“拍胸脯、拍桌子”去落實;貫徹上級政策,不是通過動員群眾、教育群眾、依靠群眾的方法,而是通過強制的方式去進行,甚至不顧群眾的承受能力和意愿,強征、強收、強拿、強要。
四是飽食終日,不思進取。居功自傲,粉飾太平,庸庸碌碌,無所用心,養尊處優,得過且過;腦中沒有新知識,胸中沒有真本領,辦事無主意,工作無方法,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發展沒有新思路,改革沒有新突破,開放沒有新局面,工作缺乏新舉措;對落后的現狀視而不見,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面臨的危機無動于衷。
五是形式主義,擺花架子。不是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訪民情解民憂,而是坐在家里定盤子,關起門來想點子,走到下面找例子,回到機關寫稿子;上午拿著稿子念,中午圍著桌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或是滿足于在辦公室“上傳下達”;或是忙碌于“文山會海”之中,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或是“坐著車子下基層,隔著玻璃察民情”;或是奔波于“慶典”、“剪彩”、“宴會”、“舞會”之間;貪圖虛名,不務實效,勞民傷財。
六是好大喜功,嘩眾取寵。開會講規模,報道求轟動;匯報工作,報喜藏憂,講成績夸夸其談,講問題躲躲閃閃;統計數字,報多不報少,三分統計,七分估計;用浮夸對付上級,以假象應付群眾;為了自己“風光”,不惜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大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七是講排場,比闊氣。領導出行,前呼后擁,警車開道,封路禁行;在我國人民總體上尚不富裕的情況下,一些地方卻辦公大樓越建越氣派,辦公室裝修越來越豪華;一些干部專車越坐越高級,公款請客送禮花樣越來越多,招待標準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所謂“工作需要”,甚至不惜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加重群眾負擔。
八是理想信念動搖,人生價值扭曲,精神萎靡不振,革命意志消沉。不想再吃苦耐勞,不想再頑強拼搏,將價值追求從政治轉向經濟,從精神轉向物質;崇尚西方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把腐朽當神奇,把癰疽當寶貝;把艱苦奮斗看成迂腐和傻帽,把奢侈浪費看做慷慨大方;把勤儉樸素當作寒酸和低賤,把吃喝玩樂作為人生的最大樂趣。
九是喪失原則,明哲保身。是非面前不開口,遇到矛盾繞道走;甚至對于事關方向路線、黨性原則的問題也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態度。上級對下級哄著護著,下級對上級捧著抬著,同級對同級包著讓著。
十是放縱個人欲望,追逐豪華享受。有的干部任意揮霍公款大吃大喝,喝得軟綿綿,玩得天昏暗,不僅要吃飯喝酒,還要搞洗浴、桑拿、唱歌、打牌一條龍活動,樂此不疲;有的干部金表華服、珍饈佳釀、豪宅別墅、名車美人樣樣俱全;拜倒在金錢女色面前,漫步于歌臺舞榭之上,沉湎于酒綠燈紅之中。
十一是比待遇不比工作,比享樂不比奉獻,以權謀私,巧取豪奪。少數干部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奉為信條,不是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而是作為撈取個人好處的籌碼。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管人的以權謀方便,管物的近水樓臺先得月,管錢的用錢買門子,管項目的用項目謀好處”,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行賄受賄,索拿卡要,生活糜爛,腐化墮落。
上述“四風”的表現雖然出現在部分地方和單位及少數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十分嚴重。不僅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而且嚴重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引起了人民群眾的怨言和不滿,影響了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的實現,使黨面臨新的執政風險。如果任其發展,就會把我們的黨風搞壞,把干群關系搞砸,把人心搞散,就會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基,就會打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集中整治和建立長效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基于深刻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狠抓作風建設,得到了全黨全社會的廣泛贊譽。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意識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革除“四風”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須立足于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教育、制度、懲治并重,把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切實增強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剎風整紀的自覺性。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沾染上“四風”惡習,與其理想信念動搖有極大關系。過去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就是因為我們有共產主義信念。有了這種理想、信念,就能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經受住各種考驗。廣大黨員干部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掌權不忘責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勤政為民,為政清廉,淡泊名利,一心為公;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2、加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幫助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共產黨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其他任何政黨特有的政治優勢,是我們黨的傳世之寶。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擺正公仆與主人的關系,端正對群眾的態度,增進對群眾的感情,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誠心為民,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時刻放在心上;要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真正同群眾打成一片,使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在黨員干部頭腦中深深扎下根來,并不斷發揚光大。
3、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制度建設是保障。相關制度建設,包括黨內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人事制度、黨內監督制度、廉潔從政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當前要著重健全黨的機關和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制度,如領導干部親自處理來信來訪制度、領導干部群眾接待日制度、領導機關干部到基層特別是貧困地區鍛煉和幫助工作的制度以及黨內批評制度等。同時要針對現實中有章不循、有制度不執行情況,建立各種監督機制,包括黨組織的監督、黨員的監督、民主黨派的監督、輿論媒介的監督等,以促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通過制度規范,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改進工作作風。
4、把教育和懲治相結合,始終保持對“四風”的高壓態勢。剎風整紀必須堅持教育為先,但任何時候教育都不是萬能的,懲治這一手絕不能放松。如果搞“四風”成本太低,有的人就會效仿違紀違規者搞“四風”。因此,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既是懲治“四風”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四風”的重要條件。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癥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對那些頂風違紀者,要發現一個懲處一個,決不姑息養奸。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法制建設,堵塞一切可能發生“四風”現象的漏洞。
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最牢固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能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對黨的執政地位的最根本的考驗。中國歷史上一個個封建王朝的覆滅,世界歷史上一個個不可一世的列強帝國的崩潰,當今世界上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的下臺,都同喪失民心密切相關。我們只有狠剎“四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才能永續獲得人民的信任和擁戴,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帶領億萬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為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研究基地專家、教授、博導,本文為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應對執政風險和考驗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