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的意義與路徑

    李超民2013年09月22日10:2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增強文化整體實力的意義與路徑

    資料圖片

    文化是民族之魂、國家之根、社會生命之源。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不僅充分反映出黨對時代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展方位的科學把握,也體現了文化建設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性。

    文化整體實力的基本內涵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什么是文化整體實力?它與文化軟硬實力、文化競爭力之間有何緊密關系?我們認為,文化整體實力是文化各構成要素在最優狀態中所彰顯的綜合力量,它可分解為文化服務力、文化生產力、文化傳播力三種文化力。

    文化服務力主要是指公共文化事業的服務能力,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文化資源以及文化人才、資金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內容。文化服務力體現了我國文化事業的公共服務價值和精神,是文化整體實力的決定力量。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重視文化“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把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放在首位,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建設的碩果。

    文化生產力主要是指經營性文化產業對社會生活的貢獻能力。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了“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這對于我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文化生產力具有物的屬性和精神意識形態性。在經濟形態上,提升文化生產力能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在精神形態上,提升文化生產力能促進人的文化道德素質的提高。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不斷提升文化創新力和文化競爭力,因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顯得尤為迫切。

    文化傳播力是指文化傳播范圍及滲透人的精神生活的能力。文化傳播力是文化整體實力的外在表現。文化傳播力主要體現在文化傳播速度、覆蓋面以及社會影響效益。文化整體實力不僅取決于文化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還取決于是否具有強大的傳播能力。增強文化國際傳播力對于增強我國文化話語權,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文化整體實力是文化要素力量的外在體現,是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綜合實力的衡量標準。文化服務力、文化生產力、文化傳播力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文化整體實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需要我們聚合硬實力與軟實力、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力量,大力提升國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質、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的重大戰略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增強文化整體實力既是我國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必然需要注重文化與經濟、政治、軍事等硬實力的內在協調發展,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發展繁榮成果,這體現了文化發展的科學性原則,使社會主義文化真正成為科學發展的基礎力量,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文化是維持國家發展和繁榮的重要因子,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與力量源泉。只有大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才能提升中華文化的競爭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是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文化體制改革說到底就是通過各項措施,建立現代的文化經營機制,推進文化市場發展繁榮,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最終實現提升文化整體實力,進而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的有效舉措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構建現代文化傳播體系,擴大文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居于支配地位,是彰顯我國文化整體實力的根本。文化整體實力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在于文化內部蘊涵的核心價值體系。當前,各種社會思潮空前活躍,各國文化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堅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黨的主張、國家意志和人民意愿完全統一起來,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充分調動積極因素,凝聚力量、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公共文化事業關乎人民群眾的福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必須要堅持政府主導,民眾參與,按照公益性、均等性要求,大力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形成人人享受文化成果、人人參與文化活動的良好氛圍;要積極培育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品牌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和促進群眾公共文化活動;積極打造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載體和平臺,進一步提高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建設水平。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創新力。發展文化產業既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要求。要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轉變觀念,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倡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推動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創新,實現文化產業的技術升級。

    構建和發展現代文化傳播體系,提高文化傳播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加快發展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文化傳播體系。著力推進集成化傳播方式,形成傳統媒介和新興媒介相得益彰的文化傳播格局;堅持文化傳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切實提高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親和力;打造國家文化精品項目,改進文化傳播內容品質,增強先進文化的現實感染力和思想滲透力。

    積極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增強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就必須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大力實施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要著力構建“政府為主導,民間交流為主體,市場調控為杠桿,文化外交與貿易相結合”的文化交流新機制;要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提升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內在認同;進一步擴大文化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對話機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

    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人才隊伍是關鍵。加強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要注重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對高層次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基層文化骨干、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等隊伍的培養力度;建立靈活的選人用人機制,重點培養善于經營管理的復合型文化人才,尤其是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和掌握文化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要營造優秀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制度,探索建立文化人才評價發現機制,健全文化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形成專兼結合、廣泛參與的文化人才隊伍格局。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研究”〔項目編號:12&ZD003〕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張湘憶)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99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my|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