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經濟學論文的思想性與技術性的關系”專題學術研討會在吉林省集安市召開。吳榆 攝
8月2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編輯部主辦、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承辦的“經濟學論文的思想性與技術性的關系”專題學術研討會在吉林省集安市召開。獲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6家學術期刊《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經濟科學》《經濟學家》《南開經濟研究》《財經研究》《經濟評論》的主要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學者共20余人出席了研討會。與會代表圍繞經濟學研究及論文寫作中的相關問題展開充分討論,并達成諸多共識。
與會代表認為,盡管近年來我國經濟學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但目前經濟學研究和經濟學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輕思想、重技術”的現象和趨勢。很多經濟學論文缺乏對經濟理論的闡釋和創新,只是片面強調技術的復雜性,以使用更加復雜的模型重復闡釋已經被論證過的問題或論證淺顯的經濟學常識問題為主要追求。有的論文一味追求數學模型的大型化,或者直接照搬國外數理模型,而忽略了所面對的現實問題和中國國情,甚至為了使用所謂的技術而刻意設計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使經濟學論文淪為了“數學游戲”。這大大降低了經濟學論文解釋現實的能力,導致經濟學論文的結論和政策建議脫離實際,對實踐缺乏指導意義,甚至誤導實踐,影響了經濟學論文解釋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和指導實踐發展等功能的發揮,浪費了經濟學資源。
與會代表指出,經濟學論文的思想性和技術性應當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注重思想創新并不意味著對經濟學研究技術手段和計量(數理)方法的徹底拋棄。恰恰相反,經濟學論文的思想創新需要有充分的論據和邏輯認證的支撐。技術手段和計量(數理)方法因其論證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可成為經濟學思想創新的論證手段。但技術研究方法的運用決不能代替思想創新。經濟學論文的思想創新可由多種方法促成,數理、計量模型是重要的經濟學研究方法之一,但決不應該成為唯一方法,更不能為了計量而計量、為了技術而技術,不能因追求技術的復雜性而限制了新思想的發現,技術性應該為思想性服務。
與會代表表示,為扭轉目前經濟學論文“輕思想、重技術”的傾向,經濟學期刊應當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完善經濟學論文審核標準和錄用要求來引導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使學術期刊成為經濟學研究思想性和技術性融通的學術平臺。期刊可優先選登那些面向中國實際、問題導向型的文章,這樣的文章應當能夠說明、解釋或者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現實問題或問題的某一方面。(作者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