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南京農業大學朱晶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重大項目“糧食安全框架下全球資本、自然資源和技術利用的戰略選擇研究”(11&ZD046)課題組根據項目研究計劃和進度安排,具體落實該階段的研究任務,繼續跟蹤、審查與把握各個子課題的研究進展,進一步落實經費使用與管理,項目研究取得了新的實質性進展。
一、 研究進展
按照項目原定計劃,2013年上半年課題組完成了數據錄入并進行初級處理,研究在國外自然資源利用、國外資本引進、糧食貿易、全球資源利用戰略選擇的政策制定及應用等方面均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利用國外自然資源增加全球糧食供應和提高穩定性方面,繼2012年下半年從后備耕地資源等角度對我國與包括中亞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等不同糧食進口來源地區開展糧食貿易合作的可能性及制約因素進行考察后,課題組從政治環境、地權保護、勞動力市場狀況、經濟環境、農業環境、土地使用的可能性六個方面,通過調整細化相應評價指標,對上述地區的農業投資吸引力進行了評價。分析結果認為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三國國內政治環境較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且較為穩定,投資環境良好,政府對公共設施的投資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潛在耕地空間使用性和農業潛力可實現性較高,農業投資可行性較強。此外,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對投資者的產權保護較強,而烏克蘭的土地產權不安全。上述結論為中國加強與這些地區進行農業投資合作提供更為充分的判斷依據和現實指導。
在通過貿易利用全球資源的收益和風險控制研究方面,課題組研究在深入了解我國糧食進口市場結構變動與進口價格變化歷史趨勢的基礎上,通過建立按市定價(PTM)模型,實證分析了進口市場結構變動對我國糧食進口價格及其穩定性的影響。之后,基于地域和季節動態比較優勢變化,根據不同進口來源國,尤其是分別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進口來源國未來糧食生產潛力的比較,深入探討了中國在糧食貿易,主要是糧食進口,如何更好地利用世界市場上南北半球區域差異和季節差異,合理安排糧食貿易的伙伴選擇與區域安排,以爭取最低的進口價格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與糧食保障效果。
在引進外資保障糧食安全方面,鑒于近年來社會上大豆產業“外資威脅論”盛行,課題組以大豆為切入點,分析了引進國外資本的影響、成本收益及風險控制。研究在定性分析外資進入對中國大豆油脂加工業影響的基礎上,借助新經驗產業組織理論(NEIO)模型和資源配置效率損失(AEL)模型,從市場力量和市場績效的角度對中國大豆油脂加工行業外資壟斷問題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盡管近年來外資大舉進入我國大豆油脂加工業,對行業的市場結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目前該行業依然處于壟斷競爭的市場格局,尚未形成外資壟斷,外資進入尚未帶來顯著的社會福利損失。研究提出我國應該牢牢抓住外資企業進入給我國大豆產業的發展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管理經驗與競爭活力,制定合適的產業政策和外商投資政策,促進形成合理的產業規模,加強對內外資企業進入大豆油脂加工領域的監管和控制力度,以避免重復投資和惡性競爭。
在全球資源利用戰略選擇的政策制定及其在談判中的應用方面,課題組分析了我國糧食主要貿易伙伴關于貿易與投資方面的法律與政策環境,重點研究了巴西最近剛出臺的《森林法》對其糧食生產及糧食出口的影響,借此探討未來中巴糧食貿易的發展空間,探尋我國在對巴直接投資、利用巴西自然資源的戰略選擇和談判依據,便于我國在資源合作談判中以最小的代價,最大程度地實現糧食安全保障。課題組首先從農業生產自然資源要素出發探討新《森林法》主要法規對巴西糧食生產的影響程度,通過設置情境的方法估計巴西潛在耕地的面積以及潛在的糧食產量。剖析新《森林法》主要法規對基礎設施建設等農業發展其他要素的影響,并將新《森林法》背景下巴西潛在耕地面積與現有耕地面積進行對比分析,定量計算巴西糧食生產和出口潛力。研究結果顯示,新《森林法》對巴西糧食生產的影響尚不顯著,同時在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促進意義。巴西糧食產品出口仍具潛力,中巴糧食貿易仍有上升空間。
二、 階段性成果
在2013年上半年,課題組發表2篇文章,另有其他5篇文章已完成撰寫工作,待投稿發表。
1、 Assess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PSIR Approach: Case Study in Jiangsu,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收錄). 2013, 12(7): 1292-1299
2、 如何看待外資進入我國大豆產業的影響_對相關觀點的辨析與思考.現代經濟探討(CSSCI收錄).2013年第1期.PP69-73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糧食安全保障的戰略選擇——我國小麥進口潛在市場分析.待發表.
4、 糧食“九連增”后的思考——品種內部結構調整的貢獻及未來潛力分析.待發表
5、 外資進入對我國大豆油脂加工業形成壟斷了嗎?——基于市場力量與市場績效的考察.待發表
6、 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農業投資吸引力評價.待發表
7、 進口市場結構變動對中國大豆進口價格的影響研究.待發表
三、 學術會議與交流
結合課題研究需要,課題組成員與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巴西里奧格朗德聯邦大學、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以及國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其他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就全球生物能源發展、食品工業發展的形勢及其未來發展趨勢對我國糧食貿易及糧食安全的影響等領域進行深入的學術交流與研討。2013年4月,朱晶教授到北京農業部參加“新階段農產品貿易發展政策研討會”,在我國農產品貿易的世界資源利用、國內外農產品貿易發展趨勢和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階段性特征等問題上與參會者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促進了課題后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四、 經費管理
課題組嚴格按照項目研究的目標和任務,根據編制和安排的項目預算,統籌協調和有效整合相關科研資源經費。加強對子課題資料費、數據采集費、差旅費、印刷費等各項與研究活動直接相關費用的管理,有重點地檢查子課題項目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按財務制度要求,自覺接受南京農業大學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對項目預算編制的指導以及對經費各項開支情況的審核及檢查,確實做到科學合理地使用和管理經費。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