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張衛國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金融復雜系統的演化與控制研究”開題報告會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會議首先由項目首席專家張衛國教授就項目的研究現狀、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方法、關鍵技術問題、研究計劃及預期的創新和目標、研究隊伍組織和研究計劃進展等內容向與會人員匯報。張衛國教授指出金融系統的復雜性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金融市場由證券、外匯和貨幣等多個子系統組成,系統因規模大、層次多、工具雜、影響因素廣、突發事件頻繁和人的行為變化快而復雜;金融市場子系統之間存在復雜的關系和相互作用,耦合度高,各類風險相互作用,加強了系統風險;金融市場是一個開放系統,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影響和作用;具有非線性和動態性,并且不能用還原論的方法;信息不完全性和主體不確定等。因此,他認為研究金融復雜系統的演化與控制必需從主要金融市場的整體角度考慮。他指出“金融復雜系統的演化與控制研究”項目涉及金融工程、數學物理、系統科學、統計學、應用經濟學等學科領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項目。課題組需要在有關單位、主管部門及各位專家的指導下通力合作共同攻關。本項目將緊密聯系現實,基于金融系統的復雜性,主要針對我國證券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等整體金融系統的演化與控制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建立起一套體現金融復雜性的金融預警系統,為政府部門及相關行業防范和應對金融風險提供建議和對策。
課題的重點研究方向是:金融復雜系統結構、相互作用及關系;金融復雜系統的非線性系統分析;金融復雜系統分形與混沌技術分析;金融復雜系統下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金融復雜系統下計算機模擬實驗與行為分析;金融復雜系統的預警機制;金融復雜系統的控制與對策。子項目負責人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曉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預測研究中心主任楊建輝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金融系主任楊春鵬教授等分別就課題的實施及研究的最新進展做了簡要匯報。
與會專家對課題的設計與實施進行了評議,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何德旭研究員指出目前我國研究金融工程的較多,但是專注于金融復雜性的研究甚少,特別是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證券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等主要金融市場整體研究金融風險的演化與控制在國內尚屬首次。同時,何研究員指出該重大項目涉及研究內容多、具有很大難度,需要集中攻關,努力在幾個重要問題上實現突破。來自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的領導指出該項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項目的研究成果對認識和防范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好,完成項目預期目標,服務于實體經濟。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李仲飛教授指出該項目整體系統性強、研究內容重要、研究方法先進、技術路線合理。李教授進一步針對國際金融危機產生、傳播與預測及如何結合本項目的研究提出了具體意見,指出匯率資產問題、匯率問題、人的行為、金融監管框架都會對金融復雜系統產生重要影響。
香港城市大學金融系教授王軍波認為該項目研究非常重要,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同時,就西方的債務危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王教授指出,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是這次債務危機的深層原因。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全球紅利的分享機制導致了全球經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非均衡,從而引發社會危機。同時,王教授對金融復雜性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最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何德旭在總結發言中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研究團隊能夠重點突破關鍵問題,注意項目的實際應用價值,努力建立金融監管框架和地方金融管理監管體系;二是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通過思想交流碰撞出創新的“火花”,爭取產出具有重大創新的優秀成果;三是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和環境,培育優秀青年人才。他指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次資助跨學科領域的金融復雜系統研究符合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與改革的時代主題,該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基礎雄厚、相信會取得預期成果。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