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1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認同視角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建設研究”(批準號12&ZD006)舉行開題論證會,會議在南開大學舉行。出席會議的專家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龔群教授、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南開大學陳晏清教授、王南湜教授,課題首席專家、子課題負責人以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出席了會議。
課題首席專家李淑梅教授首先對課題的選題背景、研究意義、基本思路、研究原則和方法、最終研究成果等進行了論證。她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通過人民的認同而發揮作用的。黨和國家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只有為人民群眾廣泛認同,才能具有共同性、公共性,才能成為共同理想、集體意識。因此,課題把著力點放在達成和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的廣泛共識上,堅持共同理想建設的人民主體性原則,緊密結合當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作用。
課題組子課題負責人和主要成員常健教授、閻孟偉教授等就課題其他相關內容和子課題的設計作了匯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與會的評議專家充分肯定了課題的總體思路和研究方法,認為課題從社會認同視角進行研究,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建設的人民主體性,這為保障預期研究成果的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奠定了基礎。專家們對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主要包括下述內容:
1、注意研究的開放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黨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提出的,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內容會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因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研究可以在已有成果基礎上,針對現實社會問題及其解決思路,進行開放性研究。
2、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間的關系,從它們的關系中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還要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價值規范,作為這一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也是規范性的,課題的研究應該在增強理論的說服力上下功夫,以便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人們行為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3、研究的全球化視野。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目前發達的傳媒手段,對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比較研究;處理好國內認同與國際文化溝通的關系,使之良性互動。
4、進一步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加強政治哲學的探討,把社會主義民主提升到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的高度來認識,維護公民的權利,提高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認同度。
5、總結歷史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建設關系到人心向背問題,課題應該總結歷史上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以蘇東劇變等歷史事件為典型,研究人民對社會理想從認同到不認同思想轉變的原因,探討實現和鞏固人民認同社會理想的條件,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建設,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課題組認真聽取了評議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就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后,課題組首席專家李淑梅教授代表課題組表示,感謝評議專家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課題組將認真理解和吸收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增強問題意識,完善課題設計,盡最大努力完成好課題。(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