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傳統文論話語“存活”路徑探析

    古風2013年09月11日14:5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所謂“存活”,主要是指古代文論的一些傳統話語并沒有消亡,而是被“隱性傳承”了下來,“存活”在現當代文論和批評的話語之中。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不過在目前的文學理論研究中,人們對于這一事實有所忽視,從而導致了學術研究上的一個盲區。為此,需要我們發掘出中國傳統文論話語“存活”的文藝學現象。

    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始終伴隨著“傳統”與“現代”的矛盾沖突,諸如五四時期的“打倒”傳統、“文革”時期的“批判”傳統等。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的現代化是以“疏遠”傳統和“擱置”傳統的方式進行的。這就造成了中國現代文論是利用外來文論資源建構起來的錯覺。在現代話語中,以“傳統”鮮明表征的中國傳統文論話語雖然被邊緣化,但并未消亡。目前大約有134個傳統文論話語還存活在現代文論與批評之中,其中常用文論話語有56個。這些話語主要圍繞“詩”、“文”等正統文學展開,是真正屬于“詩文評”的理論話語。這與我國傳統文論的基本狀況十分吻合。具體情況如下:

    存活于漢字文獻之中。近百年來,我國雖然經歷了從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從繁體漢字到簡體漢字的變通和轉型,但是漢語和漢字的本質沒有變。這就為中國傳統文論話語的“存活”提供了根本的條件和保障。事實也的確如此,一些傳統話語文論存活于漢字文獻中即是明證。

    存活于高等教育之中。這主要體現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國古代詩學”、“中國古代小說理論與批評”、“中國古代戲劇理論與批評”等一系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專業課程教學中。通過教學,中國傳統文論話語深入人心,獲得了傳承和再生的機會。

    存活于學術研究之中。20世紀關于中國傳統文論的研究,出現過三個高潮,即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隨著高校教學的需要,出現了“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研究熱潮,陳鐘凡、郭紹虞、羅根澤、朱東潤、方孝岳、傅庚生等都有著作出版;60年代,為了擺脫蘇聯影響,統一編寫文科教材,這個時期先后出版了《中國歷代文論選》(四卷本)和《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叢書》等,帶動了古代文論研究;80年代以來,古代文論研究達到了高潮,發表的論文和出版的專著汗牛充棟,難以精確統計。這些研究不僅將中國傳統文論話語傳承了下來,而且將其直接帶進了現代文論和批評之中。

    存活于外國文論的翻譯之中。在用漢語翻譯外國文論話語時,實際上是將外國文論話語轉換成漢語文論話語。翻譯的過程就是中(漢語)外文論的對話過程。大致說來,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運用中國傳統文論中已有的話語翻譯外國文論話語,諸如“詩”(poem)、“散文”(prose)、“小說”(novel)、“形象”(image)、“意象”(imagery)等。二是雖然在中國傳統文論中找不到“對等”的話語,但運用其他中國古典文獻話語來翻譯外國文論話語,諸如“文學”(literature)、“風格”(style)、“想象”(imagination)、“典型”(typical case)等。這些古代話語雖然不是文學話語,但是通過翻譯(意譯)外國文論話語存活下來,成為中國現代文論的常用話語。三是根據漢語構詞法則,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組合成一個新詞,用來翻譯(意譯)外國文論話語,諸如“純文學”(belles lettres)、“靈感”(inspiration)、“現實主義”(realism)、“浪漫主義”(romanticism)、“意識形態”(ideology)等。這些外國文論話語已經“中國化”了,成為中國現代文論的主要話語。

    存活于古今轉換之中。中國歷代文論家既重視對傳統文論話語的繼承,又勇于創新和發展。所以,中國傳統文論話語才能夠穿越數千年的茫茫歷史煙云而存活至今。諸如“詩”、“文”、“情”、“景”、“言志”、“傳神”、“意境”、“神韻”、“境界”、“比興”、“豪放”、“婉約”等中國傳統文論話語,就是從古代一直傳承下來的,至今還存活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和批評中。

    存活于當代學者的運用之中。中國傳統文論話語之所以是“話語”,就是因為它們在現當代文學對話中沒有退場,仍然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如籃華增運用“意象”、“意境”、“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等意境系列話語,評論云南當代藏族詩人饒階巴桑的詩歌作品。又如港臺學者黃維梁用《文心雕龍》的“六觀”話語,評析臺灣當代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骨灰》等。因此,判斷一個傳統文論話語有無生命力,關鍵要看今人是否還在使用它。如果使用,它就能夠存活,它的生命就能夠得以延續。

    總之,中國傳統文論話語采取“隱性傳承”的方式存活了下來。從表面看,“傳統”好像不復存在,其實,從深層來看,“傳統”并沒有遠去,就在我們身旁。因此,在中國現代文論話語中,還延續和傳承著傳統文論話語的文脈。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存活在現代文論中的中國古代文論范疇研究”負責人、揚州大學教授)

    (責編:張湘憶)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影院永久网址|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黄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