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領域中唯一的國家級學術刊物,《民族文學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主辦、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學術理論期刊。1983年11月創刊,1990年由雙月刊改為季刊,2011年第1期開始由季刊轉為雙月刊。目前每期為9個印張,176頁,20余萬字。首任主編劉魁立,歷任主編哈煥章、劉魁立、包明德、關紀新,現任主編湯曉青。
《民族文學研究》的辦刊宗旨為: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思想方法,貫徹黨的“雙百”方針和民族政策,以嚴格的學術標準,選擇刊發有關我國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專題論文、調查報告和文學資料等。《民族文學研究》面向少數民族文學專業或業余研究工作者、文科大專院校師生、民族工作者和民族文學愛好者。
《民族文學研究》的主要欄目有:古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研究、現當代少數民族作家作品評論、民族民間文學論壇、理論思索與建設、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學比較研究、學術著作推介、國外研究之窗、學術動態等。
截止到2010年底,《民族文學研究》共出版了119期,先后刊發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學術論文2800余篇,通過編輯、刊發該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及時、全面地反映了學科的發展狀況,為組織學術隊伍,培養各民族的學者,加強學術界的交流,促進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事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對象的豐富性、研究領域的開放性、研究手段的多樣性、研究人員的多民族性等等,決定了該學科以及《民族文學研究》獨特的學術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資料來源: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