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上午,由北京師范大學江怡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分析哲學運動與當代哲學發展研究”開題論證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參加此次開題論證會的評審專家組成員包括: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馮俊教授(評審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哲學系趙敦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志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張家龍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鄒崇理研究員等。
首先,課題首席專家江怡教授向各位專家匯報了課題的總體情況。江怡教授的報告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課題所要處理的總體問題、內容要點和總體框架;第二是課題研究的總體思路、研究視角、路徑和手段;第三是課題所要研究的關鍵性問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江怡教授指出,此次開題報告與課題招標評審時的內容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參考招標評審時評審專家們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課題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擴充和深化。此外,在招標評審結束后,課題組內部又進行了一些討論,對課題的思路進行了一些調整。這些不同和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分析哲學運動對當代中國哲學研究的影響這一問題中補充了分析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關系、如何用分析哲學的方法來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分析哲學運動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影響等問題;其次,特別強調本課題所要研究的分析哲學運動并不單純是一種思潮,而是一種方法,因此要特別強調分析哲學在不同哲學領域中的作用,例如分析哲學的方法在科學哲學和邏輯哲學中的作用;最后,強調本課題不僅僅局限于對分析哲學的影響效果史的研究,同時應當注意以問題研究為核心,以免對效果史的研究流于空泛。隨后,各個子課題報告人就子課題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和重點、思路和方法、計劃和分工、目標和效果以及子課題組成員等內容進行了介紹。
評審專家們充分肯定了該課題的重要理論意義和對當代哲學發展具有的重要現實價值。專家們指出,分析哲學作為當代西方哲學重要思潮已經產生了廣泛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哲學分析方法已經被普遍運用在哲學研究的廣大范圍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不同領域。當代哲學發展直接受到分析哲學運動的極大影響,并通過分析方法而與當代科學產生了深入的互動聯系。因此,對分析哲學運動的歷史研究和問題探討,特別是從效果影響史的角度展開對分析哲學運動與當代哲學發展直接互動關系的研究,必將對我們全面深入地認識當代哲學的發展規律和前景,以及對當代哲學發展與當代科學和社會的發展之間關系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此外,專家們還對此次開題論證會出色的組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充分肯定該課題的意義和成績的同時,專家們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如建議本課題應當對分析哲學的性質、對象、特征等做出一個統一的界定,保持各個子課題對分析哲學界定的一致;強調應當注意整個課題與子課題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各個子課題之間的統一和聯系,避免研究的交叉和重復,保持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在整個課題研究中應當注意使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強調對分析哲學本身的核心問題的研究,而不僅僅是歷史性的研究;強調分析哲學與當代中國哲學的聯系,尤其是與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聯系。
最后,專家組組長馮俊教授對課題組的工作給予了很高評價,并相信該課題必將取得預期成果。課題首席專家江怡教授代表課題組,感謝專家組成員對該課題的肯定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承諾一定會充分吸取專家們的意見,對課題內容充分討論和修訂,努力完善研究綱領和計劃,力爭拿出高水平的最后成果。
1月20日下午,課題組成員就上午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專題討論。課題組認為,為了使課題研究更加深入,應當注意撰寫一些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注重對核心問題的研究。課題組還對總課題與子課題以及各個子課題之間的關系做了部分調整,并充分吸收了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最后,課題首席專家江怡教授安排了下一階段的工作,要求各個子課題組在3月底之前將子課題的章節目錄提交課題組進行討論。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