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戰線》是大型綜合性社會科學類學術刊物,月刊,每月1日出刊,大16開本,282頁,每期50萬字左右。由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社長馬克教授,主編劉信君研究員。
《社會科學戰線》以推動學術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為目標,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追求學術品位,關注時代問題,突出理論深度。內容涵蓋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曾榮獲第一至第三屆“國家期刊獎”;2011年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是東北地區唯一獲獎的社會科學類期刊,也是全國地方社科院、社科聯系統所辦刊物中唯一獲獎的期刊。雜志歷年來還獲得“東北三省優秀社科期刊”、“第一屆北方優秀期刊”、“吉林省十佳期刊”、“吉林名刊”等榮譽獎項,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8)”、“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2008)”、“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10-2011)”、“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雜志發行廣泛,覆蓋了國內大學、研究機構及各大圖書館,還發行于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等近30個國家地區。
《社會科學戰線》雜志創辦于1978年5月,由當時的吉林省委宣傳部部長宋振庭和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佟冬始創。在改革開放之初,《社會科學戰線》鮮明地打出“創新”與“學術”的旗幟,集聚國內學術界眾多精英人物,以厚重的篇幅、開放的視野、鮮明的特色,在國內期刊界迅速崛起,成為引導和推動中國學術創新和發展的代表性刊物。近年,策劃組織了“中國改革三十年”、“新政治經濟學”、“新國學研究”、“清史纂修研究”、“區域歷史與文化”、“滿族說部”、“國外社會科學”等特色欄目,刊發了《美洲金銀與西方世界的興起》、《“新國學”論綱》、《感悟通論》等厚重長文。在30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沉穩、厚重、深刻、典雅”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品牌特征和重要的學術影響力。
《社會科學戰線》雜志主要作者為在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專業研究機構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還有部分學有所成的青年研究人員和博士研究生。讀者包括高校教師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員、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機關事業單位的干部群眾以及對人文社會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其他社會大眾。
創刊30多年來,《社會科學戰線》由季刊(1978-1992)、雙月刊(1993-2007),發展到月刊(2008至今),時刻伴隨著中國社會和中國學術行進的腳步,也將繼續伴隨中國社會與中國學術的發展而前行。
刊物影響:《社會科學戰線》是第一屆至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2011年“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獲獎期刊、“北方優秀期刊”、“東北三省優秀社科期刊”、“吉林省十佳期刊”、“吉林名刊”;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國家教育部列為“重點核心期刊”,被認為是具有品牌價值的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在海內外學術界、期刊界具有穩定而深厚的影響力。創刊初期最高發行量曾達10萬冊,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大公報》(香港)、《廣角鏡》(香港)、《中國研究月報》(日本)、《交流》(美國)等報刊作了專題報道。發展到今天,海外發行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哈佛大學、早稻田大學等著名海外學術機構都是《社會科學戰線》30多年的忠實訂戶,在國內外各階層人群中,特別是在高校、科研機構、機關事業單位的研究人員、教師、學生中形成了穩定的讀者群。
資料來源:吉林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