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建構:一方面,通過堅持開放的國策,融入全球體系,且承擔大國責任;另一方面,通過宣傳片、網絡電視、文化交流、公共外交、孔子學院等多重渠道傳播和提升國家形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的國家形象尚未達致理想目標,需要改善。具體來說:一是要改革與宣傳并重。國家形象的改善,根本出路在于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促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面協調發展。經濟發展了,政治進步了,人們素質提高了,必然會投射到國內外公眾的認識層面,潛移默化地改善國家形象。二是要拓寬國家形象傳播渠道。國家形象的建構不能僅依賴于官方的主流媒介,非主流媒體、非專業性的媒體、文化交流、旅游、體育比賽、影視劇等,都是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加以利用,進行有效的整合傳播。三是要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質。隨著各民族之間雜居越來越成為普遍現象,國民成為國家流動的名片,也必然成為國家形象的展示“窗口”。(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跨文化傳播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研究”首席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