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陜西金文集成”研究進展匯報

    2013年04月23日17:0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項目進展順利

    2011年下半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陜西金文集成”繼續搜集資料,并直接到省內多家博物館進行青銅器銘文拍照和拓片制作,得到各地文物主管部門和博物館領導的支持,及工作人員通力協作和幫助。

    到8月中旬,基本完成了寶雞市轄的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寶雞周原博物館、岐山周原博物館、以及扶風、岐山、陳倉等12家博物館收藏的有銘青銅器金文資料的制作。為項目涉及藏品量最大的地區。除了因為國內外有關展覽的30多件不在藏所者,完成資料制作的銅器460余件。寶雞地區的資料完成后,基本上可到達項目涉及金文資料總量的三分之一。其后主要是及時聯系外展文物回歸的信息,將未做的資料補充完成。

    9月份以后,完成了咸陽地區涇陽縣博物館所藏高家堡西周墓地銅器銘文資料等。

    同時,在項目組成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近藤晴香的幫助下,獲得了日本天理參考館等收藏單位的支持,收到部分銅器銘文的照片和拓片資料。與有些博物館、美術館建立了聯系的渠道,擬采取求購或我們赴日制作金文資料。

    美國是海外收藏陜西出土金文資料最多的國家,已明確具體收藏地點的有10多個博物(美術)館。我們通過多方努力,與有關收藏單位取得了聯系,按照項目要求直接去美制作金文資料,大多數博物館反饋了歡迎的意向。所以,我們提出了赴美的申請,近期已獲批準,定予12月4日去美,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華盛頓賽克勒博物館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等近10家藏所搜集、制作早年流入美國的金文資料。

    二、落實了部分金文資料的藏地

    無論是國有、地方或私家博物館(院),文物藏品并非固定不變,所以已經發表或者著錄過的文物及金文資料信息,經過許多年后,就發生了轉移變更。公開發表和出版的書刊上所記載的信息,許多已不存在,如果按圖索驥,往往會無功而返,為研究工作帶來許多困難。正如我們在項目設計過程中就提出的,項目的完成,可以準確的落實金文資料及文物的流轉和現階段的收藏情況。

    例如,我們在調查渭南地區金文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渭南南堡遺址1970年代出土的莘邑矛等3件銅器,現已不在有關資料所記載的藏地。因發表資料的人早已去世,問詢現在的許多工作人員,以及單位和上級領導,已經無人能提供這些文物的去向。

    此后,在咸陽地區也遇到類似情況。永壽縣店頭鄉出土的逆鐘1組4件,有關書刊記載或說藏地為咸陽市文管會,或說藏永壽縣文化館。但我們到咸陽市文物部門了解,有關博物館都找不到這些器物,現在的工作人員和館、局領導無人可說清到底在哪里?既然有藏永壽縣的說法,那么我們就趕到那里去。找到文化館的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曾聽說過,但沒有見過,還希望在我們搜集到資料以后為他們提供一些照片。后來又聯系已經退休的文物干部,回答也只是聽說,從未見過原物。

    后又聯系到上世紀80~90年代在省、市文物管理部門工作,后調別任的領導才有了比較可靠的信息,說是80年代后期調撥到天津博物館,具體情況在省文物局檔案室可以查。接著,我們到文物局檔案室逐年、逐月翻檔案。經過兩天的查找,找到了多宗文物調撥的信息。特別讓人高興的是找到了渭南莘邑矛等銅器去向,實際是在上世紀的80年代調到陜西歷史博物館。

    除了陜西省內文物流動外,省外乃至國外的部分文物流動情況,也有所了解。諸如上海館的大盂鼎、故宮的亡(大豐)簋等,已調國家博物館。清光緒16年陜西扶風出土的1件克鐘,原藏日本寧樂美術館,近年回流國內,被故宮博物院購藏。從而使許多銅器藏地重新得以廓清,避免了以訛傳訛的現象。

    三、核實部分同銘器的數量

    過去的金文著錄收集,多因傳抄并不對金文資料進行核對,難免互有錯訛。項目設計要求需對實物拍照和對銘文的拓印,就需找到原器,故發現了一些同銘器在以往著錄中的不確處。

    如我們在核對叔噩父簋資料時,發現過去著錄均為3件。《殷周金文集成》記上海博物館藏1、故宮藏1、英國牛津大學雅士莫里博物館藏1。拓片分別有蓋、器各1張,蓋銘為23字、器銘8字。《陜西金文彙編》錄拓片3張,分屬2器,為1器2蓋,但均無藏地說明。

    經對比可知:《集成》謂曾藏上海,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博)的04056蓋銘與《陝金》之一六四蓋銘為同蓋所拓。器銘為后者所無,但與上博現藏的器銘顯系同銘所出,但上博蓋銘則未著錄;

    《集成》藏上博的04057蓋銘與《陝金》一六三蓋銘系同器,后者無器銘。但均與上博現藏蓋銘不類,也不同于后器銘之拓,可知蓋、器拓本均非上博所藏者。故此或實為調國博之器的2拓片。

    《集成》指藏牛津雅士莫里博物館器的2拓,《歐洲所藏中國青銅器遺珠》亞(雅)士摩蘭(里博物館)器銘全同。《陝金》一六三之器銘拓又同于前兩組之蓋銘,知其記錄有誤,將本為牛津之蓋銘錯作另一器銘拓。

    如此、則可辨現藏上博器之器銘拓已著錄,而蓋銘拓未著錄。上博轉國博器之器、蓋拓本著錄于《集成》,蓋又錄于《陝金》。雅士藏器之蓋、器拓于《集成》、《遺珠》均已錄,但拓本均不理想,后者還有黑白器照片。如不誤,可知《集成》04056、1(有于省吾印鑒)、《陝金》一六四蓋拓片(拓本帶有蓋口)之原器,實缺具體藏地。鑒于《集成》04057、2器銘拓片亦有于省吾印鑒,不排除其與04056、1確為同器之蓋、器拓片,并有藏上博的記載,墨拓不勻的特點也相似。或是一套拓本,原藏于氏,器后轉商氏收藏(有加蓋的商氏吉金印鑒,與04057、1同),現藏國博。如此,則《集成》04057蓋、《陝金》一六三蓋拓之原器不知所存。但無論何種可能,均可知師噩父簋傳世的應有4件,其一不知藏所,尚需繼續求索。

    以上的工作進展情況說明本項目的設立,對金文、商周青銅器等方面的研究整理,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項目組供稿)              

    (責編:秦華)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久久精品视频16|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99re国产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