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關于加強和改進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西部項目中后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據《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我辦就天津市國家社科基金在研項目的進展情況、經費管理和使用情況、成果出版、獲獎和宣傳推廣情況,以及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情況等,進行了中期檢查工作。10月,國家社科基金成果管理工作會議以后,我們緊緊圍繞“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國家水準、注重科學管理、服務專家學者”的總要求,進一步加大了檢查管理力度。一年來,我們著重從充分發揮國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導作用入手,增強品牌意識,著重強化四個制度,加大三個力度,搞好一個轉化,取得了四個方面成效。
一、以中期檢查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1. 堅持項目研究全程管理,強化四個制度
強化開題檢查制度。對本年度立項課題,我們重點抓好前期管理,即課題開題檢查工作。與基層科研管理部門一起,督促課題組及時制定開題計劃,確定開題時間,從落實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入手,逐項落實申報書的各項內容。
強化跟蹤管理制度。建立電子檔案,編制并下發國家社科基金在研項目進展情況一覽表,對每一個國家項目及時跟進調查,了解階段性成果發表情況,隨時掌握項目研究進展。
嚴格執行雙向匿名鑒定制度。盡可能選擇異地專家進行跨省鑒定,及時反饋鑒定結果,使課題組第一時間掌握鑒定專家意見,為課題成果提升水平改進質量創造良好條件。
強化經費檢查制度。按照經費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嚴格預算,認真決算,努力做到預決算的統一。
2. 督促和激勵相結合,加大三個力度
加大督促檢查力度。課題研究中期是問題頻發期,這個時候我們注意加強與科研管理部門、部分課題負責人的溝通聯系,了解課題進程、課題組困難,及時給出建議,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
加大獎勵激勵力度。對結項等級為優秀的國家項目,在我市社科網站予以通報表揚;項目負責人在申請新的國家項目時可以不通過全市初篩,直接入圍,并記入全市社科專家良好信譽檔案,在市項目評審會的評委選擇,市重點工程項目、市重點學科項目的評審中予以優先考慮。
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利用我市社科網站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充分發揮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的社科《決策咨詢要報》的作用,把相關成果通過要報及時推薦給市領導。
3. 搞好一個轉化
堅定科研服務實踐理念,為科研成果轉化鋪路架橋。天津市社科學術年會是我市社科界一年一度的標志性學術盛會,也是我市社科界多學科、高層次、品牌化高端學術文化交流平臺。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平臺作用,推介有代表性的國家級項目負責人展示成果、交流經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市以“科學發展·惠及民生”為主題,舉辦第八屆學術年會, 9位國家項目負責人分別作主題演講,介紹研究成果,學界反響熱烈,收到了良好效果。為謀劃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經濟發展,市委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市委主要領導同志參加,我們推薦多位相關國家項目負責人參會,圍繞加快實現天津城市功能定位、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施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等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部分建議被天津市委十屆二次全會吸納,較好地發揮了社科界思想庫、智囊團作用。
二、增強品牌意識,以提高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為準則,取得四個成效
1. 結項率穩步提升。全市295個在研項目,15項已完成鑒定并報全國規劃辦結項,6項進入修改復審階段,30項進入組織鑒定階段。不含79項本年度立項課題,項目完成率達23.1%。結項率和成果優秀率也有相當程度的提高。
2. 成果水平高,階段性成果豐富,一些成果被中央和地方政府決策部門采納。據統計,2012年全年,我市在研項目共發表階段性成果317項,其中論文295篇,專著16部,研究報告6篇;被轉載論文18篇,被引用近200余次。階段性成果中,被CSSCI收錄論文139篇,被CSCD收錄6篇,被EI收錄2篇。南開大學劉程的項目階段性成果《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與人民幣國家化》被收入2012年9月達沃斯全球經濟論壇會議論文,建議被天津市政府采納;王利華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中國環境史學的發展前景和當前任務》在《人民日報》發表,并得到有關領導批示。
3. 國家社科基金的引領示范作用日益凸顯。由于長期堅持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嚴格要求,始終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國家水準,國家社科基金在我市社科研究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日益凸顯。我市各級各類科研院校對國家社科基金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范圍幾乎覆蓋了我市理工農醫各類院校和科研單位,項目的學科覆蓋面也不斷拓展。一些院校對國家社科基金的投入扶植力度逐年增大,有的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龍頭,帶動本單位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提升科研水平的有效機制:申報前,資助設立國家社科基金預研課題;立項后組織開題會專家集思廣益論證拓展研究思路;報送結項時組織專家評議,提出修改意見,提升成果水平。是否承擔并高質量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已經成為科研水平的一種標志,一種衡量水準。
4. 經費使用日趨規范化。經認真檢查審核,我市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本都能按照國家社科基金經費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專款專用,沒有任何截留、挪用經費現象發生,項目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和課題負責人能夠嚴格約束課題組,科學合理使用資助經費,把有限的資助用在科研上用在刀刃上已經成為一種自覺。
三、存在主要問題
1. 項目超期超時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295個在研項目中,有52個課題超時。其中,2007年度6項,2008年度12項,2009年度34項。經與基層科研管理單位溝通,與課題負責人交流,超時原因多種多樣,有負責人個人工作、生活原因,也有課題研究的新材料、新佐證、新變化需要重新整理吸收整合提煉的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重立項、輕結項”的意識在作怪,在管理中加強這方面引導要走的路還很長。
2. 原創性不足始終是成果質量提升難以突破的瓶頸。這里有課題負責人自主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動力不足的主觀原因,也有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亟需大力發展的外部環境影響原因。
3. 成果轉化意識不強。成果轉化問題,在過去我們只從管理機制等客觀原因上尋求解決思路,這其中實際還有課題負責人個人主觀因素的作用。成果一旦結項,該領域研究也就隨之告一段落,課題負責人開始把目光轉向新的或下一個研究領域。如何引導課題負責人增強成果轉化意識,深入挖掘已經完成成果的內涵,進一步發揮其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實踐、社會實踐中的作用,加強成果的宣傳推介,加大成果的轉化力度,把成果“用”起來,使之“有用”,而不因“束之高閣”而“閑置”,這些也確是今后管理工作中我們應著力解決的重要方面。