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汶川大地震災后“經濟-社會-生態”統籌恢復重建研究》成果簡介

    2013年11月20日16:14

    由四川大學徐玖平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汶川大地震災后“經濟-社會-生態”統籌恢復重建研究”(批準號08&ZD009)已于2012年4月結項。

    汶川特大地震,給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失,舉國震驚,舉世關注。地震災害使原本就比較脆弱的生態系統、相對落后的經濟系統、欠發達的社會系統遭到嚴重的系統性破壞。災后重建是現階段中國舉全國之力開展的一項舉世矚目的系統工程,而低碳經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災后“經濟-社會-生態”統籌重建的低碳集成模式體現了生態文明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是目前處理好災區“經濟社會急需快速恢復發展”和“生態環境必須緩慢自我修復”之間矛盾關系,實現災區從簡單的恢復性重建提升為科學發展式重建的有效途徑。

    一、目的意義

    根據對震區災后重建的跟蹤考察,探究災后重建中的高碳隱患;通過內涵探析、理論解析和特征分析,構建災后低碳重建的理論基礎;從經濟、社會和生態各系統出發,尋找災后重建面臨的主要問題,基于系統分析和理論探討,建立從經濟、社會和生態低碳重建模式;在此基礎上,基于綜合集成與統籌優選的方法體系,最終建立災后低碳統籌重建模式。本課題研究既有為災區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恢復重建提供政策建議的實踐意義,也有在災后特殊環境下探索實施可持續發展路徑,構建“經濟-社會-生態”低碳統籌重建理論的重學術價值。

    二、主要內容

    汶川大地震災后“經濟-社會-生態”統籌恢復重建研究結項成果主要分為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兩部分,對汶川震后低碳重建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震區順利完成重建任務后,實施科學發展的有效建議。

    1.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分為六節,首先分析了地震災區在重建中可能存在的高碳威脅;通過對低碳重建的理論進行解析,探究“經濟-生態-社會”系統低碳重建的運作模式;在此基礎上建立地震災區低碳統籌重建模式,從而為災區的科學重建提供對策建議。

    第一節研究了災后重建存在的高碳隱患。隨著大規模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工程項目上馬、重工業園區布局等,在經濟迅速恢復的同時,也帶來高碳隱患。研究中發現,地震災區在災后重建中可能存在經濟成本高昂、產業結構混亂、自然環境惡化、生態系統失衡、次生危機爆發等高碳隱患。

    第二節主要對低碳重建的思想內涵、理論解析和系統特征進行了探究。災后重建是面對遭到重創的“經濟-社會-生態”復雜的系統實施的一項復雜系統工程,將“低碳”的核心思想貫穿這一系統工程,實現對災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統籌恢復重建,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的思想。

    第三、四、五節分別研究了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生態系統低碳重建的理論和模式。經濟系統低碳重建,分析其時空結構和運作流程,以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碳中和作為模式的發展方向、運行方式及基本方法,探索了經濟系統低碳重建的運作模式。社會系統低碳重建,通過對災區進行調查研究和深入系統分析,構建了災區社會系統低碳重建的框架模式,進而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步驟、推行措施和運行模式,并提供了一系列為順利推動災區社會系統低碳重建與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生態系統低碳重建,從災區生態實際狀況出發,對災區生態系統做了系統分析,構建了生態系統的低碳重建模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實踐方針、運行模式和政策建議,推動災區生態系統全面可持續發展。

    第六節主要對災后低碳統籌重建模式進行了研究。通過對經濟、社會、生態系統低碳重建模式和運行方式的深入研究,基于綜合集成與統籌選優的方法體系,對經濟、社會和生態各層面的重建進行集成和統籌,實現災區從簡單的恢復性重建提升為科學發展式重建。重點提出了災后低碳統籌重建模式,包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的統籌思想,以統籌優選和綜合集成為方法支撐的統籌體系,由指導思想、方法體系、統籌體系、實現途徑和典型模式幾部分構成的集成框架,以及典型舉措和實施途徑。

    2.調研報告

    為調查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情況,課題組協同四川省科協,以縣域工作者為對象,于震后一周年之際,在近20個重災區做了深入廣泛的調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統計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理論知識為基礎,通過對調查數據的整理、分析,掌握汶川地震災區縣域科技工作者當中的工程技術人員、醫務工作者、科學研究人員、教師、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科普工作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工作狀況、生活狀況、健康狀況、權益保障、社會參與、科技政策、科研環境、流動狀況,以及對加快災后重建的看法和建議,摸清影響科研工作者狀況的各種要素,為有關部門制定服務災區縣域工作者的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3.政策建議

