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55年,是浙江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內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在保持和發揚文史優勢的同時,注重加強理論學科、應用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研究,內容豐富,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1998年,浙江大學、杭州大學等四校合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原《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浙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新的基礎上的改組和發展。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作為國內高水平學術期刊之一,是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設”入選期刊、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省期刊方陣“精優型期刊”;四校合并以來,歷獲浙江省、華東地區及全國有關期刊獎,也是中國人文社科各評價機構、各檢索機構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歷年“核心期刊”和“來源期刊”。2008年,在新聞出版總署的出版形式規范檢查中,獲首批“規范A類期刊”稱號;2009年,在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學術期刊英文摘要編校質量評估”抽檢中,成為全國人文社科類期刊中唯一合格的非外語類期刊。
四校合并以來,浙大社科學報集聚作者力量,努力刊發重大的、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國內領先的原創性成果,推出一批對知識有增量意義的優秀論文,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建設和發展提供新觀點、新材料、新方法。1997年以來,先后有2篇論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數十篇論文獲省部級或全國相關學會優秀論文獎。近三年來,僅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檢察院基礎理論優秀論文獎的就有4篇,對理論研究起到了較好的拓展和深化作用;被中央和省部委等決策層重視或采納的論文十余篇,習近平、溫家寶、回良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直接或間接對本刊相關論文作批示,對政府決策起到了積極的建議作用;多項成果被浙江省乃至國家有關決策部門作為立法依據,對政府立法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部分成果在社會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在全國推廣,對社會實踐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
資料來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