    政策建議部分有三節,首先系統總結后重建時代汶川震區長遠發展的遺留問題,進而指出科學發展是災后重建的終極目標,最后提出穩步推動災區科學發展的政策建議。

    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但仍面臨生態保護力度小、產業發展約束大、對口援建維護難、土地管理不規范、社會保障待深入和民族文化難保護等問題。災區重建并非僅僅完成硬件的修復工作,還涉及很多更宏觀的、長遠的統籌性工作,災后重建必須是以科學發展為最終目標的系統工程。而科學重建必須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讓群眾共享重建成果,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針對災后重建的遺留問題和科學發展的終極目標,提出生態修復講戰略,低碳轉型促發展,對口合作謀長遠,土地歸征求富民,民生工程多投入,傳統文化重傳承等六項政策建議。

    三、重要觀點

    (1)重建目的是發展。災后恢復重建就是要“在發展中重建,在重建中求發展”,最終目的是實現災區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將社會經濟的快速恢復發展與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充分結合,實現從簡單的恢復性重建提升為科學發展式重建。

    (2)重建前提是尊重自然。恢復重建必須以保護資源環境為基礎前提,認識地震發展規律,考慮生態承載力,在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上實施科學重建。

    (3)重建思想方法是統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運用統籌的方法,著力做好經濟、社會、生態體系的協調恢復重建,援建政府力量與災區政府力量,政府力量與社會力量的統籌協調。

    (4)重建目標是重塑均衡。地震破壞了和諧,打破原來的均衡狀態,使災區經濟、社會、生態系統失衡。災后恢復重建的目標是重塑均衡,達成的標志是:災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系統達到均衡。

    (5)重建對象是系統。災后恢復重建是面對遭到重創的“經濟-社會-生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啟動特殊重建方式進行的一項系統工程。

    四、對策建議

    災后“經濟-社會-生態”統籌重建的低碳模式是處理好災區“經濟社會急需快速恢復發展”和“生態環境必須緩慢自我修復”之間矛盾關系,實現災區科學發展式重建的有效途徑。災區要實現科學發展,須轉變高碳發展方式、實施低碳重建模式,統籌經濟、社會、生態低碳重建與發展。

    三年重建成績斐然,但要在后重建時代推進科學發展,災區仍須謹慎處理生態保護力度小、產業發展約束大和對口援建維護難等諸多遺留問題。要通過統籌生態修復講戰略、低碳轉型促發展、對口合作謀長遠、土地規整求富民、民生工程多投入以及傳統文化重傳承等措施,在尊重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切實讓群眾共享重建成果,促進災區生態、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和諧社會。

    五、價值意義

    地震災后統籌重建研究的價值意義體現在理論研究中的不斷探索與創新,以及研究成果在災后重建中的實踐。

    1.學術價值

    地震災害使“經濟-社會-生態”開放復雜巨系統遭到系統性破壞,均衡狀態遭到破壞。面對遭到重創的“經濟-社會-生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順應當前低碳發展的國際潮流,通過研究經濟、社會與生態低碳統籌恢復重建問題,探索“以人為本,生態自然修復”的有效途徑,構筑低碳統籌重建的理論體系,為重大自然災害后受災地區探索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走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奠定理論基礎。

    2.應用價值

    通過研究災后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與統籌恢復重建,對完善《重建條例》、實施《總體規劃》起到推動作用,為災區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恢復重建提供政策建議。立足災區恢復重建現狀,考慮長遠發展;通過統籌研究,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實施低碳重建戰略。統籌對口援建和NGO等各種力量,促進援建政府與災區政府,以及政府與社會力量的通力合作,形成災后低碳重建合力。

    六、社會效益

    課題組基于科學發展觀思想、綜合集成與統籌優選理論、系統工程方法,構建地震災后“經濟-社會-生態”統籌重建的理論與方法體系,指導災后統籌恢復重建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與效益。

    通過成果要報、重要成果專報、人大建言等途徑,從災后經濟、社會、生態重建的各個方面,為推動汶川地震災區低碳重建、妥善解決災后重建后續問題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建議。其中許多有益的建議被四川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吸收、采納,并運用在災后重建的相關政策中,為四川省災后重建做出了貢獻。 

    (課題組供稿)

    (責編:張湘憶)
    久久精品国产2020|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99视频精品|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99视频都是精品热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伊人 久久 精品|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